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際財經 > 正文
 

“非中國式”制造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0日 10:17 《環球企業家》雜志

  這是不同于中國的“世界工廠”:服務在印度制造業發展中扮演了更重要角色

  “非中國式”制造

  文 本刊記者 黃河

  在印度班加羅爾一幢不起眼的大樓里面,一群印度人正在做著一種工業控制系統的產品測試,此時電話聲響起,其中的一個工程師拿起電話,開始用日語和對方流利的交談。任何一個參觀者看到這個場景都會感到詫異,對他們來說,聽到印度的技術人員說熟練的英語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但是聽到說另一種東方語言還是第一次。

  H.B Jayanthi是這個60人左右工程師團隊——他們自稱為“J之隊”——的總裁,在他們兩年前成為日本的半導體制造商橫河(Yokagawa)公司的供應商之后,H.B Jayanthi就開始要求工程師們學習日語,并在每個周末安排了相關輔導,“我們最終要達到能用日本式的思維方式想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與客戶溝通”,他說。

  這無疑說明了正在崛起的印度制造業中的一個事實:和中國制造業講究標準化和大規模生產不同的是,印度人正在把服務作為其中的最突出的特點,并進行相關的精密生產。在“J之隊”中,工程師們必須每天和橫河公司溝通,主動了解后者對產品質量的新需求,并在相應的時候拿出解決方案,盡管有時候工程師們也抱怨,學日語對他們而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在印度近幾年逐漸崛起成為中國之外的另一個世界性制造基地時,這個位于南亞次大陸的國家似乎有意識地將核心

競爭力和中國區別開。盡管在勞動力資源上和中國一樣豐富,勞動力價格和原材料成本上也幾乎和中國一樣便宜——印度有1億多的勞動力人口,在軟件外包業、鋼鐵行業、汽車零配件行業等領域中,人員成本相當于美國的25%左右,中國也在20%-30%之間——但是無論跨國公司,還是本土企業,都更加看中印度制造業強調服務、突出科技含量、定制化生產的種種特點,“印度不希望復制中國模式,事實上也無法復制中國模式,因此只有找到自己的方式。”麥肯錫駐印度合伙人希里什?桑科(Shirish Sankhe)說。

  官方對制造業的扶持也不遺余力,從官方統計報告看,雖然印度2003年制造業增長7.3%,2004年上升至9.2%,去年上升到了10.4%左右,但是由于存在基礎薄弱、勞動力職業技能偏低、投資不足等頑疾,據聯合國有關數據,印度制造業水平目前只排在世界第14位,而前三位分別是美國、日本和中國。在制造業出口額方面,中印的差距依然很明顯。

  為此,去年印度國家制造業競爭力委員會發布了“制造業國家戰略”白皮書,其中明確提到印度“欲與中國競爭全球制造業中心的地位”,具體措施包括把制成品的稅率從30%降至15%,以刺激消費,此外,還削減進口關稅、改善交通狀況。在制造業上市公司方面,也逐步讓此類公司“完全擁有管理和商業的自主權”。“我們不能浪費任何一個機會”,該白皮書表示。

  但真正的推動力量可能還是來自印度企業本身,在塔塔汽車(Tata Motors)、巴勒特鍛造公司(Bharat Forge)、信誠集團(Reliance Group)等工業巨頭的帶領下,各企業都在不斷加強質量控制、管理流程體系,并吸納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對他們而言,印度曾經憑借著呼叫中心和軟件公司引領著全球的外包后臺(back-office)服務,現在他們同樣希望自己在未來也能主導世界的生產走向,至少是和中國平分秋色,“這種增長潛力將能延續到我們一、兩代人以后。”巴勒特鍛造公司董事長巴巴?卡利尼(Baba Kalyani)說。 軟件后盾

