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哪里?

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哪里?
2020年05月22日 01:36 每日經濟新聞

  原標題: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哪里?

  每經特約評論員 陳憲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人們說,那是自上個世紀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危機。我們運用宏觀經濟政策和加快轉型發展,不僅安然渡過危機,而且使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開啟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模式。2018年4月,美國四處挑起貿易摩擦,來勢洶洶,我們沉著應對,將它對中國經濟的傷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今年一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盡管我國的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但是,疫情仍然在全球蔓延,它對中國經濟、全球經濟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尚難預料。不過,從今年3月份以來的經濟數據和活動恢復(疫情沖擊的特點是活動限制,進而經濟停擺)情況看,中國經濟正在重現生機與活力,長期向好的趨勢可謂毫發未損。由此,人們常用“韌勁”來概括中國經濟的一大特點。

  何謂韌勁?韌性是物理學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變形和破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好,則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將這個概念用于經濟活動,通常是衡量指經濟體抗波動、抗風險和抗危機的能力。在波動、風險和危機的沖擊下,經濟仍然能夠逆勢增長和發展,就被認為有韌勁。

  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哪里?以往看到一些關于這個問題的討論,集中在關于中國國情方面。例如,人口多、市場大,潛力無窮;地域遼闊,且發展不平衡,常常會“東方不亮西方亮”等。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側重于體制和政策,討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韌勁是怎樣產生并起作用的。

  其一,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特有的體制優勢。在經濟或非經濟因素的影響下,經濟運行發生較大的波動,甚至遭遇系統性風險,此時,非常考驗一國政府的應對能力。這種能力是建立在現有體制基礎上的。以這次疫情沖擊為例。從防治、防控疫情的全局來看,充分彰顯了我國的體制優勢。黨和政府集中統一領導,有效動員和組織資源;政令暢通,集中優勢“兵力”圍剿疫情;部門聯動,對口支援,高效執行。當經濟、社會受到嚴重沖擊,黨和政府能夠“挽狂瀾于既倒”,是體制優勢的集中表現。一旦波動平穩,風險淡去,危機化解,經濟社會就會回到正常狀態并蓄勢前行。

  其二,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堅持市場化改革。始于1978年末的改革,盡管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才確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但從改革肇始,就以逐步引入市場和市場機制為主線,奠定了市場化改革的導向。在這四十多年中,市場化的進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間遇到過風風雨雨,但我們堅持了這個改革方向。走到今天,我們發現,這是中國這四十多年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之一。 就在疫情暴發、肆虐的這段日子,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發布《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再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堅持市場化改革的堅定決心。

  其三,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堅持高水平開放。從先后建立7個經濟特區,確定14個沿海開放城市,到始于浦東新區的19個國家級新區,再到已經成立的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開放的空間不斷擴大;從貿易、投資到金融,開放的領域不斷擴大。開放伊始,我們就站在高起點上。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上指出:“中國推動更高水平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腳步不會停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腳步不會停滯!”他指出:“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著眼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

  開放是我們獲得增量,并為世界作出貢獻的主要途徑;高水平開放,我們能夠獲得高質量的增量,同時為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以開放促改革,是40多年來,我們的一條基本經驗。

  其四,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堅持內生化發展。改革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其中一個最為深刻、最為重要的改變,就是激勵機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的動員和組織,能夠產生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激勵,這方面的事例很多。但是,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對大量分散的資源配置活動進行集中決策,勢必導致企業和家庭缺乏有效的激勵,進而導致經濟活動的低效率甚至是無效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了廣泛的微觀激勵機制,內生化的自主發展成為保證中國經濟平穩運行的主導力量。尤其是近十多年來,廣泛的創業創新活動正在重構中國經濟的微觀基礎,中國經濟的內源性動力越來越充足,抵御波動、風險和危機的能力越來越強大。

  其五,中國經濟的韌勁源于不斷優化的宏觀調控。由于外部沖擊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波動,就必須進行必要的逆周期調節,以防范風險和危機的發生。這里,逆周期調節是由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組成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宏觀調控在經歷了多次經濟波動,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以及價格改革、經濟過熱等數次大的沖擊后,在實踐、總結和再實踐的過程中,已經比較成熟,表現出了足夠的定力。就像此次疫情,它所造成的影響和沖擊是前所未有、空前巨大并將長期持續的,這是各方面專家的一致共識。而且,以往在應對總需求、總供給沖擊方面的經驗,在這一次疫情沖擊面前,要么失效了,要么難以對癥。但是,我們仍然正確地把握住了宏觀調控的大方向,在一系列具體操作上動態地靈活調整,不僅在短時間內使經濟出現了回暖態勢,而且有力地加快了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當然,我們在肯定中國經濟的韌勁以及體制優勢、市場化改革、高水平開放和內生化發展,以及宏觀調控對韌勁形成的作用的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我們在治理、體制和政策方面,還有諸多短板和瓶頸。我們要充分利用中國經濟的韌勁,在遇到外部沖擊時,能夠較快地扭轉局勢,回到常態化發展的軌道;在正常時期繼續保持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以進一步補齊短板、打破瓶頸,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嘉華教授)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亞龍

疫情 新冠肺炎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27 松井股份 688157 --
  • 05-27 博匯股份 300839 --
  • 05-27 浙江力諾 300838 --
  • 05-27 燕麥科技 688312 --
  • 05-26 浙礦股份 300837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