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瑞:單一人貨場優勢已不存在 組合式才能把客戶服務好 京東時尚生活事業群-零售創新部系統創新總經理 劉家瑞 財經網訊 “從四五年前開始提的O2O到現在無界零售,都反映原始的人貨場關系的重構,從最開始在線下選址,只要地方選得好,就不愁賣得差,到后面貨好就不愁賣得差,到現在以消費者為中心,以人為中心,什么樣才能服務好這個人最關鍵。單一人貨場優勢已不存在,組合式才能把這個客戶服務好。”8月26日,京東時尚生活事業群-零售創新部系統創新總經理劉家瑞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劉家瑞預測,未來的場景化,電商會負責低頻或高毛利一些商品的補充,而越來越多的無人貨柜、便利店會更加貼近消費者,讓他更好地進行購物。消費者永遠會計算時間成本和交易成本,所以未來可能的模式是電商+貼近客戶的便利店,同時還有中等體驗化的場景,如大賣場或菜市場業態,不僅是購物場景的場所也會存在,這三種業態,電商、貼近客戶的便利店、中間娛樂性IP化了的場景,三者會組成一個零售模式,這是關于未來大的暢想。 以下為發言實錄: 從四五年前開始提的O2O到現在無界零售,都反映原始的人貨場關系的重構,從最開始我們在線下選址,只要地方選得好,就不愁賣得差,到后面貨好就不愁賣得差,到現在以消費者為中心,以人為中心去看,什么樣才能服務好這個人最關鍵。單一人貨場優勢已不存在,組合式才能把這個客戶服務好。 看日本發展情況,從最開始千店一面到一店一面到現在一店千面的變化,展示消費升級過程中,客戶選擇更加多和挑剔,以及碎片化,這時候就要改變自己去適應這些場景的變化。 目前我們在說一個概念,從原始的購物場景到現在,已經把購物作為第三生活空間的體驗,大賣場里并不只是買一件衣服,還有去看電影、親子活動,這樣會把簡單的購物場所變成第三類生活空間,介于家庭和工作第三維生活空間,用這樣的生活空間去服務好客戶。 比如現在很多書店有咖啡,這樣消磨時間的場所就是第三生活空間的嘗試,我們現在開的曲美店,里面咖啡是免費的,這樣一個模式希望不僅可以是購物場所,甚至我們做活動會做一些親子類活動,希望變成讓客戶能夠在購物場景里更加放松和休閑,以及消磨自己的時間,你擁有了客戶的時間可能就擁有了他的好感以及未來不間斷消費和忠誠度,這是我們未來的趨勢。其他的IP化、數據、門店的科技都是為了這個目標而去努力的。 前不久我們去日本游學,包括對7-11企業的考察、學習,也交流了很多。日本7-11這個集團經歷了40多年零售的變革,現在我們零售發展也在看日本的發展。 當時在7-11考察中發現它經歷了四個階段的迭代和改革變化,如何應對這個變化?從70年代開始,7-11說做第一家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日本群眾覺得它真好。第二個階段,7-11開始做自主品牌產品,開始自己經營銀行服務,不僅是便利店,更多提供包括快遞服務的場所。第三個階段,日本陷入了高齡少子化社會階段時,7-11最大的改革就是把產品結構更多向便食這種東西進行改造。高齡少子化社會結構會導致客戶群體家里沒有孩子就不會去買菜的,會去7-11里買便食去吃,現在7-11做全渠道線上線下打通。 40年變革中,7-11這家公司每次講師分享都是我們先看宏觀經濟的發展,再看中觀經濟,再看微觀這個店怎么調整,這個模式如何調整,從40年前每次開會都講到單品管理,到后面建設SA零售服務方案。其中應對變化第一是要看外圍宏觀經濟的發展,比如中國現在也有高齡少子化趨向,國家推出二胎或更多生子有好處的方案。第二點在應對變化之中一定有自己內在的堅持,這是作為平臺應該在變化中做的事情,從宏觀、微觀到中觀去看,如何去應對變化。 京東在發展過程中也做了大量的試錯工作,用互聯網公司的行為去解釋我們在應對這些變化時先用一個個小案例,敏捷開發去進行試錯,這個過程中用少量成本看這個模式是否可行,同時在不斷試錯過程中看哪些最終模式是真正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客戶體驗,所見即所得代表在交易流過程中怎么樣實現不僅在店里可以交易,也可以回家交易,也可以在店里自提,也可以送貨,這種隨處可想,只要想購買什么產品,可以盡快與高質量優質的服務能夠得到這些商品,體驗這樣的購物體驗。 最開始京東提無界零售時提了三個口號:場景無限、貨物無邊、人體無間。基本囊括了未來暢想,未來交易場景是無界的,同時貨品也不會受地理位置干擾,會更快觸達客戶群體;人體之間會更加定制化,比如C2M等一些方案。 如果大膽預測未來商業模式的話,線上和線下會以一種更好的模式去相互融合生存在一起。我們會更加靠近消費者。如便利店和無人貨柜,這個業態會越來越多,因為更加便利,對于消費者來說購物便利性以及多樣的選擇性是永遠不可更迭的主題,是一定會有的需求。 未來的場景化,電商會負責低頻或高毛利一些商品的補充,而越來越多的無人貨柜、便利店會更加貼近消費者,讓他更好地進行購物。消費者永遠會計算時間成本和交易成本,所以未來可能模式是電商+貼近客戶的便利店,同時還有中等體驗化的場景,如在大賣場或菜市場業態,不僅是購物場景的場所會存在,這三種業態,電商、貼近客戶的便利店、中間娛樂性IP化了場景,三者會組成一個零售模式,這是我們大的暢想。[詳情]
天圖投資李康林:消費更多中國自有品牌并不是消費降級,而是真正的消費升級 天圖投資合伙人李康林 財經網訊 “未來中國人會消費更多中國自有品牌的產品,這不是消費降級,這是真正的消費升級。所以未來三到五年會看到中國有很多品類會出現自有品牌,這是民族自信的一種回歸。”8月26日,天圖投資合伙人李康林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李康林認為不存在消費降級。他表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很多消費品品牌都已經被舶來品占據了,中國基本上沒有屬于自己的消費品品牌,但隨著整體民族文化覺醒和民族日益自信,就會出來很多民族品牌。而消費更多中國自有品牌的產品并不是消費降級,是真正的消費升級。 李康林還介紹了新零售的出現,他認為現階段之所以會出現新零售,是因為一場交易或者零售行為中三個最重要的要素——信息流、物流和支付流都發生了大的變化,這三者構成了新零售最底層的邏輯。但底層邏輯只決定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交易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環節就是決策。