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相關閱讀】央行將下場買國債?“中國版QE”即將開啟?想多了!
“央行買國債”小作文讓股市漲聲一片。
3月28日上午,包括知名學者劉煜輝等多個信源消息顯示,央行將下場購買國債。這一傳言被市場解讀為“中國版超級QE(量化寬松)”。
消息一經傳出,市場立馬選擇“相信”。滬指全天沖高,后雖然在下午2點后回落,仍重返3000點。北向資金再度流入,此外,3月以來融資凈買入額超過600億,創下去年以來的單月新高,滬深放量成交9322億元。
受消息影響,國債期貨短線拉升,截至收盤多數上漲,30年期主力合約由漲超0.4%回落至0.15%,10年期主力合約、5年期主力合約持平,2年期主力合約漲0.01%。
央行下場買國債的消息不僅在國內發酵,摩根士丹利報告今天早間一份研報也關注了這個話題,不過摩根士丹利在研報中指出,中國央行量化寬松不會發生。這份報告在下午廣泛流傳,也被認為是市場回落的原因。
為何央行下場買國債對市場影響如何之大?央行直接下場購買國債是否可行?為何央行購買國債被解讀為中國版的“QE”?這一解讀是否合適?圍繞著這些問題,多家公募、券商給出最新解讀。
央行不得在一級市場買國債,二級市場可行但不常用
央行購買國債的消息是從何而來?東吳宏觀團隊認為,這是高層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一句表述,“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引發了今天市場的熱議,以及猜測:財政貨幣化和央行大放水要來了?
央行購買國債有兩層含義,一是直接在一級市場購買,二是在二級市場購買。創金合信基金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在一級市場買入國債;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本身就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一部分。根據人民銀行對公開市場操作概述,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對于為何禁止央行直接在發行市場買國債的原因,中泰策略分析師王永健解釋,原因有二:一是相當于政府部門直接加杠桿,存在透支財政的風險;二是會引發大水漫灌的猜測,不利于央行的預期引導。
即便是央行可以在公開市場買入國債,但在實際中并不常用。有分析指出,公開市場操作量動輒千億元甚至萬億元,如果用直接購買的方式,容易引發價格波動。
央行從二級市場購債的方式之一是質押回購,一來不會影響價格,二來能保持一個穩定的政策利率調控市場,三來政金債、央票等都能納入抵押品,方便加量。
永贏安裕120天擬任基金經理王宇超指出,事實上,央行在2000年前后曾經開展過國債現券交易。1999年,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加大了對市場化發行的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的現券買入力度,全年公開市場業務增加額為1920 億元,其中回購為1288 億元,現券買入為632 億元。
因此,綜合來看,買賣國債顯然可以成為公開市場操作的必要補充,央行今年在流動性層面會更加配合國債的發行,以及為超長期國債的定向發行留下空間。但赤字貨幣化底線依然存在,無需過度解讀。
內外資機構解讀:央行購買國債不等同于QE
央行購買國債引發股市上漲的底層邏輯在于,市場對流動性的期許。
王宇超表示,央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會改變市場上國債的供需關系,從而影響國債的收益率。這有助于降低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刺激投資和消費。通過購買國債,央行向市場注入基礎貨幣,增加了銀行系統的流動性。這使得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擁有更多的資金可用于貸款和其他投資活動,從而促進信貸擴張和經濟增長。
不論是國內公募、券商,還是海外投行都認為,中國版QE不會發生,央行也不會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注入流動性。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中國版QE不會發生。在摩根士丹利看來,從使用央行票據、逆回購和借貸便利 (LF)轉向更多地使用政府債券交易來控制金融環境來改善公開市場操作機制,這已經成為全球央行的標準做法。央行不會在一級市場購買政府債券,因此,這不可能是量化寬松。
創金合信基金也給出同樣的看法,不應將央行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等同于財政貨幣化或QE?!度嗣胥y行法》第二十九條有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央行二級市場購買國債有利于更好熨平國債集中發行對流動性的擾動,短期對市場情緒或有所提振。
王宇超也建議,市場當前重點關注央行是否會結合其他貨幣政策工具進行綜合調控。
東吳宏觀團隊指出,結合海外經驗,當前可能還未到央行大規模直接購買國債的地步。美、日主要通過二級市場買斷式購入國債,我們發現其央行開啟購債的時點有些共同的特點:一是宏觀經濟承壓;二是央行已經沒有降息空間;三是央行購債或有“路徑依賴”,一旦開啟就難以退出。
未受傳言影響,基金經理對債市判斷仍基于經濟基本面
相對于股市投資者的興奮,債市表現相對平靜。公募固收基金經理們的看法也較為理性。創金合信基金表示,對于未來債券收益率的判斷,仍然取決于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方向。今年1-2月份經濟數據邊際好轉,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些積極信號,在債券市場短期上漲過多后,二季度可能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平安基金也指出,二季度債市或將呈現總體偏震蕩的趨勢。收益率向上的制約主要在于經濟運行的高度、化債所需的低利率環境,收益率向下的約束主要在于中美利差、資金空轉等因素。
王宇超進一步分析認為,中長期看,在實體融資需求重新恢復之前,融資成本仍處于下行通道中。疊加目前銀行凈息差壓力逐漸增大,銀行負債端成本仍有較大的下調需求及空間。短期看,受制于海外流動性的制約,考慮到匯率壓力,政策利率迅速且大幅下調的預期不大,因此曲線大概率仍然保持平坦隨后震蕩下行。
操作策略上,他建議,中短端跟隨資金面波動,長端關注預期變化及調整。而在化債大邏輯下,城投債再融資持續收縮,信用債仍然面臨資產荒的問題,后續可能利差保持低位,跟隨無風險利率波動。(綜合財聯社、第一財經等報道、財經雜志)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