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宋聆[微博]
創新,是互聯網的精神之一。“眾安在線”也許不過是個嘗試,但其更多的意義在于探索與經驗積累。由奉行“不創新即是自殺”信條的互聯網企業主導的互聯網金融,相信會在此命題上做足文章,其步伐將遠遠大于傳統業務的金融創新。
在已經進行的改革中,革新往往是在新生領域中進行的。未來真正利用技術手段進行的應該是商業上全流程、全價值鏈條的管理,例如,量身定做保險產品、控制賠款支出、預測未來的趨勢與費率、個性化銷售、更為便捷甚至不分國界的支付與理賠等都將會向縱深化發展,也會有更多的需求與市場被激發出來。
一個市場,大佬們的一言一行往往具有導向性作用,甚至是一種標竿,標示著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今年伊始,馬明哲的內部新年講話在網上被廣為流傳。講話中他說,“我們在三年前就已經看得很清楚,科技的發展帶來的變化是顛覆性的、革命性的,對銀行維持了200多年的舊模式,對整個金融業,對幾乎所有市場,所有消費者,科技的沖擊,都是勢不可當的……科技推動消費習慣的變化、業務模式的革新、產業行業的裂變,新的時代正在孵化新的行業,讓一些傳統行業、企業逐漸消亡,這些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馬明哲的話讓我們感到了一種奔向的熱切。但也有人在問,奔向什么?
奔向什么?毫無疑問,是互聯網。近幾十年來,3com公司一直是最熱的地方。但是,互聯網發明了幾十年,電子商務也已有了十幾年的黃金期,那為什么現在才是奔向互聯網的時代,而不是以前?答案是:現在條件才成熟。
一切的商業關系其實都是人的關系,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必須基于人,人的關系,人的需求,為人服務,最終的目的是讓人掏錢。以前,所謂人的關系,必須是現實世界中人的交流與牽連,線上永遠是虛擬的。而現在,線上與線下的界限越來越小。
云服務和彼此連接的人群與設備帶來的最大機會在于如何以人和數據為中心,發展出反映真實世界中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關系的社會化網絡及應用,從而使人與人間越來越短的距離不僅體現在線上,更在線下,將商業立體式擴展。
現實中,一方面,將現實社會關系數字化、網絡化、商業化的嘗試早已開始,而云平臺為這一切提供了絕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隨著軟硬件的發展與信息累積,大數據已經脫離了僅一種可能的狀態,越來越成為一種現實的選擇。
以巨大的數據量和完整的數據為基礎,發現海量、種類繁多的數據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發現真實的需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等技術的迅速發展,云計算的便利條件,意味著巨大的業務與服務創新機會。
通俗的說,就是將信號轉化為數據,將數據分析為信息,將信息提煉為知識,以知識促成決策和行動。歸根到底,大數據的最終意義在于獲得洞察力和價值,這也正是大數據的價值所在。
其實,金融業涉網并不新鮮,網上銀行、網上炒股、網上申購基金、網上買保險……這些行為已經逐漸成為生活的常態。但是,上述形式的核心主角依然是傳統金融,互聯網精神還沒有爆發、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與體現。雖然我們不確定互聯網金融到底是什么樣子,可至少有一點:這應該是以互聯網為主角的金融活動,而非僅僅將互聯網視為一種工具。
從數據分析的角度,我們每一個在網上生存的人都是數據,時時處于被分析的范圍內。但落實到微觀環境,我這一小個體,或者說,與我有些共性的小群體的消費需求,是否有人能知道、了解,從而開發出屬于我的產品?
這仍然只是拘泥于眼下業務的思路,目光還不夠長遠。
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位名叫杰克•邁普的紐約警察根據個人警務經驗,根據過往搶劫案的記錄數據來推測新案件可能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發明了名為“未來圖表”的犯罪預測方法論。1994年,紐約市警察局在“未來圖表”的基礎上開發了“CompStat”,推廣至全市的警務系統。
CompStat的技術核心是犯罪測繪系統和數據庫采集系統,并采用工具基于大量的數據采擷、挖掘和分析工作,對歷史上犯罪分子的行為規律進行歸納和總結,并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治安。未來,透過技術手段遏制犯罪行為,讓每一個城市和地區的居民時時刻刻都安全無虞——這或許不是夢想。
參照上例,未來真正利用技術手段進行的應該是商業上全流程、全價值鏈條的管理,例如,量身定做保險產品、控制賠款支出、預測未來的趨勢與費率、個性化銷售、更為便捷甚至不分國界的支付與理賠等都將會向縱深化發展,也會有更多的需求與市場被激發出來。
平安近幾年在金控的路上越走越遠,并且步伐越來越大,不斷出手包括醫院、保險交易所等另類投資,思維活躍,視野寬闊。在銷售方面,每一個銷售人員都是一個綜合銷售終端,范圍包括平安旗下所有產品;客戶服務方面,實行了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一人、一賬戶、多產品已經實現。如此強大的線下,再輔之以線上,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創新,是互聯網的精神之一。“眾安在線”也許不過是個嘗試,但其更多的意義在于探索與經驗積累。由奉行“不創新即是自殺”信條的互聯網企業主導的互聯網金融,相信會在此命題上做足文章,其步伐將遠遠大于傳統業務的金融創新。這一點馬明哲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競爭者不僅僅限于“同業”,與其坐等那一天到老,不如自己先撲騰一下。
在同篇講話里,馬明哲還說,“面對科技帶來的這場洶涌迅猛的變革,我們別無選擇,必須迎接全新的機遇與挑戰,搶占時機,主動變、把握變,成為這場變革中的贏家。變革會帶來很多新生事物。
雖然新事物、新嘗試不可避免會面臨新的不確定性,但變革的潮流和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方向是越來越清晰的,形勢迫人,不進則退,我們只有堅定不移、爭分奪秒地往前走。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在已經進行的改革中,革新往往是在新生領域中進行的。由于既得利益等原因,現有格局難以被打破,充滿不確定的新領域的阻力相對較小,更容易新入者進入,政策也樂意讓其“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驗一把。
最后,往往是新領域增加了競爭,改寫了格局。例如中國電信[微博]業務的固話業務與移動業務,也如中國交通運輸中的鐵路與民航。而此前支付業務中,支付寶[微博]發展并不遜色于銀聯的發展亦從側面說明印證了此規律。
現在言說奔向的目的地為時過早,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是什么樣子?
答案未知。但只要方向明確了,路,總是在腳下。
(本文作者介紹:宋聆,關注保險業中宏觀的運營與發展。)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