而整個零售行為或者消費行為決策的最小單元也發生變化。所以,新零售最核心的邏輯實際上是整個社會的形態在發生變化。而新零售最頂層的邏輯實際上是人們對美的追求。這會導致持續不斷地有新的品牌推出更符合人們升級后的審美能力的產品。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主持人全昌連:天圖在這一輪消費升級零售革命中投了很多現象級的品牌,從你們的觀察和洞察來講,這一輪變革和革命,你們一些新的認知和體會有哪些? 李康林:首先感謝主辦方和主持人,我首先分享一個觀點,我認為消費降級這事是不存在的。剛才主持人說了,消費升級是認知層面的升級,其實我補充一點,應該是自信的升級。剛才說了買RIMOWA和買小米90分旅行箱是自信的升級,整個民族自信起來之后,就會出來很多民族品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是跟在美國和日本后邊,其實很多消費品品牌都已經被所有的舶來品占據了,中國基本上沒有屬于自己的消費品品牌,但是為什么將來會有,我們堅信一定會有很多消費品品牌出現在中國,甚至很多舶來品都會出現在中國,這是整體民族文化覺醒和自信的過程,這個不多說了。 重點還是講一下所謂的新零售,因為最近這個詞特別火,從去年到今年,最火的兩個詞,一個是新零售,一個是寶媽。新零售這個詞是怎么來的呢?馬爸爸提了一個新零售,后來我就想起來什么是零售。 大家知道任何一個巨大的商業模式或者現象級的商業模式背后,都會有一家以這個商業模式為核心的公司推動。上一代的零售商業模式被拉入到所謂的商學院的教科書里面是靠沃爾瑪這家公司,沃爾瑪這家公司成立在60年代,為什么60年代會出現沃爾瑪呢?是因為在20年代出現了信用卡,30年代出現了冰箱和電視機,50年代出現了汽車。這四個要素決定了一場交易或者一個零售行為的三個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信息流、物流和支付流。因此,沃爾瑪就誕生了,就是上一代零售的王者。 到現在這個階段為什么要提到新零售呢?是因為這三個要素都發生了大的變化。比如說信息流碎片化了,光看電視不夠了,在中央一套做廣告也沒有用了,所以大家信息流的接受被碎片化了。物流這件事情其實是整個中國要感謝京東的,因為京東把物流從幾日達做到了當日達,這是非常非常偉大的一個推動基礎設施的進步。還有支付流,支付流是因為淘寶和微信開發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讓我們非常便捷的可以完成一個支付的行為。 這三者其實是構成了新零售最底層的邏輯,就是技術進步。那么這三者夠不夠呢?其實是不夠的。底層邏輯只決定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在交易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環節就是決策。 所以我說新零售的最核心的邏輯實際上是來自于整個社會的形態在發生變化。剛剛孫原提到一點,整個社會的決策機制或者交易行為決策機制在發生變化,以前我們都是屬于一個單位,以前的零售基本上都是2B端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一個家庭婦女可能就承擔了整個家庭所有的消費行為,單位的采購可能決定了整個公司的消費行為。但今天所有的信息流的碎片化,使得整個人都變成了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一個決策行為都是由個人去發起,就會使得所有的消費行為的商品本身會發生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它會更細、更小、更碎。特別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今天的可口可樂市值是百事可樂的很多很多倍,可口可樂的廣告是個性化的,而百事可樂現在還在做廣告是分享。這個時代的90后或者00后已經不會分享了,比如說坐下來吃飯的時候,在我那個年代,我們都是看領導要喝什么,我們就拼命的喝,反正得為了公司。現在你跟00后或者90后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你發現坐下來之后他們會有很多種選擇,全是追求個性化的。所以這是一個核心邏輯,就是整個零售行為或者消費行為的決策的最小的單元在發生變化。 最頂層的邏輯實際上是人們對美的追求。在這點上其實小米做不得錯,為什么小米這個公司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它把很多以前我們都已經很熟悉的功能性的產品,把它的工業設計做了一些改進,讓我們覺得原來一只筆可以這么漂亮,雖然這個筆用起來很難用,但是顏值很高。所以小米就打造了一系列這樣的產品。但是這個也不完全說是美的,因為有人說是美的紅利,其實不是,其實是一個審美或者審美能力的紅利,就是小米的產品提供了更多的現代感,看上去這個東西更有科技感。所以會持續不斷地有新的品牌推出更符合人們現在已經升級后的審美能力的產品,這應該是新零售的最頂層的邏輯,就是大家都會有對美的追求。謝謝。 全昌連:謝謝康林總從三個維度說的三個邏輯,信息流、支付流、物流的維度,以及對零售決策機制的變化,還有對生活和對美的追求的維度來觀察零售這兩三年的根本的變革。非常深刻,非常有見地。 下面有請康林總,從投資人的角度談一談對零售企業的建議,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如何去轉型、如何去迭代? 李康林:我高度認同何總說的服務化,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將來可能不大會存在渠道品牌,可能將來都是服務品牌。但是我覺得何總說得不夠透徹,因為我不知道現在三大家電在國美的銷售占多少比例,其實我覺得服務不是清洗洗衣機、清洗空調這樣的。我理解的服務可能是將來服務足夠好的時候我們家里是不需要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的,傳統的三大件是不需要的。理論上現在很小的投影儀就已經可以解決內容了,我們不需要擁有很大的電視機,還要買很大的電視柜去放它,那個電視機其實只是一個屏,我們其實需要的是內容,也就是剛剛提到的Netflix做的內容,所以電視機這個事就不需要了。 