  今年年初,馬亨德拉(Mahindra & Mahindra)集團在印度第四大城市金奈(Chennai)造價1.25億美元的一座“拆卸”中心正式開始運營,1000名工程師,而不是工人,都已經到位。他們的任務是將全球汽車制造商們送來的汽車分拆,以提煉有用的零部件,然后再將有用的信息反饋給汽車制造商,獲取這些服務所得費用。

  這樣的“工廠”在中國并不多見,但卻是被印度國內視為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因為在此過程中,提供給客戶的并非單純的生產加工,而是技術型的服務,換言之,是在生產任務之外做更多的外圍工作,包括設計、開發、與供應商的聯系,以及為迎合需求模式變化而定制產量的能力。

  在某種程度上,這和印度最初大力發展軟件業有關。由于軟件行業全球性的特點,從一開始很多印度軟件企業都是和跨國公司直接對接,這對制造業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業務流程外包的繁榮,為印度提供了軟件方面的核心專業知識,以及為全球各地的客戶提供服務的方式,它引發了制造商通過提供各種服務,為基礎制造業增值的興趣。”希里什?桑科說。

  很多跨國公司也有同感,星瑪電氣(Sigma Electric)是一家美國公司,但大部分生產活動在印度進行。這家公司由出生于印度的工程師薩賈恩?阿加瓦爾(Sajjan Agarwal)創建,通過設在印度的5家低成本工廠制造所有產品。它主要向通用電氣和德爾菲(Delphi)等大型美國工業集團出售產品。在薩賈恩?阿加瓦爾看來,由于整個印度制造業環境是外向型——用現在時髦的話說,是全球化的——因此很容易把印度制造的產品供應給跨國公司客戶。

  當然這也可以視為英語環境對這些制造型公司的促進作用,相較亞洲其他生產基地,如中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印度人對英語的熟稔程度顯然較高,容易和跨國公司開展談判。在另一方面,也有軟件行業的推動作用。軟件開發及業務流程外包為印度企業提供了快速增長的營收,每年達230億美元左右,從業人員達130萬人,這些人員對英語的使用,又反過來讓印度國民對全球商務語言——英語有更熟練的掌握。

  但是更多的印度人還是相信,這些都是表象。畢竟和全球對接、與跨國公司做生意,是任何一個有潛力生產基地都具備的要素,自己真正的競爭力,還是來自于以軟件與高水平工程為后盾的制造。

  “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對服務活動越來越感興趣,它們將之作為令自身更富競爭力以及找到新增長源泉的途徑。”位于巴黎的經濟研究機構“法國社會展望和國際信息研究中心”表示。

  這意味著在“制造+服務”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下一步模式的時候,印度可能處于有利的地位,早在1990年代,當時印度已成為軟件開發與業務流程外包(BPO)的全球中心,在業務流程外包中,印度的服務提供商從其它國家的客戶那里承接工資管理等工作。這被很多人視為已經播下了制造服務業實力的種子。

  比如在瑞典工程集團ABB印度分公司4000名雇員中,只有約1200名在工廠工作。其余雇員分別在設計、工程、營銷和銷售等崗位任職——負責設計和制造符合客戶具體要求的產品。ABB印度公司董事總經理拉維?烏帕爾(Ravi Uppal)稱,印度在工廠自動化設備和電力輸送系統方面具有優勢,“印度擅長與制造業有關的軟技能。我們可利用這些技能,將制造與軟件工程整合,朝定制產品的方向發展。”他說。

  在星瑪電氣產品目錄中共有8000種產品,并且能以100件的最小批量進行生產。公司1200名員工中有200名工程師——包括一個由30名開發人員組成的特別小組,從事新產品開發。由于近幾年訂單增加越來越多,薩賈恩?阿加瓦爾希望今后5年里這個特別小組的人數能增加一倍。 共同提升

