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 本報記者 劉英杰
6月26日,中國銀河證券2024年中期策略報告會在上海舉辦。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章俊,研究院宏觀組組長張迪、策略組組長楊超分別就宏觀經濟環境、A股后續配置策略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重塑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權益市場大盤價值股行情有望延續,小盤成長股改善正在途中;投資端,高股息行情有望延續全年。
新質生產力引領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策略會上,章俊發表主題為“新路徑,新動能——從土地財政到數字經濟”的演講。
章俊認為,當前經濟運行呈現名義與實際、宏觀與微觀、內需與外需的多重背離特征,其核心問題是我國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背離,產能利用率偏低所致的供需失衡是當前經濟的核心矛盾。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產能利用率具有一定的“非周期性”,除長期以來逆周期宏觀政策偏重供給端刺激之外,地方政府在土地財政模式之下開啟的產能競爭并由此形成的“合成謬誤”也是重要原因。各地方政府通過土地財政收入來支撐各種稅收優惠和補貼,并大力改善基礎設施,以此大規模招商引資。在此過程中,低水平重復建設和浪費問題十分突出。
“中國式產能競爭也有積極的一面,經過國內市場的磨煉,生存下來的優秀企業往往具備全球競爭力。然而,高質量發展藍圖之下,土地財政模式的可持續性受到挑戰,中國經濟發展亟需新動能和新路徑。”章俊表示,“未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將重塑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更多看重當地的高素質勞動力和制造業基礎,單純的財稅和土地優惠吸引力會明顯下降。”
章俊以數字經濟的發展為例進行分析。他認為,供給端,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由中央統籌協調進行布局,數據要素流動也不受地理條件限制;需求端,數字經濟的應用天然具備統一大市場特征,同時也應由中央統籌進行平臺監管和數據隱私保護。數字經濟模式下,從生產到消費的全鏈條都具有大市場屬性,由中央主導規劃和進行資源配置、地方配合參與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會在重塑央地格局的同時,避免地方政府過度投資帶來的非周期性產能問題。在此過程中,需要更多依賴中央加杠桿,并發揮央國企的引領作用。
全面改革再度開啟
面對宏觀環境的諸多不確定性,張迪在發布會上作了題為“經濟再平衡,改革再啟程”的演講。
張迪認為,大流行以來,中美經濟和政策周期長期錯位,兩國名義增長之間存在一定“溫差”。站在2024年年中向后展望,全球經濟再平衡的過程正在逐步發生,中美經濟周期錯位收斂的過程已經開啟。
張迪從兩個角度對我國經濟形勢進行分析:“一方面,制造業部門和貿易部門的韌性對經濟增長形成了強力支持,廣義財政發力對于下半年基建投資形成一定支撐;另一方面,地產數據的連續調整已經促使需求端政策全面放松,未來支持穩房價和去庫存的政策工具仍有可能加碼。”
張迪在展望未來政策時表示,三中全會召開在即,新一輪以經濟體制改革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再次開啟,全會或在加快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等三大方面有望釋放積極信號。
大盤價值股行情有望延續
在策略會上,楊超發表“與時偕行,聚勢謀遠”主題演講。
楊超表示,2024年下半年,全球地緣因素頻發,美聯儲降息預期臨近,市場定價環境多變,大類資產價格波動加劇。與時偕行,可勝于損益盈虛之中。
“隨著國內宏觀經濟修復力度持續上升,A股上市公司業績有望企穩回升。”楊超認為,“目前市場估值處于歷史中低位水平,基本面好轉帶動投資者風險偏好改善,政策直指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A股震蕩上行概率或大幅提升。”
主題風格方面,楊超表示,大盤價值股行情有望延續,小盤成長股改善正在途中。結構性博弈方面,楊超建議關注四個方向的投資機會:一是高股息(紅利)行情有望延續全年;二是在新舊動能轉換背景下,A股科技創新主題,尤其是新質生產力概念是未來投資趨勢;三是出海主題相關行業;四是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主題,相關行業投資價值有望逐步提升。
責任編輯:尉旖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