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國經濟的真實溫度,見證逐夢時代的前行腳步。誰能代表2019年度商業最強驅動力?點擊投票,評選你心中的“2019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前瞻】劉元春:2020年中國經濟不必悲觀,無需為“保6”而失去戰略定力
來源:人大重陽
受訪專家劉元春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理事,本文刊于12月2日《證券時報》,原標題為《人大劉元春:2020年中國經濟不悲觀》。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回落,幅度與2019年相似。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創始人之一劉元春日前表示,需要理性看待經濟回落的長期趨勢,國內還存在很多積極因素可以對沖經濟下行壓力。2020年經濟增速或繼續下行,但前景不悲觀。在堅持高質量發展、完成“兩個一百年”目標的階段性任務、保證社會就業基本穩定為基本原則的前提下,2020年GDP實際增速目標不必拘泥于6%以上。
2019年經濟保持,穩定運行來之不易
根據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的測算,預計2019年實際GDP增速為6.1%,較2018年回落0.5個百分點,實現政府預定的6%~6.5%的經濟增長目標。劉元春表示,從歷史角度、世界角度看,我國2019年經濟增速能夠實現6.1%是不錯的結果。
劉元春分析稱,2019年我國經濟面對五大周期性力量下行、三大傳統紅利加速遞減、兩大事件沖擊,以及四大結構性變化。具體來看,市場化去庫存和政策性去庫存疊加帶來了明顯的加速收縮效應,投資周期的底部運行和金融周期底部運行特征十分明顯,收入增速下滑、豬周期逆轉、汽車周期底部運行等因素的作用下消費出現持續下滑,以及在逆全球化運動和國際沖突全面蔓延的作用下,全球不確定性大幅度上升,國際貿易增速同步回落,全球耐用品和投資品需求明顯收縮,導致世界經濟低速期的全面重啟。與此同時,全球化紅利、工業化紅利、人口紅利這些基礎變量,不僅沒有進入到平臺期,反而出現加速遞減。此外,貿易摩擦、“非洲豬瘟”帶動的豬肉價格暴漲是2019年宏觀經濟運行中大事件。
劉元春表示,“六穩”政策有效緩解了周期性、趨勢性、突發事件以及結構分化帶來的沖擊,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的彈性韌性,很多參數取得超預期效果。中國宏觀經濟增速雖然告別了2016~2018年的平臺期,回歸新常態增速回落的軌道中,但在全球經濟全面回落中成功守住了底線,完成了預期目標。
2020年國內經濟不悲觀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經合組織等國際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一個普遍的共識,2020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回落,并且回落的幅度與2019年相似。
劉元春認為,這就使得“中國經濟增速再下降0.5個百分點,經濟能否承受?”“6%是不是分界線”“經濟增速‘破6’后會不會出現大量的倒閉潮、失業潮、違約潮?”等等,成為必須要關注研究的題目。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近日發布了《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19-2020)》,根據團隊目前測算,在三大傳統趨勢性回落以及部分周期性因素底部運行的共同作用下,經濟增速遞減的狀況是必然的,但是經濟增速只要維持在5.5%左右,就業問題能穩住,并建議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區間管理目標宜設為5.5%~6%。
該團隊模擬了四種增速情形下,中國就業的形勢。
具體包括:情形1,若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非農就業增量將為590萬,就業形勢也將較為寬松;情形2,若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8%,非農就業增量為480萬,就業形勢基本穩定;情形3,若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5%,非農就業增量為315萬,尚不會出現大面積失業問題;情形4,若2020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非農就業增量近乎為0,游走于失業風險的邊緣。
劉元春表示,制度紅利的上揚,短期周期力量的反轉,逆周期政策的加碼以及中國經濟彈性韌性的強化,決定了2020年中國經濟放緩的幅度會收窄,不必對2020年中國經濟過度悲觀,政府也不需要因為“保6”而失去戰略定力。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