冰箱,因為我不是科學家,我覺得大多數人60%的病都是因為冰箱的存在所以才會生病,所以冰箱這個事也是沒必要的事,如果配送足夠好的話。洗衣機就更扯了。 全昌連:每日優鮮就是到達家里的冰箱。 李康林:對,冰箱你不需要,如果樓下的每日優鮮能送上來的話,你還要買一個冰箱占這么大地方。洗衣機也一樣,現在上海街頭已經有一些洗衣房了,形態很好,使用沒有那么高頻,大件的你自己家本來也洗不了,就放外面投幣洗挺好的。 未來可能我們會出現很多的服務品牌,大家要求的是解決方案,當然你會發現不是所有的消費行為目的都是要一個解決方案,因為有的時候我就是想吃一個周黑鴨,所以我們會認為說產品品牌會持續存在,所以中國未來所謂的新零售、新消費很大的一塊市場的空間,作為投資人來說可能是在新的品牌這兒。有人會說有一些所謂的民族優勢或者區域優勢,其實我可以舉一個反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人喝威士忌,威士忌是發源于蘇格蘭,但現在賣的最好的威士忌是日本的。非常典型的說明了,只要你的民族自信足夠、民族文化自信足夠,就完全可以打造一個老品類的新品牌,在你非常強大的國家里。所以我們會認為未來大量的會是產品品牌以及服務品牌,為什么我說渠道沒有那么重要?當然每日優鮮就是渠道,京東也是渠道,國美現在也是渠道。 商業模式的創新是什么創新?就是渠道的創新。我們所說的O2O、互聯網、電商,不管是每日優鮮還是京東,最后解決的是什么呢?解決的是怎么把這一批可樂送到你的桌上,所有人都是為這個事情服務的。所以最牛的是誰?是可口可樂。所以未來比較好的會是產品品牌和服務品牌,所以渠道應該是往服務那個方向去走。 孫原:我想補充一點關于渠道和品牌的關系,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 你會發現其實工業時代和農業時代這兩者的關系很有意思,在工業時代的很多東西其實是先有品牌后有渠道,包括京東作為一個渠道商,事實上它的上游是工業商品為主,包括電腦、3C等各種商品,所以其實它是渠道品牌和商品品牌相對比較獨立,而且渠道不能作用于商品品牌,因為它是工業化的上游是極度集中的,他們品牌的產生其實比渠道品牌更容易。所以在工業時代是先產生了商品品牌,后面演變出了很多渠道不同類型的所謂渠道品牌。 在農業時代可能會出現不一樣的形態,所以我們做的行業屬于農業大范疇,主要以生鮮農產品為主,取決于農業社會整個資源非常分散,整個農場和玩家的占比不足1%,所以很難產生有影響力的品牌。所以渠道品牌比農產品品牌先行一步,這是我的理解。 李康林:每日優鮮這四個字包括每日優鮮做的事其實是一個服務品牌,其實它嚴格意義上不是一個渠道品牌,所以我覺得如果發展成為一個服務品牌的時候,這個事就可以了,但是渠道品牌的話就沒有那么靠譜。 全昌連:因為時間關系,最后用一點時間請在座的各位嘉賓來講一下三五年以后我們想象中的或者認為中的零售大概的趨勢是什么?或者基本的形態、特征是什么樣子?我們做一個對未來趨勢的暢想或者預測。請康林者從投資機構角度來給我們談一談未來的趨勢。 李康林:一個生活條件很差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開始天天大魚大肉,這是非常不健康的消費升級,當這個人把自己吃成一個大胖子之后,開始健身,開始降低自己在飲食方面的支出,這才是真正的消費升級。所以未來我們中國人會消費更多中國自有品牌的產品,這不是消費降級,這是真正的消費升級,所以未來三到五年會看到中國有很多品類會出現中國自有品牌,這是民族自信的一種回歸。謝謝![詳情]
錢嘯:未來,中國寫字樓租賃市場30%的份額將被聯合辦公模式蠶食 氪空間合伙人 戰略與投資發展副總裁 錢嘯 財經網訊 8月26日,氪空間合伙人,戰略與投資發展副總裁錢嘯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聯合辦公的商業模式,雖然到目前為止在北京地區的滲透率只有3%-4%,即便在上海也只有5%-6%,但隨著企業消費觀念的逐漸轉變,我們預估,在未來聯合辦公的市場份額會占到中國寫字樓租賃市場30%,其成長空間巨大。 以下為發言實錄: 今天中午我們吃飯的時候討論一個問題,說車庫的工位是600塊錢,而我們氪空間一個工位就要到4000塊錢,是前者的六倍。都是做聯合辦公行業的,氪空間怎么可能生存下來呢? 首先我要解釋一下,什么是“聯合辦公”?從業務模式上來講,當我們租下一塊相對較大的空間后,會對其重新進行設計,得到一個可以滿足大多數企業辦公需求的“拎包進入”式的辦公解決方案。再從產品的角度看,聯合辦公模式既可以為一個人的企業提供空間產品,也可以為一千人的企業提供高端定制的產品。 回到開始的問題,為什么在同一條街上,我們同行的產品只賣到600元到1000元不等,而我們能夠賣到3500元呢?這個其實就是一個消費升級的現象。 過去,我們也是從600元、800元、1000元的時代一步步走過來的。其實氪空間是很年輕的公司,從2016年1月份正式開始做聯合辦公這件事情,到今天差不多兩年多的時間。 最初,我們觀察到使用聯合辦公方式的客戶群,通常是一些支付能力不高的初創公司,可能只有兩三個人,對辦公室的需求無非就是會客空間。從使用的時間上看,這類公司也大多是短期租賃,可能只需要使用幾個月的時間,穩定性自然也不好。所以,最初我們為其提供的也是開放的空間。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初創公司開始進入成長期,從幾個人到幾十個人的時候,他們便開始需要私密的辦公室。于是我們在2.0的產品當中我們匹配了50%相對私密的空間作為了辦公室。但是,在2.0產品時期,我們提供的聯合辦公室的所在區域都其是在城市的邊緣地帶,還沒有真正的走到城市的核心區,還沒有接觸到辦公核心的領域,所以存在著一些區域配套設施不健全的情況 接下來,進入3.0產品時期,我們開始進入到城市的核心商圈,比如上海的靜安寺、北京的國貿,最開始我們也都不敢在最核心的樓宇,而是降級租了一千多平米做為嘗試,結果并沒有很成功。 等到我們的產品更新到4.0,我們才真正想清楚了如何做自己的產品,當然這兩年時間其實通過整個市場的教育,包括我們跟客戶的接觸以及探討,我們最終敢于進入甲級甚至超甲級寫字樓,然后用我們的空間產品給不同級別的企業提供服務,最終做到了國內規模最大的高品質聯合辦公或者共享辦公的運營商。 這里要著重說的一點是,作為空間產品從最開始的設計理念到具體的深化設計,裝修、開業、開業之后的招商招滿到客戶反饋,是很漫長的周期。但是,我們對自己的產品、客戶,包括我們對客戶的理解、需求做過大量且持續的研究,在這個過程當中迭代了四代產品,基本上每半年要迭代一次。 