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新浪財經訊 CC講壇第30期于2019年4月13日在北京東方梅地亞中心M劇場舉行,中國海洋大學顧問、特聘講席教授、遠書院院長錢致榕出席并演講,題目為《致今天的教育》。
當我們從早教到研究生教育都出了問題,那今天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才能讓孩子更好地面對未來。
以下為演講實錄:
錢致榕:為什么科學沒有發生在中國?什么是教育?教育該怎么辦?教育從哪里改,終于我兜了一個大圈子,繞過全世界一百多個學校之后,我發現教育真正問題在自己。教育就是幫助一個年輕人發現他自己、了解他自己,從那里孕育出他的一個理想、一個夢想,學到一些求生的技能,得到一些一輩子自學的技能,然后能夠實現自己。
所以既然教育是為未來的社會滿足需要,我們要問一下未來社會是什么樣子?我認為21世紀真正的特質有幾點:第一點就是我們平均壽命會超過八十,我講的就是我們退休年齡一定會超過七十歲,不是今天的五十五或六十歲。第二點就是由于社會經濟結構改變的非常快,我們進入職場以后,每三五年必須要改行一次,所以在50年的職業生涯里,年輕人得準備好改上十幾次,所以專業就失去了意義。第三點就是在三五年之內,凡是有標準答案的工作,遲早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
我想先檢討下,今天我們教育的情況。我相信大家一定是批評了很多、聽到很多,所以我的重點是我們可以做什么?批評了一輩子,我們的孩子不成才,還是很傷心的一件事。所以我們先從中小學談起。今天條件好的都被一個迷思所困惑住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今天高中教育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應付高考。這個在西方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而在我們這,覺得這是進步的象征。
今天大學教育從基本來講起是什么呢?就是缺乏興趣。大學生進來對他選的專業不感興趣,想轉行,為什么?我要學文,媽媽偏要我學理;對他專業也不感興趣,為什么?我想去學經濟,爸爸要我學會計,說工作容易找。所以是缺乏興趣是很大的問題。另外一點自學能力完全沒有,完全是應試教育。
教博士生不到兩個禮拜,兩三個同學都要求退課,老師就反省是否教的不好,同學就跟他說:“你教的課程沒問題。”我說:“問題在哪里呢?”“你的教課沒有標準答案,我們沒有辦法準備考試,所以就必須要退課。”所以應試教育從頭到尾貫穿了我們整個教育體系,我有好幾次請大學生自己寫幾句話,反映他們大學四年的心情,這張照片足足可以反映到,當然它是有點夸張,不過很少看到眼睛發亮,渴望求知欲的學生。
1980年,第一次帶了孩子回來,看到兩件事情。在五月中的時候,我們在南京的玄武湖公園,看到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在那兒跑,一跑摔了一跤,然后就趴在地上哇哇大哭。有一個母親就立刻沖了過去,把他一把抱起來,然后跟他說:“寶寶不哭,地不乖,媽媽打地。”就拼命把地打了一頓。那時候我就想這樣的孩子將來怎么可能成材?還沒到起跑線已經掛了。
過了一個禮拜,我們到蘇州的虎丘公園,聽導游說:“生公說法,頑石點頭”講的故事,那里有一條兩尺寬的一條溝,我八歲女兒就在上面跳來跳去,我當時一個本能就說:“小心。”她立刻說:“爸爸我知道。”我就沒再吭聲,沒多久撲通一聲,轉頭看著女兒掉到水里去了,所以陪同老師趕快跑過去要把她拉起來,女兒就拒絕地說:“我自己來。”后來那個老師就問:“為什么你的孩子那么奇怪,摔這么一大跤不會哭的,并且我要拉她起來,她還拒絕?”我跟他說,“我教她的是,你的生命你決定,你的決定你負責。她在跳來跳去,我提醒她小心,她說爸爸我知道,她已經做了她的決定,我就必須要尊重這個決定。而不是說不準跳,或者守在旁邊,當她掉下去的時候,她就必須得為她自己的決定負責。”話雖然這么說,過了一陣以后我還是跑過去,蹲下來摟了她一下,我發現她在發抖,我就說:“你嚇到了。”她說:“有一點,不過沒關系,我可以處理的。”在那一刻,我是感謝上蒼,我這一輩子不需要為這個女兒擔心了。
