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世界實驗室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0日 10:17 《環球企業家》雜志

  印度制藥業正積極進軍國際市場。方法?幾乎和外包的成功模式一樣:重視研發、長期堅持

  世界實驗室?

  文 本刊記者 劉婧

  早在1990年代末期,印度制藥公司就輕易震撼了歐美同行們:以南新(Ranbaxy)為首的公司們以2美元每天的價格對非洲提供抗艾滋病藥,而他們的歐美同行要每日收取50美元。 危言聳聽?至少到目前為止,這一嘗試并未失。2006年2月,南新與南非的社區投資控股公司成立合資公司Sonke制藥,進一步在非洲擴大銷售低價治療艾滋病藥物。

  如果說印度外包產業興起于歐、美企業的降低成本努力,那印度的制藥業的崛起就顯得近乎于一個神話:并未依靠太多外力,它就成為了全球制藥產業中的一支力量。如南新公司的營業收入有3/4以上來自國外,其中有1/3來自美國。

  但探究印度制藥業成長的路徑,會發現它與外包的版本并無太多不同:一些重視研發、堅持長跑的公司從最低級的技術入手,逐漸向行業高端攀升。

  印度制藥業最初的成長得益于寬松的政策環境下強盜式的瘋狂復制。1970年,印度通過了《印度專利法》,規定只對藥品的生產過程授予專利,而對藥品本身并無專利保護。這為印度制藥公司對配方進行仿制提供了基礎。如1937年成立的南新公司,最初成立時只是日本制藥公司的分銷商,但政策的變化為其提供了轉型的機會。

  雖然在很長時期內,印度公司享受了不到銷售收入1%的低水平研發成本,但他們并未安于此狀況:比多數中小型制藥公司更富雄心的,他們已經把研發提高到一個相對高的水平。南新公司投入7%-10%的銷售收入用于研發,雷迪醫生實驗室投入比例達14%,而Biocon更高達20%。

  這種有意識的變化,逐漸形成了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政府對其研發大開方便之門,而外資也愿意和具備一定研發能力與經驗的低成本印度制藥公司合作。

  目前,印度政府以減少研發經費加權稅的方式刺激企業,并提高了用于研發的設備折舊率標準,同時,制藥公司可以從應稅所得中扣除研發經費的150%。這極好的促進了印度公司

自主研發的動力。

  而印度的確在研發成本方面具備優勢。據統計,印度的研發成本可以低到僅為發達國家發明新藥成本的1/5,一方面,每年的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的碩士達6500人,博士也有1500人。印度有240多家生物技術公司,從業人員2.5萬人,2010年將使生物技術產業的產值達到50億美元。另一方面,印度缺醫少藥得病人占很高比例,臨床實驗得以低成本運作。 這讓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愿意與印度公司們合作。比如南新的瘧疾藥Rbx11160得到了瑞士的非營利性組織“瘧疾藥物開發基金”的協助。Rbx11160的開發總成本可能達到2500萬美元,而瘧疾藥物開發基金共提供其中的1600萬美元——這一合作的價值在于:西方公司開發新藥的成本通常高達數億美元。

  近年來,低成本但高價值的研發成果讓印度公司逐漸高調起來,甚至進軍新藥領域:如雷迪醫生在癌癥和

糖尿病藥,以及印度第四大制藥公司尼古拉斯?帕拉瑪爾在抗血栓藥方面的努力均告失敗。雖然這被西方投資者看作過于自信之后的必然結果,但以印度公司的雄心和毅力,新藥創新方面的突破并非遙不可及。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