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 | 伍戈
經濟是什么?是量,也是價。大多數歷史時期,量價基本同步。然而,過去一年多來,我國實際GDP穩中有升,價格水平卻面臨下行。相應地,宏觀與微觀體感之間呈現些許差異。量價為何如此分化?誰更能表征經濟動能?未來又將如何演繹?
經濟是量
從量來看,實際GDP確是表征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不過,該值短期容易受到基數效應等影響,去年就表現得較為明顯。
今年年初,多項經濟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固然有春節服務業脈沖等影響,但統計口徑優化、閏年工作日等效應,也引致基數“降低”情形下投資、工業數值的向上擾動。結合開年以來工業及服務業等走勢,預計一季度實際GDP有望在5%~5.5%的區間。
經濟也是價
從價來看,無論是CPI、PPI,還是GDP平減指數,似與微觀主體的收入、盈利更貼近,更能表征產出缺口的變動。這或是近期中央所強調的,部分政策指標要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過往來看,實現價格的正增長都伴隨著微觀預期的改善。
歷史上,若一季度實際GDP趨近年度預期目標值,往往預示著隨后總量政策會更具定力。例如,去年年初“經濟增長好于預期”,疊加低基數支撐年度目標的實現概率,總需求政策秉承“不要有大干快上的沖動”的取向。
隨著春節服務消費脈沖、閏年等影響消退,二季度經濟環比將有所回落。全年價格的改善幅度可能更趨平緩。初步預計,若地產等風險可控,全年GDP平減指數將在去年負增長的基礎上向零左右趨近,名義GDP提升相對溫和。
(本文作者介紹: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