每個人教育從小孩做起,想想這兩個問題:我們是要小孩變成一盆盆栽,還是在野外一個玉樹臨風真正成材,這個是我們真的要問的問題。在快速變化的21世紀,假如你想孩子長得玉樹臨風,拜托拜托,不要在他小的時候就把他修成盆栽。一旦成了盆栽,你送到我大學里,即使是985,即使是前端的985學校,我都無能為力。有的家長說,孩子還小,我先照顧他,等他大了以后我再放他出去。下面這是一大類盆栽,是不是很漂亮,在這個樹年輕的時候、樹干還軟的時候,把它扭成你要的形狀。這個盆栽的好處是,一旦我把它做成了,它不會改變形狀,它不會離我遠去,我不再為它擔心,它就在我的窗前。我試過把盆栽養成以后再放到原野,它生存不了,所以我才說,假如說把孩子從小當盆栽養的話,他將來不可能再成材,進再好的大學也沒辦法。
我就檢討了一下,最近這十年我花了大部分時間跟大學一年級學生談,就想了解他們的問題,我發現四分之三的問題都來自家庭。他們缺乏幾個能力,有這些能力的人他們就很容易成材,我都不需要教的;沒有這些能力,我成天就是替他們家長在補課,第一是感恩的心情,這個非常重要;第二是好奇;第三有自學的能力;第四有獨立的解決能力;第五有自信心。我就碰到很多家長跑來找我“錢教授,我的兒子一切都會,鋼琴也會,德語、法語他都會,他就是沒有自信心,你覺得該怎么辦。”我說“你檢討一下,18年前你干了些什么事?”
這東西講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很難,我自己常發現,我需要深深地反思,要改變自己,然后跟孩子一起成長。先講感恩,你們在家里吃飯時候,要不要謝飯的?沒謝飯,然后講孩子啊,你不準剩飯,不準這樣,不準那樣……都是廢話!我們到餐館去,看看哪一個桌子不剩菜。我在德國有一次吃飯,看到一大堆壯漢12個人,一定是出差去的,點了一大桌菜,吃的不到一成,然后付了賬呼嘯而去。被一個德國老頭子硬抓回來嚴格教訓他們:“你們沒有權利浪費我們德國的食物。”
我們常常說我們中國都有,你看朱子家訓就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問題是說這個東西,我們只在學校教,同學只是應付考試,把它背下來考完以后,有沒有呈現在他生活上。沒有!我們太多東西,都在經典上、都在口號上,只要不呈現在實踐上,對教育就不發生功用。有了朱子家訓不夠,我們必須得實踐,實踐必須要從小做起。
第二是好奇心。在座諸位我想大部分在小學一年級放學時候,都是自己走回家,我們走回家有沒有走過直線?沒有,從來不走直線,哪里好看,我就跑去看,然后轉來轉去,彎來彎去,是不是到處去探索,這個都是能力的培養。我在中國科學院有一位八十歲的老先生顛顛巍巍,他說:“錢教授我完全同意你,我就這么長大的,我的好奇心就是這么培養出來,今年我83歲,我送我孫子上學,原因就是萬一我孫子被綁票了,我這做爺爺的,永遠不能原諒自己。”他說的真是大義凜然,我是非常感動,我忍不住就要問他:“今天一百萬個學生是父親母親送到學校,我敢保證至少有五十萬就已經廢了,這些人不可能成材,一百萬個學生,自己走到學校去的,每年有幾個人被綁架了?”放孩子去,到原野去,自己走,自己探索,不會有人綁票,要綁的話,要綁比你有錢多的人的孩子,不會綁你的。
人類學家告訴我們,所以人類可以發展那么快、智慧提升那么快,主要是因為集體學習。大家一起學習、一代教一代,用我們的語言、用我們的文字,所以閱讀是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小孩一旦讓他愛上了閱讀,假如他一個禮拜有讀十本書的習慣,這一輩子你不需要擔心。所以小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一定下決心少賺兩個錢,父親也好、母親也好,陪到他一起念書。等到孩子六七歲,可以真正念書的時候,養成一個習慣,一個禮拜一定花一個小時的時間,全家坐下來找一本好書,父母跟兒女每個人念一段,輪流念,養成讀書的習慣,養成全家一起學習的習慣,這個是家庭之愛,真正發展的機會在這。談到讀書我想很值得我們中國人臉紅,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北歐人平均一個人念書一年是24本、日本是八本、美國七本、泰國是五本,咱們中國是幾本?四本半。
