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健康扶貧“成績單”: 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脫貧
“十三五”期間,我國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幫助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擺脫貧困。
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歷經8年,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2.8萬個貧困村舊貌換新顏,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教育、醫療、住房有保障。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作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我國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實現,累計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貧困戶成功擺脫了貧困。
國家衛健委信息顯示,“十三五”期間,為保障貧困人口有地方看病、看得好病,全國組織1007家城市三級醫院對口幫扶1172家貧困縣醫院,基本實現了90%的疾病在縣域內解決的目標。全國城市三級醫院累計派出超過8萬人次醫務人員,幫助貧困縣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超過5萬項。
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擺脫貧困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貧困人口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近年來發布多個關于健康扶貧的政策。如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實施健康扶貧工程,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努力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2017年《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 印發,針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病種,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和資源整合,提升貧困地區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2019年《解決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工作方案》印發,指導各地堅持目標標準,強化政策措施,全面解決基本醫療有保障突出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國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幫助近1000萬因病致貧、返貧戶擺脫貧困。
據了解,為提升貧困地區醫療服務能力,“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投入8061億元,支持扶貧任務重的25個省(區、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為貧困地區免費培養5.6萬余名本科定向醫學生;通過“縣聘縣管鄉用”“鄉聘村用”等方式,支援貧困地區鄉村兩級醫務人員近10萬人,全面消除了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
國家衛生健康委扶貧辦專職副主任曾云光指出,實現了貧困地區每個鄉鎮和行政村都有一個衛生醫院和衛生室,而且配備了合格的醫生,貧困地區縣醫院收治病種的中位數已經達到全國縣級醫院平均水平的90%,越來越多的大病在縣內就可以得到有效救治。
多年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一直是導致農村人口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國家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人口占整個貧困人口的44.1%,涉及近2000萬人,其中患有大病和慢病的有734萬人。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介紹,截至2020年上半年,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總數從2016年工作啟動之初的9種增至30種,專項救治覆蓋25個省份,累計住院救治878.8萬人次。一些省份還在國家要求病種基礎上,結合本省實際,進一步擴大了病種覆蓋范圍。
此前,在2020年11月召開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介紹,為了加強重大疾病綜合防控,我國還成立了國家級專家組,為貧困地區地方病患者搶救性治療提供技術保障。“數據顯示,我國對貧困患者實行‘及時發現、精準救治、有效保障、動態監測’全過程管理,累計分類救治1900多萬人。”
同時,我國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貧困地區下沉。據統計,1007家城市三級醫院累計選派醫務人員超8萬人次,對口幫扶832個貧困縣的1172家縣級醫院。此外,遠程醫療覆蓋832個貧困縣并向鄉鎮衛生院逐步延伸。
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意見》推動了遠程醫療的發展,各級政府與社會機構都在積極探索各類型的遠程醫療扶貧模式,如:河南省光山縣微醫醫療扶貧模式、河南省平輿縣華和醫療扶貧模式、湖北省奉節縣阿里醫療扶貧模式和陜西省丹鳳縣遠程醫療扶貧模式等,其中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線、微醫等互聯網醫療企業也都在積極探索。
例如在青海省玉樹阿里健康將其運營的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建立了數字化醫療扶貧新模式 ,通過上述平臺自動記錄每位學員的學習和互動情況,并將記錄結果反饋給合作的基層醫院,幫助后者更好地組織和督促學員學習。
對于互聯網醫療扶貧,中國志愿醫生發起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凌鋒表示,通過互聯網提高基層醫生的業務水平,從而改善我國醫療水平不均衡的現狀,將被證明是作為線下扶貧的有益補充和重要方向。
參保率穩定
在健康扶貧行動中,我國積極推動疾病預防關口前移,加大貧困地區重點傳染病、地方病綜合防控力度。中央財政累計投入12億元,支持開展貧困地區地方病防治措施落實、患者救治救助、健康教育以及能力建設等工作。
目前,貧困地區結核病、包蟲病危害得到全面控制并逐步消除。農村婦女“兩癌”檢查、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貧困地區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婦幼公共衛生項目,在貧困地區實現全覆蓋,累計惠及超過2億人次。
此外,我國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實現,國家醫保局、衛健委、扶貧辦等部門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發揮了最大范圍的防貧減貧作用。
國家醫保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累計惠及貧困人口超過5億人次,幫助貧困人口減負近3500億元。2020年,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超550元,較2012年增加了310元。中央財政下達醫療救助的補助資金達275億元,90%投向中西部地區。
曾云光介紹稱,納入大病集中救治范圍的病種,年度的治療費用比開展專項救治行動之前下降了28.97%,報銷比例達到了88%以上。
據了解,為了減輕貧困人口就醫負擔,對需要長期治療的大病患者,各地相繼出臺了進行兜底保障政策,如山西省規定貧困患者住院實際報銷比例不低于90%,在縣級醫院住院,個人負擔總費用一年不超過1000元,市級醫院一年不超過3000元,省級醫院一年不超過6000元,超過部分由醫保基金兜底報銷。
另據國家醫保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通過定額和全額資助,同時與有關部門進行信息共享,動態調整參保人員,將貧困人口盡可能“一個不落”納入制度保障,最大限度減輕其疾病負擔。目前,貧困人口的參保率穩定在99.9%以上。
為了減輕貧困人口的看病負擔,我國通過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解決貧困人口的基本保障問題,實際報銷比例基本達到60%。在此基礎上,推進居民高血壓、糖尿病的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同時實行大病保險傾斜,對貧困人口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逐步取消封頂線,還實施了托底的醫療救助保障。
(作者:朱萍 編輯:包芳鳴)
責任編輯:楊亞龍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