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五年1.2億人受益 40多座大中城市受水

南水北調五年1.2億人受益 40多座大中城市受水
2019年12月13日 00:12 新京報

  原標題: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水利部表示全面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

  南水北調五年1.2億人受益

  新京報記者 許雯

  自2014年12月12日至今,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已滿五年。5年來工程安全平穩運行,經受住了特大暴雨、臺風、寒潮等極端天氣考驗,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斷水事件,供水量持續增長,水質穩定達標。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石春先介紹,年底前完成東線二期、引江補漢規劃。

  新京報訊 昨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五周年。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獲悉,工程運行五年來,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斷水事件,超1.2億人直接受益,大大緩解了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擠占農業用水、超采地下水的局面。下一步水利部將全面加快推進后續工程建設。

  1.2億人直接受益 40多座大中城市受水

  自2014年12月12日至今,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已滿五年。水利部副部長蔣旭光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五年來工程安全平穩運行,經受住了特大暴雨、臺風、寒潮等極端天氣考驗,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斷水事件,供水量持續增長,水質穩定達標。

  截至12月12日,工程累計調水量近300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億人。受水區40多座大中城市、260多個縣區用上了南水北調水,并由原來規劃的受水區城市補充水源,轉變為多個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為新的生命線。

  “通水以后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基本擺脫了缺水的制約。”蔣旭光說,目前北京城區73.3%的城市用水來自南水,天津市14個行政區全部用上了漢江水。此外,河南鄭州等多個城市主城區100%使用南水;河北的邯鄲、石家莊沿線城市及滄州、衡水等市90多個縣區受益。

  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 生態得到修復

  全面通水五年來,南水北調的生態功能日益顯現,居民飲用水水質明顯改善,受水區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地下水水位也顯著回升。

  蔣旭光介紹,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增加了受水區的供水量,大大緩解了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擠占農業用水、超采地下水的局面。中線沿線白河、清河、七里河、滹沱河、瀑河、北拒馬河等30余條河流都得到了生態補水。沿線城市的河湖濕地以及白洋淀水面的面積明顯擴大,水生態環境的改善提升非常明顯。北京密云水庫蓄水量自2000年以來首次突破26億立方米。河北省12條天然河道得以階段性恢復,向白洋淀補水約2.5億方。

  不僅如此,通水以來區域地下水的水位止跌回升。截至2019年10月,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22.81米,與上年同期相比回升0.63米,地下水的儲量增加了3.2億方。隨著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扭轉,受水區地面沉降問題也得到了遏制。

  沿線居民飲用水水質也顯著改善。通水五年來,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干線供水水質穩定在II類標準及以上,80%以上水質斷面是一類水;東線工程穩定在III類標準。

  ■ 關注

  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建設進展如何?

  西線規劃正在論證;年底前完成東線二期、引江補漢規劃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石春先介紹,下一步將強力推進東線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東線二期工程主要是在一期工程的基礎上增加向北京、天津、河北供水,同時進一步擴大向山東和安徽供水。初步方案計劃把抽江水的規模,由一期工程的500個流量擴大到870個流量,抽江水的水量從一期87.7億方提高到165億方。規劃線路長度1785公里,要新建25座泵站,新增裝機71.8萬千瓦。

  石春先說,東線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礎上擴建,技術比較成熟,因為一期工程建設已經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同時,二期工程規劃考慮生態問題,充分利用現有的河道輸水,最大限度地減少占地和生態環境影響。此外,東線工程水源豐富,長江入海口的水量約1萬億方,二期調水量不到2%,對長江的生態環境影響很小。

  從中線工程來看,將實施引江補漢、干線調蓄工程,從長江向漢江調水,并在中線工程沿線新建調蓄水庫。

  石春先介紹,實施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明確的中線二期后續水源。通過從長江向漢江調水,可以增加向北的調水水量,也可以進一步保障漢江中下游的生態用水。經過比選,近期計劃實施從湖北的香溪河取水,自流引水到漢江的丹江口水庫大壩下面,初步規劃約200個流量,正在根據調水的需求進行論證,年調水量約40億方左右。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還將實施干線調蓄工程。石春先指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長1400多公里,現在還沒有調蓄水庫,將來運行中的一些風險或工程檢修都可能帶來斷水風險,一旦斷了水,對作為主水源的城市供水可能造成影響。為了提高保證率,工程能夠及時檢修,水利部正在謀劃一些沿線的調蓄水庫,既包括將已建成水庫與干線工程連接,也包括新建水庫。

  他透露,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具體方案正在研究論證,東線二期工程規劃、引江補漢工程規劃、中線干線調蓄水庫布局方案將于今年底前完成,明年年底前要完成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干線調蓄水庫工程局部段或者局部工程爭取盡早開工建設。

  ■ 背景

  南水北調構想可追溯至67年前

  長期以來,我國水資源短缺,且時空分布不均。“1952年,毛澤東同志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蔣旭光回憶說,其后,經過50年科學論證和50多個方案比選,及一系列跨學科、跨部門、跨地區的聯合研究,110多名院士獻計獻策,成千上萬名水利科技人員接續奮斗,至2002年工程開工。

  工程開工當年,《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出爐”,明確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要分期實施,東線要分三期,中線分兩期,西線分三期。

  2014年12月12日,歷經12年建設,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

  其中,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及京杭大運河等,從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市抽引長江水,逐級提水北送到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補充山東、江蘇、安徽等輸水沿線地區的城市生活、工業和環境用水,兼顧農業、航運和其他用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加高大壩擴容后的丹江口水庫陶岔渠首閘引水入渠道,經長江與淮河流域后,沿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中線一期工程向北京、天津等20個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工業用水,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6省(自治區)黃河中上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

  南水北調工程管理司司長李鵬程介紹說,南水北調借鑒全人類關于水利方面的智慧,既有我們祖先關于都江堰、鄭國渠以及大運河的經驗,也有國外相當多成熟的調水經驗,比如美國加州調水、澳大利亞的雪山調水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蔣曉桐

南水北調 中線工程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0-28 豪森股份 688529 --
  • 10-28 五洲特紙 605007 --
  • 10-28 金富科技 003018 --
  • 10-27 日月明 300906 26.42
  • 10-27 科翔股份 300903 13.06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