接下來,我再講一下消費升級對聯合辦公模式的意義。 過去大家理解的共享辦公是那種類似于孵化器的存在,但現在已經完全不是了。你說消費升級也好,或者降級也罷,所謂的升級可能是從國貿的一個普通寫字樓搬到更好的寫字樓,因為那里有外資品牌的電梯、五大行的物業管理公司等等高端配套,這是一種辦公的升級。但是,現在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他會更愿意去產業的園區、創意的園區,因為那里有更豐富的配套,比如胡總的北京坊,商業非常繁華,不是過去那種密集的辦公區域,你說這是升級還是降級呢?伴隨著更多年輕創業者的成長,他們對于辦公的需求、對于辦公的體驗的要求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 另外,我們也觀察到現在很多大公司都是在用一種項目制的工作方式去進行工作,一個項目五、六個人,可能就能做一個很小的事情。他們的工作場景是怎樣的呢?我們統計過,這類項目制的工作組大多是做創意工作的,工作者基本上一天當中38%的時間是在自己的工位上伏案專注,20%的時間是在會議室里開會,還有百分之十幾的時間是在打電話或者接待客戶。所以一天的工作時間是碎片化的,過去那種一天8小時的傳統工位方式已經沒有辦法滿足這種工作場景了。 不僅是單個員工的工作形態變化了,其所依附的組織形態也變得更破碎、更分散。在崇禮、在北京、在上海、在南昌等等一個組織可以分身成為一個獨立的單位運轉,而且運轉得很好。 聯合辦公這個行業真正站穩腳跟是在2017年的年底,雖然到目前為止這種辦公模式在北京地區的滲透率只有3%-4%,即便在上海也只有5%-6%,但隨著企業消費觀念的逐漸轉變,我們預估,在未來聯合辦公的市場份額會占到中國寫字樓租賃市場30%,所以還有很大的成長的空間。也正因如此,我們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去做這件事情。因為聯合辦公的模式切實提升了企業效率,并能節省出更多的成本來回饋企業客戶,或是留存更多企業利潤。[詳情]
何陽青:5G技術將改變零售模式促行業進入新風口期 財經網訊 “未來零售的場景將無處不在, PC、有移動、實體門店等。但未來最主要的零售可能就是在你的家里。”8月26日,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執委會主席兼家服務板塊總裁何陽青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執委會主席兼家服務板塊總裁何陽青 過去兩三年以來,零售行業的變化和變革遠超過去二十年。何陽青指出,零售業變化核心在于三個方面:一、從商品經營向用戶經營轉變,應用大數據可以進行用戶畫像和用戶行為分析,使經營用戶變成可能;二、從賣商品向賣整體解決方案轉變;三、從零售商向服務商轉變。在語音系統、物聯網系統、5G普及的情況下,零售商不僅是賣商品,必然會向服務商或運營商轉變,通過服務來賺取利潤。 傳統零售商在新形勢下應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何陽青分析,從零售業維度來講會有各種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滿足消費者的極致需求。隨著科技進步,互聯網、移動互聯、物聯網的到來,對用戶極致需求有了更多的滿足方式和工具。他認為,零售商最終必然變成服務平臺。 商業新物種大爆炸時代,以移動互聯網、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進步,為商業新生態的繁榮創造了無限可能。作為一名消費和零售行業的“老兵”,何陽青最大的感觸是,“未來,云技術、物聯網、5G技術普及將進一步改變零售模式,使得零售業進入新的風口期,這一風口期應該是從智慧零售開始。”[詳情]
胡望林:消費升級的頂級表象是精神消費 北京廣安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胡望林 財經網訊“如何做好個性化、生活方式化的消費?肯定是要注重所有參與者、運營者、從業者以及大眾消費者的感受。”8月26日,北京廣安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胡望林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胡望林認為,中國經過了三次消費升級,第一個消費升級的點是吃和穿,所以最早消費升級的是紡織品,70、80年代有很多紡織廠。第二個消費升級的內容是老三件、新三件,估計70后、80后、60后感觸比較深,是縫紉機、電視機、冰箱。第三個消費升級是房子、車子和電子,住的房子、開的車子和所謂電子產品是消費主體。 現在則是生活方式化、個性化的消費升級,即“3.0消費+”,它有其獨特的具體內涵和外延。多元、自由、個性、品質和專屬是其中最重要的內涵。外延則是“不一樣”。絕不走尋常路,有品牌、有IP,具體表象之外還有氛圍、有儀式感的服務,以及有獲得感的內容。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中國經過了三次消費升級,第一個消費升級的點是吃和穿,所以最早我們消費升級是紡織品,70、80年代有很多紡織廠。第二個消費升級的內容是老三件、新三件,估計70后、80后、60后感觸比較深,是縫紉機、電視機、冰箱。第三個消費升級是房子、車子和電子,我們住的房子、開的車子和所謂電子產品是我們消費主體。我想說的“3.0消費+”有哪些屬性,消費升級具體內涵和外延是什么。 首先是個性化、生活方式化的消費。如何把這個做好?肯定是要在“3.0消費+”中,注重所有參與者、運營者、從業者以及大眾消費者的感受。 中國經過高速城市化建設,現在已經達到GDP全球總量第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我認為生活方式的內涵是多元。 我最引以自豪是跟我孩子說,爺爺是個農民,爸爸讀書到了北京,結果把家庭帶成多元、民主的家庭,我們這個家庭由幾個人組成。首先是多元,任何人都有發言權,沒有家長制,沒有壓制,任何人都可以表述思想,所以第一個是多元、自由、個性、品質、專屬,這是最重要的個性化、生活方式化消費升級的內涵。 外延是什么?我認為是“不一樣”。絕不走尋常路,有品牌、有IP,這是現在常用的詞,具體表象之外還有氛圍,有儀式感的服務,有獲得感的內容。這些是生活方式化、個性化的消費升級應該有的內涵。 前幾年有一部電視劇《父母愛情》,講的是五六十年代的軍人和小知識分子結合的愛情故事。