下面講獨立精神。獨立精神是一個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是要培養出來的。日本的幼稚園的時候就培養孩子:自己的床鋪自己鋪、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東西自己理、自己的包包自己拎、自己的學校自己上、自己回家自己走。從小培養這些自信心:自信心主要是來自不斷地做事負責任,也要談到榮譽感。我記得我在初一的時候,我的幾任導師跟我講,他的姥姥跟我說:“小孩子當人才就變人才,當奴才就變奴才。”
我這一生要感謝我初中一年級的老師,初一開學的時候,他跟我們說:“今天社會風氣太壞了、貪污的太多;學校風氣太壞、作弊的太多。我們學校決定就拿你們這一班開始做試驗,試驗榮譽制度,你們班就是榮譽班。從今天開始,你們考試沒人監考,希望你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七十年后我們初一的同學還碰了頭,都是八十歲的老頭子老太太了,我們覺得這一句話影響我們這一生。這七十年來,沒有人作奸犯科、沒有人為非作歹。我們出現了一個作家、兩名詩人、十幾個教授、一個艦隊司令,還有一個科學院的副院長。七十年前老師的一句話影響我們的一生,其實我們也是非常平凡的年輕人,只是內心深處突然有這么個愿望想成材。
這個是1981年1月3日我們家庭會議的記錄。八歲的女兒做的記錄,基本上就說老二跟我們抗議,說他們一個禮拜,一塊錢的零用錢太少了,必須增加。我就在黑板上列下來,爸爸一年賺多少錢,繳稅多少錢、建保多少錢、房貸多少、車貸多少、學費多少……一路繳下來,剩的錢已經全給他們做了零用錢,所以當時就考慮兩個辦法,一個是創收開源,一個是節流。我說我可以去兼課,每個禮拜教兩個晚上的課,女兒反對:“你現在跟我們一起的時間已經太少了,不要再減少。”所以節流就想辦法,有什么事可以自己做的。所以我們就討論一下,每天有什么事做,回家要做菜:媽媽來做,不要買菜、不要買外賣;擺碗筷:三個孩子輪流做;洗碗都是吃完飯后孩子做;以后中午不到外面買,每天晚上大家自己做三明治,你的午餐你自己做,你做的午餐你必須吃完,然后彈鋼琴、鋪床,就一路這么做下來。
有一件事,你可以看到每月的里面有個理發,理發從前讓他們出去的,他們老是怪媽媽理發不好看,后來他們要求媽媽,你是不是可以繼續給我們理發,省的錢算我們的零用錢。另外爸爸也做了貢獻,以后修車不送出去修了,我在家里修,讓兩個兒子幫我忙,省下修車錢都給你們做零用錢。就是這樣子,每一個人在家里有責任,責任感才起來,當他覺得一件事做得好他有成就感,成就感一有就有信心。有了信心,他膽子大了,可以嘗試做更多的事。
回頭來還是一句話,你希望孩子生長成什么樣?這里有一張圖片:兩批孩子,左邊一批孩子,顯然父母對他們放任一點,比較信任;右邊一批孩子,同樣的父母既希望孩子爬高,不過是父母端著梯子來扶著,讓他巍巍顛顛爬上去。你們覺得,哪一邊的孩子將來容易成材?想想看哪一邊的父母會更自在一點?想想看,我們今天正好挑了一個最難的工作,毀滅人才的方法,而讓父母又最辛苦的做法,為什么要那么做?
我想最后的結論是,我們的孩子都在我們手里,假如說,是像盆景一樣再帶孩子的話,我們的孩子是不會成材的,另外一點:假如說你今天還是把孩子當盆栽一樣去培養的話,請你不必再浪費時間,討論教育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因為就出在你身上,要改也不必討論怎么改,從我們自己改起,對孩子多一點信任,他們的能力可以應付得了,對你自己遺傳基因多一點信任,你都苦過來,孩子一定可以生存,給他個機會,好好成長。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謝長杉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