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花旗中國”)在官網發布通知稱,自2024年5月6日起,花旗中國個人信用卡將停止交易功能,屆時將無法繼續用于消費支付等交易用途。同時,花旗中國將逐步停止提供相關產品權益與服務。
與此同時,花旗中國與富邦華一銀行簽署協議,在花旗信用卡停止還款服務之后的還款及分期還款服務將由富邦華一銀行負責,即5月6日之后還有分期還款余額或因消費使用的欠款款項,將還至富邦華一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花旗于1902年首次在中國開業,并于2007年成為首批在中國注冊成立的全球銀行之一。
2012年9月,花旗中國的信用卡高調獨立上市,彼時讓很多國內發卡銀行倍感壓力,但十多年過去后,花旗信用卡和另外幾家外資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卻都是命運多舛,產品、權益沒有太多亮點,在市場中不溫不火,與獲得發卡資質初期的躊躇滿志形成鮮明對比。
為何這幾家外資行信用卡業務在中國市場高開低走?
信用卡行業專家董崢表示,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外資銀行既要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相關金融法律法規的監管,也受到其全球化經營理念與風格的影響。而后者既有帶來成熟業務經驗的優勢,但也帶來應對當地市場變化不足所導致的束縛,在保持全球化經營理念和風格的同時,勢必會與當地市場產生沖突。
二是外資銀行在品牌、口碑、形象等方面給市場一種“高大上”的感覺,但也容易產生不接地氣的問題,在服務網點、產品權益、優惠活動等方面的影響力顯得極為薄弱。因此在市場客群定位上相對狹窄,加上本土銀行信用卡業務日趨成熟,對市場中的優質客群也大力爭奪,外資銀行在規模擴張這條路上難以與本土銀行匹敵。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停止信用卡業務是花旗在中國市場退出個人銀行業務的一部分,花旗在中國的對公業務不受影響。
早在2021年4月,花旗銀行宣布將對其全球個人銀行業務進行重組,并退出亞洲、大洋洲、歐洲等14個市場的個人金融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市場和中國臺灣市場),將計劃尋求退出個人業務。2022年12月,花旗宣布,將逐步關閉其中國內地的個人銀行業務,但不涉及其市場領先的對公業務。
2022年12月,花旗銀行就退出的具體業務安排做了相關公告。在過去數月中,該行仔細評估了各種方案的可能性,最終決定逐步關閉花旗中國個人銀行業務,涵蓋銀行卡、房貸、個人貸款、存款、投資、保險和外匯?;ㄆ鞂⒅鸩接行蛲七M相關工作。
但花旗信用卡業務在至今兩年半的時間里在中國大陸最終沒能找到“接盤俠”,不得不以這樣的方式退市。而花旗在內地的個人財富管理業務則賣給了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匯豐中國)。
2023年10月,花旗中國宣布已與匯豐中國簽署協議,將轉讓花旗在中國內地的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范圍包括個人客戶持有的存款、代理銷售基金/資產管理計劃和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和關賬戶,不包括保險產品。彼時,花旗中國預計,將在2024年第二季度后期完成該次業務轉讓。
匯豐中國方面表示,此筆收購覆蓋花旗中國在全國11個主要城市的個人財富管理客戶的投資理財資產及個人存款,約為36億美元(截至2023年8月)。
匯豐中國表示,中國內地的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前景廣闊,已經成為匯豐在亞太地區提升財富管理業務能級的發力點之一。該交易將進一步鞏固匯豐中國在外資銀行中的市場領先優勢,并在集團在內地市場推進的“大財富管理矩陣”策略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
交易完成后,被收購業務將融入匯豐中國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的運營中,匯豐也計劃邀請花旗中國服務于個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相關員工加入匯豐的內地團隊。
此外,星展銀行在2023年收購了花旗在中國臺灣的消費金融業務,成為中國臺灣資產規模最大的外資銀行。
責任編輯:曹睿潼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