感覺這是愛情故事,其實我看這部片子時,覺得它講的是不一樣的兩種人的生活方式融合,最后講的是消費升級最高頂級表象:精神消費,他們從最開始很多矛盾的生活方式到互相融合、互相接納、互相了解,生活方式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再到生活方式精神上的相互依賴和完全統一,這就是《父母愛情》給我的一個感受。 今天聽了很多城市專家和政府專家講解城市化進程、中國高速發展的過程,大家還是講投資領域,消費升級有兩大類:第一,城市化帶來傳統的生活方式的消費升級,這是房子、車子,還有一些衍生品的升級,包括旅游、醫療、健康、運動這些主題的消費升級。 到了3.0消費升級,我們講的故事是一個科技創新型推動我們對未來生活的追求。中美貿易戰,有可能講的是經濟摩擦,有可能講的是經濟故事,有可能講我們制造業、能源業各種方面和美方的碰撞,我感覺美國人也好、歐洲人也好,他們看到中國強大以后,他們和我們真正的摩擦是生活方式的摩擦。以前我們可能是物質文明很強大,一旦把物質文明推到一個量級,量很大了,現在到了一個質的變化,物質文明向精神文明轉變,精神文明的表現是人的創新性能力。中美貿易戰我們看到的是我們和他們爭奪未來生活方式主導權,中國現在有很多新的生活方式,我們有全球排名最前列的獨角獸科技企業,有抖音、共享經濟、互聯網金融、網紅經濟,我們創造了很多以前前所未有的生活方式,有別于大家看到的傳統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感覺中國內心很強大,其實我們很內斂。美方覺得你們很強大,創造了很多我們沒有創造的生活方式。這也許是在中美貿易戰中生活方式的一個較量。 生活方式的升級和城市發展是互為作用的,現在我們是人口和地產推動的城市化,下一步可能要更多追求消費升級的城市化,人們在城市中有更多的獲得感,這個獲得感是兩個部分:第一,如何做到可持續,現在大家說地產泡沫很多,怎么把這種表象的物質建設和消費生活方式融合;第二,生活方式本身的兩大屬性,一是服務,二是生活方式的內容。 作為北京坊的一員,我也愿意把北京坊的新生活方式和富龍以及和崇禮進行分享。 北京坊圍繞的是什么故事呢?講的是國際交往、文化交流的故事。我們是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南側,前門大柵欄,給北京人和到北京的人什么感覺呢?是一個旅游目的地,整體還有點脫離整個大北京的level。 東城區做了一個項目,就是歷史街區和傳統文化的結合。我們探索的是什么項目呢?我們探索的是歷史街區和新的生活方式體驗的結合,這也許在前門地區是互為相融的。我們把國際交往、文化交流和新經濟、新生活方式融合,這幾大特色。最簡單的五個維度: 第一,怎么找到一個有創新跨界的投資人團隊,這是要做新生活方式的第一個最重要的維度。 第二,要有IP和品牌的內容,不管你是什么生活方式,自己要奔著IP化、品牌化,還要有消費者消費的實際內容。 第三,更重要的是給消費者現在的消費升級要有儀式感、獲得感、有氛圍,所以我們把氛圍營造也作為北京坊的靈魂來看待。 第四,這種新商業模式實際上是要有很強的運營團隊,本身要有文化、有歷史、有設計,還要有自己的生活,比如你自己會炒菜、自己會做菜、自己會把西紅柿炒蛋怎么炒、蛋炒飯怎么炒、做一條魚怎么做,需要一個運營的團隊。 第五,這種歷史街區要成功,還是要算賬,就是怎么把投資者的訴求,就是房東的訴求和商業運營者的訴求達到完美的統一。說得難聽一點是一個博弈的過程,說得好聽就是怎么去挖掘出新消費升級中新生活方式最重要的價值高地,就是精神消費,每個人都能為了精神消費去花更多的錢。這是新生活方式,所以北京坊可能現在大家認可,立起來了,下一步怎么把北京坊強起來,可能還要命脈,就是把個性化的精神消費讓他在北京坊能有獲得感。[詳情]
彭昀:中國奢侈品行業基本實現消費升級,80后90后珠寶需求不斷增長 法國寶詩龍中國區總經理彭昀 財經網訊 “奢侈品本身在市場上的存在,以及這兩年中國市場奢侈品的蓬勃發展,已經說明了消費升級的意義。可以說中國基本實現了消費升級。”8月26日,法國寶詩龍中國區總經理彭昀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彭昀表示,奢侈品行業的存在更多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訴求,今年以來,奢侈品行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年輕化。過去8個月的營運中發現,進零售店消費的客人中94%是在40歲以下, 80后甚至90后對珠寶佩戴的需求也在不停的增長。“我們行業常常說現在是珠寶行業的一個春天。” 以下為發言實錄: 我先從奢侈品行業特征的角度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奢侈品本身在市場上的存在,以及這兩年中國市場奢侈品的蓬勃發展,已經說明了消費升級的意義,可以說中國基本實現了消費升級。我所處的行業、所銷售的商品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我們常常說我們銷售的不是商品,而是夢想。可以說,奢侈品行業的存在更多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訴求,這是這一行業的特質。在營運時,我們有很多指標是在考量前線營運者消費升級的執行力。比如說在零售中,除了銷售業績外,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一個是向上銷售,一個是連帶銷售。銷售人員在做銷售時,除了要考慮顧客本身想要購買的基礎款作品外,還要給他提供兩到三件價位更高的作品,這就是向上銷售。而另外連帶銷售的意思是,當客人進來想買戒指時,除了戒指本身,我們還可以有項鏈、耳環等搭配的作品提供給客人。這種現象在奢侈品營運里已經存在了很多年,整個行業都有這樣的要求。 楊總剛剛提出的不同人群的細分,精準為這些人群服務方面,奢侈品還是做了很大功夫的。今年以來,奢侈品行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年輕化。針對年輕和成熟兩種不同的奢侈品消費者而言,我們有不同的市場策略和產品來應對。 對于年輕的消費者,我們會用他們喜歡的溝通方式、溝通語言,外加新媒體的方式,從產品層面與他們做一些互動和交流。比如針對當下的“延禧宮略”現象,原來一個人耳朵上一個耳洞,戴一個耳環,現在我們會讓年輕人大膽起來,戴三個耳環,這是與年輕人溝通的一種方式。 