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來源:國是直通車
不久前聲稱“中國新能源汽車沒有技術含量”后,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CEO川西泉近日再次公開貶低中國電車,揚言“中國電車毫無技術可言,我不會收回這個觀點”。
此前,川西泉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放言稱:“雖然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發展速度強勁,但在信息技術方面,只是像排列智能手機的圖標一樣,目前并沒有什么技術驚喜。”
果真如此嗎?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的業內專家直呼“他有點外行”。
自身難掩“堆料”嫌疑
“川西泉的言論感覺有點外行了。”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對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說。
他解釋道,簡單來說新能源汽車技術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新能源車本身的技術,另一個就是智能網聯的技術。“按我的理解,川西泉說的信息技術應該是智能網聯技術,這并不是簡單地把圖標湊在一起。”
張翔說,智能網聯的范圍非常廣,比如說有導航地圖技術、語音識別技術、車聯網技術、數字座艙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生態軟件技術、顯示屏技術,還包括車載通信技術、感知技術、車路協同技術……“技術范圍相當廣,完全不是川西泉所說的‘把圖標拼湊在一起’。”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汽戰略院汽車電動化研究中心運營與國際部副部長梁藝認為,從字面意思簡單來看,川西泉大意指智能手機已經可以完全滿足消費者基礎的娛樂服務,如聽音樂、看視頻等,在汽車上實現這些應用并沒有什么技術難度。但看其新款車型配置,似乎也并未讓人感到“驚喜”。
據悉,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公布的品牌首款車型“AFEELA”是由索尼和本田共同打造的,這款新車共搭載45個攝像頭和傳感器,加配一體式中控屏,并集成了索尼的影視、音樂、游戲等娛樂功能。
川西泉稱,在電動汽車開發上,通過軟件更新來增加汽車的附加功能將成為主流。為此,索尼本田將提供獨特的移動娛樂功能。他稱:“索尼本田打造的新車,應該向預判人類思維并提供優質服務的移動工具進化。”
而在業內專家看來,其精心打造的新車難掩“堆料”嫌疑。拿著這樣的作品就敢貶低中國電動汽車,似乎難以服眾。
梁藝說,該車型要到2026年才能量產發售,售價不得而知,但如此高額的附加裝配必然會提高成本。第一份“答卷”能否帶給消費者體驗及價格“驚喜”,且看日后分解。
中國電車多項技術引領全球
再回到川西泉所說的問題上,中國電動汽車果真如他所說的那樣,沒有任何技術創新嗎?當然不是!
事實上,中國汽車品牌在車聯網創新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在智能體驗方面也是表現出色。以車企舉例來說,不久前蔚來發布了中國首個整車全域操作系統,這是汽車行業首個由車企自研并發布的智能電動汽車整車全域操作系統;剛剛上市的極越01融入了文心一言語音大模型能力,是全球首個大模型“上車”的智能汽車……眾多例子不勝枚舉。
“且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產銷量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足以說明技術水平不俗。僅就動力電池技術而言,中國就做了很多創新。”張翔說。
如今,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已成中國外貿“新三樣”。湘財證券分析師文正平表示,中國動力電池大量供貨國外市場,今年前九月出口量超過去年全年,中國鋰電產業發展全球領先,擁有最完整的鋰電產業鏈,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都已經開始大量供貨國外市場,出口量很可觀。
“中國汽車工業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電動化領域已躋身國際前列。”梁藝說,整車方面,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不斷提升,主流車型已達到400公里以上,搭載PA級智能化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占比已達到45.7%,高于傳統燃油汽車的31.8%。
動力電池方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達到300瓦時每公斤,成本下降至每瓦時0.5-0.6元,同時刀片、CTP等新結構電池得到產業化應用。
驅動電機方面,驅動電機功率密度已超過6千瓦每公斤,電驅動向高效、高速、高密度、低振動噪音、低成本方向發展,三合一電驅動總成系統已實現大規模產業化。
燃料電池系統方面,車用燃料電池電堆功率密度達到5.18千瓦每升,單堆功率覆蓋范圍為150-220kW,低溫冷啟動溫度實現-40℃的突破,石墨雙極板電堆壽命達到20000小時。
“總的來說,中國電車整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核心領域高質量發展,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引領全球,在性能、成本、安全性方面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梁藝直言。
海外市場越發看好
中國電動汽車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國際舞臺上越發耀眼。去年中國電動汽車在巴黎國際車展上大放光彩,前不久中國新能源“軍團”在慕尼黑車展震撼全場,最近東京車展上比亞迪展臺被圍得水泄不通……都印證了海外市場越發看好中國電動汽車的事實。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老牌國際車企也在“牽手”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試圖謀求更大的突破,碰撞出新的“火花”,如奧迪牽手上汽、大眾投資小鵬。這表明中國品牌的“硬核實力”已逐漸為國際所認可。
誠然,當前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仍存挑戰,一些技術尚不成熟,如續航里程、充電便捷度有待提高,基礎元器件以及高端制造和檢測裝備等瓶頸技術仍待突破。在此背景之下,眾多國產車企直面問題、潛心研究,主動走出舒適圈,尋找突破口。
分析認為,眼下新能源汽車競爭已進入“下半場”,新一輪比拼再度升級,淘汰賽更為殘酷。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印,方能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