  但要成為世界級的制造中心,有一個不可缺乏的先決條件,即需要跨國公司和本地企業一起在印度提升制造能力。這一點尤為重要,在基礎設施方面,印度的水平還遠遠落后于中國,而在工廠的內部管理上,也沒有出現比中國更有管理經驗的公司。管理咨詢公司貝恩負責績效改善的全球主管馬克?戈特弗雷德松(Mark Gottfredson)曾專門考察印度各個企業的生產車間,但沒發現印度制造業有任何“真正的明星企業”。

  “中國有世界頂級的制造業。而印度制造業則處于第三世界。”他說。戈特弗雷德松對很多印度的汽車制造廠、紡織廠和金屬鑄造廠都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認為這些工廠對流程、庫存管理、持續改善或安全問題都關注不夠。有一次他去一家鑄造廠看到,到處火花四濺,而操作人員卻連護目鏡都沒有。

  但跨國公司已經越來越多的在中國之外選擇了印度作為第二個全球性生產基地——雖然他們有時也會發牢騷,認為內部管理、基礎設施等因素讓他們很頭疼,但是市場的潛力卻讓他們不得不為。

  這一點在移動電信設備行業體現得最為明顯。隨著印度運營商每月新增200萬用戶,印度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移動通信市場,目前擁有5200萬用戶,到2009年用戶數量可能超過3億,屆時會超過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通訊市場。

  跨國公司們蜂擁而至。去年韓國LG電子(LG Electronics)在浦納(Pune)設廠專門生產針對印度市場的GSM手機,由于效果明顯,現在又開始生產CDMA手機,并希望這個工廠成為LG在印度的生產和出口中心。

  隨后,諾基亞也在泰米爾納德邦設立旗下首家印度制造廠,據稱這家公司在建立之初,還引起了諾基亞中國區一些高層的緊張,因為這有可能會分流諾基亞在中國珠三角工廠的產量,但后來諾基亞總部表示印度的制造廠只是為供應印度當地市場而設,才平衡了兩個重要區域市場之間的關系。

  摩托羅拉在今年6月也宣布它將在2007年年初之前投資1億美元在金奈市附近的斯里巴拉姆布達(Sriperambudur)地區建設一個生產廠,以實現摩托羅拉在印度市場銷售的全部手機硬件都將能本地生產,同時用30美元以下的手機打入印度大眾市場。

  這種新的投資大潮對印度企業來說,也帶來了一些提升自己管理水平的學習機會,印度政府也希望引入外資,雖然在其他層面,政府也有解決失業率的考慮,不過,將制造業的增長率保持在10%到12%之間,不僅可以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二動力,而且也能拉動FDI的增長。

  “這和中國利用外資來提升自己的工業制造水平的思路是一樣的。”巴勒特董事長巴巴?卡利尼說。事實上,印度工業界的共識是,很少有新興經濟體在不嚴重依賴外國直接投資的情況下建立制造業基地,那是他們的資金來源,也是轉移技術與訣竅的一種方式。巴勒特是印度最大的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巴巴?卡利尼在去年考察了LG、ABB等公司在印度的工廠后,積極邀請后者的管理人員到自己的公司講課,并在一些流程設計上,有意模仿后者的經驗,據稱生產效率提升了不少。

  最明顯的例子還是來自于德州儀器,這家美國的芯片和半導體制造商早在1985年就進入印度,在它的帶動下,英特爾、英飛凌(Infineon)和意法半導體(STM icroelectronics)等公司也在印度陸續設廠。直接結果就是催生了印度在半導體生產和設計領域迅速超過中國臺灣和大陸,一些硅谷的工程師認為,印度企業所用的生產和設計工具,已經超越目前兩岸的主流設計工程師。到去年,印度就有150多家半導體和芯片的生產商,盡管他們大部分還處于生產鏈的下游,但是其管理水平已經和西方接軌。

  “‘印度制造’正在成熟,印度的工業界人士也不會在該領域輕易服輸,這是他們未來十年體現競爭力的絕好機會。”戈特弗雷德松說。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頁]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