對于成熟的消費者,我們會運用更多有針對性的、一對一服務,這種一對一服務已經可以十分精細化,要求每一個VIP銷售人員除了要記住客人生日、結婚紀念日外,還要記住客人孩子們的生日、孩子們入學、畢業典禮等值得紀念的時刻。上個月,我們為一位客人包了一座歐洲小島過生日,也有一些每年消費達到一定數字的客人,喜歡參加全世界的各種電影節,我們會根據不同的情況開拓這樣的平臺、為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比如在嘎納電影節開放紅毯的機會,在這個方面,我們的產品和客人的體驗是比較有競爭力的。 在營運方面,之前都是經銷商在做,但是2018年1月以來,我們品牌方開始介入做直接的營運。在過去8個月我們的營運過程中,我們發現在進零售店消費的客人中,有94%的客人是年紀在40歲以下的,這個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鼓舞。大家可能覺得珠寶都是爸爸媽媽這種年紀比較長的、以投資為目在進行購買,但現在年輕人,80后甚至90后對珠寶佩戴的需求也在不停的增長,我們行業常常說現在是珠寶行業的一個春天。 在產品的研發上面,我們也做了非常大的進步,11月份我們會有很多針對年輕人設計的產品,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專門針對年輕人而研發。在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方面,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原本一年兩次的新品發布,現在起碼有四到六次,根據不同的目標消費群體,我們會把這個時間段和產品錯開、錯層。總而言之,不論是在產品上,還是在營銷手段上的革新,我們都在不斷往前推進。[詳情]
徐聰:內容植入是任何空間必不可少的武器 快捷方式是制造IP 時尚之道董事總經理徐聰 財經網訊 “內容植入是任何一個空間所必不可少的武器,而其中快捷方式是用IP,通過大事件打造,迅速制造話題和傳播點。”8月26日,時尚之道董事總經理徐聰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徐聰認為,90后像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可以很快速的進入到一些領域,嘗試一些產品,他們非常享受這種狀態,但同時忠誠度也會降低。這種狀態就逼著所有品牌,不管是產品、空間還是項目,都要用90后想要的方式來傳達。 其次要“人格化”。她舉例,熊本熊五年來為熊本縣帶來20%的人流增長,兩年創造76億人民幣的銷售額,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其主要原因在于,通過一個場所人為創造出IP,然后進行人格化傳播。 以下是發言實錄 徐聰:謝謝中旭。剛剛聽彭總講我特別有感受,其實我在時尚行業有15年經歷,非常有共鳴,也是看著消費者們的變化。其實時尚一直以來都是在引導消費,所以我們看任何事情很愿意站在前瞻的視角。 今天的話題是消費升級,我特別想探討為什么中國來到了消費升級的時代。我們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遠一點。看看旁觀其他的國家,比如日本,日本是一個特別特別值得學習的國度。現在中國的狀態在跟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如出一轍,當然日本當年是被美國培養出來的生產力,然后回到本國進行釋放。中國現在也到了這個階段,極大過剩的生產力,被世界各個國家培養出來之后,又趕上一個高的人口紅利階段,雖然現在生育重新放開,但是現在人口紅利還是在的。所以這兩者的結合,就直接催生了消費升級的產生。 我們今天中午也在探討消費升級,像剛才講到寶詩龍,以前可能35歲的人是買不了寶詩龍的珠寶,現在買得了,這是一種升級。還有一種是關于消費降級,比如我們以前買日默瓦的箱子,而現在花100塊買小米的箱子,幾乎差不太多的質量,但幾乎是1/5的價格買更合適的產品,這其實是消費升級,但同時又是消費降級。 作為時尚領域的從業者,我更關心的是現在從業者的一些變化,比如90后的人們到底是什么樣的族群,我們也看了一些報告,他們的特點特別像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感覺,很短暫的很快速的可以進入到一些領域,嘗試一些產品,他非常享受那種很爽的狀態,但他的忠誠度同時也會降低。這種狀態就逼著所有的品牌,不管是產品還是空間還是項目,都是要非常投其所好的用90后他們想要的方式來傳達。比如說社群,小圈層,游牧民族是一個帳篷一個帳篷的,一個帳篷就代表一個圈層,你一定要社群化、圈層化,給他貼標簽。第二一定要讓他爽、讓他開心。第三是一定要人格化,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感覺,不像以前我們做marketing把它包裝成中產必備的產品等等的。現在90后是不喜歡這種說法的。所以在品牌上面,我特別建議在消費升級的階段用人格化來講。 另外,連故宮這樣一個特別厚重的文化底蘊的IP,都是可以用非常非常戲謔的方式,讓年輕人很喜歡的方式來傳達。 我想起一個IP的案例,日本熊本縣,因為他們畫了一個熊本熊,很多人覺得很可愛,其實那是熊本縣為了推廣自己縣的旅游,人造的一個IP。但就是這個熊本熊五年來為整個熊本縣帶來了20%的人流的增長,兩年就創造了76億人民幣的銷售額,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就是一個場所,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還可以人為的創造出一個IP來,人格化的傳播,所以我覺得它是做得非常成功的一個IP。 另外一些關于IP的植入,剛好我們這次是在富龍小鎮,我們了解有各種音樂節、有滑雪的內容在里面,我現在覺得內容的植入是任何一個空間所必不可少的一個武器,而其中有一條路就是特別快捷的快速路,就是用IP,通過一些大的事件的打造,迅速讓它有話題,有傳播點。比如說舉個例子是日本的大地藝術祭,現在好像還在日本那邊,是三年一屆,上一屆我就專門帶了孩子去體驗,那個體驗超級好。日本的大地藝術祭是18年前,每三年做一次,把一個瀕臨衰敗的小鄉村完全帶動成了一個新的旅游熱點。在三年前我去的那一屆,它已經是75萬人次的人潮了,而以前那個小鄉村,那個大米新瀉縣都是賣不出去的,后來是翻了三倍的價格。所以可見一個好的藝術IP和一個事件性,能夠給一個空間、給一個旅游的場所帶來的人群。 還有藝術跨界的IP,比如古根海姆的博物館,是在西班牙畢爾巴鄂的城市,也是一個瀕臨廢棄的工業港口城市,因為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進駐,而且它的內容、學術、建筑都打造得非常好。這個博物館已經穩定的給這個瀕臨荒廢的工業港口城市帶來每年100萬人次的人流,也是相當成功的案例。這100萬人次代表什么呢?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每年也只不過就是這樣的人流,而在西班牙北部的畢爾巴鄂也居然達到這樣的觀展人流,是非常了得的。 所以我們如何能夠用一些事件、引入一些IP,不管是文化的IP還是博物館的IP,來打造一個場所或者是旅游地的一些案例。 還有一些數據是關于悉尼的燈光節,我記得他們從2009年開始,專門去為了提升冬季的旅游,像剛才我們凱撒的張總提到,他們有很多反季節推動的,悉尼就做了一個反季節的推動,在冬季推出燈光節。推出燈光節的第三年就已經實現了50萬人次到燈光節來看,激光秀、燈光秀,第六年的時候達到了170萬人次,而第八年達到了230萬人次。就看到一個非常神奇的效果,就是事件、好的IP、好的內容,實現的傳播,能夠給這些品牌和項目帶來的煥發的生機。 [詳情]
馮哲:打造旅游IP需要長時間沉淀和足夠耐心 財經網訊“打造一個IP其實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淀,到2022年崇禮舉辦冬奧會的時候,冬奧會也迎來了百年歷史。IP帶動人流這件事,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耐心。”8月26日,北京遠征探索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馮哲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北京遠征探索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要是做賽事和景區的二級運營商,公司創始人兼CEO馮哲認為,在崇禮談多季IP帶人流這件事情時,霞慕尼的發展過程特別有借鑒意義。他認為打造一個IP其實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淀,到2022年崇禮舉辦冬奧會的時候,冬奧會也迎來了百年歷史,第一屆冬奧會舉辦地就在霞慕尼。馮哲介紹,近期霞慕尼正在舉辦全世界人數最多的越野跑比賽,整個參賽人數接近1萬人,僅今年中國到霞慕尼參加這個比賽的人就將近六七百,而且每年都在翻倍增長。這個IP孵化了一百年,霞慕尼UTMB的比賽孵化了十幾年。 馮哲認為IP帶動人流這件事,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耐心,這是很重要的,要不斷培養對應的行業人才。 在國內,有一個很好的案例就是喀納斯,喀納斯是中國版圖雞尾巴上非常好的旅游目的地,多數人還是去觀光,最好的時間段是8、9月份。 馮哲和他的團隊現在幫它把5、6月份的旅游熱度做起來。他們推動的賽事可以在6月份帶動喀納斯旅游人流1萬人次。 據馮哲介紹,此項賽事一開始的目標是帶出比賽人流,三五年之后因為線路出名,來的人更多了,變成日常運營。馮哲認為實現這些需要時間,需要很長耐心,需要景區、地產商給運營方足夠時間來做這個事情。 針對滑雪勝地崇禮,馮哲希望雪場和政府能給運營方更多優惠政策,“大型的活動、賽事在安全、安保、醫療等方面都需要政府來協調,也需要目的地的資源來配合。商業化的時間在運營上來講是比較長的,如果能給三到五年預虧的安排,我們可以有長的時間來做長遠的打算,我們希望有這樣的配套。”[詳情]
歐文:城市居民旅游需求正成倍增長,打造“C位”項目一定要“軟硬兼施” 財訊傳媒集團副總裁 歐文 財經網訊 “怎樣的旅游項目才配得上‘C位’?至少要具備四個條件:一、便捷的交通。二、支撐的內容要足夠豐富。三、有完善的配套和服務。四、項目要具備能夠積累或獲取流量的能力。這四個方面是一個好的C位項目必不可缺的。”8月26日,財訊傳媒集團副總裁歐文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歐文談到,從日常以及行業中不同的觸點來觀察,最深刻的變化是旅游的無邊界化,即傳統旅游業正在向大旅游業或泛旅游業延伸、延展,正因為這種無邊界化,我們能夠參與、能夠做的事情比以前多了許多。 其次,城市居民對旅游的頻次以及旅游目的地的需求正在成倍增長,依托于此而收集建立起來的數據,對于文旅產業、項目來說是很大的利好。 除此之外,政府對整個文旅的大力支持、眾多實體企業積極參與文旅項目投資的熱情、市場的需求,這些都是很大的利好。 這幾個維度共同造就了現在整個文旅行業的蓬勃發展和欣欣向榮。 對于崇禮未來的發展,歐文給出的建議是:“軟硬兼施”。軟就是繼續做好服務和內容,硬就是繼續完善基礎配套。只有軟硬兼施,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才能做到完美。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主持人好,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財訊傳媒的歐文。我主要負責兩個媒體平臺:一個是與英國版權方合作的城市消費類媒體《Time Out》,另一個是《新旅行》,主要聚焦旅游消費。我做這兩個媒體平臺時,從日常以及行業中不同的觸點來觀察,我發現最深刻的變化是旅游的無邊界化,即傳統旅游業正在向大旅游業或泛旅游業延伸、延展,因為有了無邊界化,所以我們可以參與、可以做的事情比以前要多了許多。從這個大概念上來講,對整個旅游行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利好。 同時,從日常的觀察中我們可以發現,城市居民對旅游的頻次以及旅游目的地的需求正在成倍提高,依托于此而收集建立起來的數據,對于文旅產業、項目來說是很大的利好。除此之外,在做的過程中,政府對整個文旅的大力支持、眾多實體企業積極參與文旅項目投資的熱情、市場的需求,這些都是很大的利好。所以我覺得,這幾個維度共同造就了現在整個文旅行業的蓬勃發展和欣欣向榮。 對于“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或當我們進入到某一個具體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板塊時,怎樣的項目或怎樣的一種存在才配得上“C位”這個字,元素是哪些?”時,歐文表示: C位至少要具備四個條件:一、便捷的交通。二、支撐的內容要足夠豐富。三、有完善的配套和服務。四、項目要具備能夠積累或獲取流量的能力。這四個方面是一個好的C位項目必不可缺的,缺了哪一點都不可持續,或都站不出來。 我總結一個詞“軟硬兼施”。軟就是繼續做好服務和內容,硬就是繼續完善基礎配套。對于大的配套,國家已經給了,47分鐘從北京坐高鐵到崇禮,延崇高速從鳥巢到冬奧村太子鎮160公里。而對于小的配套來說,各種小的環節都還要持續抓好,只有軟硬兼施,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這個事才能做完美。[詳情]
張蕤:文旅項目需要有自己的IP,但持續發展要靠運營 凱撒旅游副總裁張蕤 財經網訊 “一個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度假區,‘C位’項目最重要的是在客人來之前有自己的IP,就是有吸引客人來的題材。在客人體驗完之后應該有強口碑,口碑是對后續客人的傳播。這兩個點如果足夠好,景區、景點會就能持續發展。”8月26日,凱撒旅游副總裁張蕤在以“冬奧都市圈與新消費升級”為主題的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上如此表示。 她認為,一個城市、一個景點有自己的IP主題,賽事和活動是它的一個名片、一個品牌,但它持續的收入和發展是靠品牌之后的運營。對于文旅項目的運營和未來的推動需要更多耐心,需要更多時間,需要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沉淀下去。 比如,張蕤認為,崇禮可能在最好的雪季房子很難訂,如果有一些夏季體驗類項目,甚至能夠跟城市觀光做組合,是旅行社樂見的目的地。所以內容的創作在淡季時變得更為重要,可以帶動一個旅游目的地的全季成長或全季對于客源的吸引。 談到對崇禮冬季旅游目的地未來幾年發展的建議時,她表示,崇禮成為一個旅游勝地的道路已經開始了,“崇禮能舉辦好一屆奧運會的硬件投入完全沒有問題。”但在軟件上,希望企業、政府關注服務的投入,即員工的培訓、服務流程的設置,包括員工素質的提高。 以下為發言實錄: 主持人胡曉鶯:我們今天所在的是富龍四季小鎮,當我們進入一個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度假區時,經常找中心在哪里。請問一下在座四位嘉賓,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或當我們進入到某一個具體旅游目的地或旅游板塊時,你們認為怎樣的項目或怎樣的一種存在才配得上“C位”這個字,元素是哪些? 張蕤:從我們做客戶運營的企業角度,C位最重要的點在客人來之前應該有自己的IP,就是有吸引客人來的題材。在客人體驗完之后應該有強口碑,他之前帶著一個期待來,回去之后,他的口碑是對后續客人的傳播,這個點要有很多流量,流量是來自于之前客人回去以后的傳播。這兩個點如果足夠好,會是能夠持續發展的景區、景點,這是很重要的條件。 胡曉鶯:請張總談一下,您認為今天所謂內容的投入到底能夠為一個文旅項目或一個文旅目的地帶來怎樣流量的變化? 張蕤:凱撒是一個綜合旅游運營商,我們的定位是多主題、多目的地,20多年的經營,我們一直在做中國游客的出境旅游服務,從歐洲剛剛開放,我們一年只接待幾千人,到現在一年要做幾十萬人去同一個目的地,這20多年,現在所有產品要涉及150個開放目的地,同一個目的地有幾十種玩法,我們最近推了一個主題,歐洲100多個玩法。我們看到一個大眾旅游消費市場的消費升級的狀態,我們這樣的企業最接近客人,我們每年要回答2000萬次以上的客戶咨詢,要親自為100多萬游客服務,帶他們去不同的國家。我們在推很多目的地,今天提到的這些小鎮,惠斯勒、霞慕尼、皇后鎮其實都是我們的目的地,我們旅游里都有這些。小鎮有一個明顯的主題是冬季,我們的運營反而是要跟它反季節。崇禮也有這樣的特點,可能在它最好的雪季房子很難訂,我們去的這些目的地,霞慕尼也是,包括瑞士滑雪勝地,在冬季滑雪的雪季用不到旅行社,我們反而很看重它的夏季,如果這個地方有一些夏季體驗類項目,甚至能夠跟城市觀光做組合,是旅行社樂見的目的地。從小鎮發展來說,我們這樣的企業能夠提供給小鎮一個借鑒,是它要把反季節在熱點以外的時間段內容做起來,就是很多機構可以填充它的淡季,能夠使淡旺季沒有那么明顯,可以是全域、季的一種特色。 我們現在也跟很多目的地結合做一些咨詢工作,幫他們把海外目的地反季節項目的玩法引進,通過我們的客戶也提供一些數據支持,能夠幫助他們做一些輕資產投資,對環境影響最小、固定資產投資最小的步道、營地建設。如布朗尼跟多個國家聯動,整個步道是全歐洲共同投資,并不是一家企業、一個國家在建設,把整個山頭統一開發的模式其實是非常利于長遠發展的。 胡曉鶯:換句話說,今天所謂帶動一個旅游目的地的全季成長或全季對于客源的吸引,反倒內容的創作在淡季時變得更為重要? 張蕤:對,一個城市、一個景點有自己的IP主題,其實賽事和活動是它的一個名片、一個品牌,但其實它持續的收入和發展是靠品牌之后的運營。 胡曉鶯:感覺是內心的吶喊和呼喚。大家剛剛講的這一系列問題都折射出一個點,我們對于很多文旅項目的運營和未來的推動需要更多耐心,需要更多時間,需要對這個行業能夠以破釜沉舟的決心沉淀下去。2012年我也來過崇禮,當時覺得沒有想過自己都是年之后還會重新再來,但是今天再反過來看過去幾年發展,崇禮確實經歷了非常大的變化。作為運營方,作為前沿指導單位,作為媒體,請場上四位嘉賓對于崇禮冬季旅游目的地未來幾年發展做一下你們的展望和建議。 張蕤:崇禮成為一個旅游勝地的道路已經開始了,今年年初我去了韓國平昌冬奧,因為凱撒在做冬夏奧票務和賽事服務,我帶了很的要參與北京2022建設企業的老總去看韓國冬奧,對比之下,我看到咱們的硬件要比韓國強很多,崇禮能舉辦好一屆奧運會的硬件投入完全沒有問題。從運營角度來說,希望企業、政府關注服務的投入,即員工的培訓、服務流程的設置,包括員工素質的提高,這是跟國際接軌還是有差距的。就是我們硬件特別好,但是軟件可能還有差距,從對客服務角度來說,是我們對目的地的一個希望,把客人交到各位手上,也希望他們有一個好的口碑。[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