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談積極財政政策:切忌滑入慣性思維陷阱

高培勇談積極財政政策:切忌滑入慣性思維陷阱
2018年08月26日 11:57 新浪財經綜合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高培勇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高培勇

  新浪財經訊 “2018’崇禮(夏季)中國城市發展論壇”于8月26日在崇禮舉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高培勇出席并演講。

  高培勇稱,面對穩中有變的經濟形勢,切忌滑入慣性思維的陷阱。由于經濟增速下行等現實因素,“擴大內需”呼聲不斷,高培勇回憶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持續發酵,并且波及中國。“在那樣一種背景條件下,我們也主要是針對外部環境和外需劇烈的變化實施了以放水為主要特征的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包括四萬億投資等等,都是因此而生”。

  “把十年前所發生的事情和十年后今天所發生的事情對接在一起的時候,雖然不是100%的相同,但是也有著朝高比例的相似”,他表示。

  高培勇認為,當前我國布局宏觀經濟政策首先是站在供給側,緊盯的是供給側的變化,所要解決的問題是結構調整,所動用的手段,除了政策手段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依賴改革。

  談到高質量發展,他認為首先要關注的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面對經濟形勢的新變化,高培勇強調要“保持定力”。“最近一段時間,圍繞經濟形勢變化,我所見到的政策建議大體集中在兩個方面:減稅、擴大基建投資”。

  “無論是減稅還是擴大基建投資,都不是新提法,都是我們所頗為熟悉的經濟政策的手段。但問題是今天重啟這兩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十年前使用這兩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完全不是一回事,雖然字眼相同、表達相同,但是基本目標和基本行動路線相對于十年之前所發生的變化,不是小變化,而是大的變化”。

  高培勇解釋稱,在減稅方面,過去減稅所聚焦的目標是擴大需求,但今天談到減稅時,所針對的或者主要瞄準的是降成本,而不是簡單的擴大需求。因此,減稅有兩個重要的標志值得關注:第一,不是總量性的減稅,而是結構性的減稅,瞄準特定的部位、瞄準特定的群體實施減稅。第二,所瞄準的不是擴大內需,而是降成本。

  回顧過去五年,我國減稅政策的基本路徑也印證了這一點。一是迄今為止,基本減的都是間接稅,而不是直接稅。二是減的稅都是企業稅,而不是個人稅。三是減稅的資金來源,盡管在執行過程中有偏差,但是在目標上所依賴的是減少政府支出,即以削減政府支出為通道,來減少企業的涉稅、涉費問題。

  “今天說減稅固然有利于擴大總需求,有利于次級消費,但是在操作手段、操作理念上是迂回的,不是直接的,這是我們需要特別忠實的一條”。

  基建投資方面,按照傳統思維理念,無非是刺激需求,通過政府擴大支出的辦法來擴大需求、擴大內需,但在今天當談到擴大基建投資時,談的是兩個方面的目標,即擴大需求和結構調整。“在今天談到擴大基建投資和十年前所操用的那樣一種以四萬億為代表的擴大投資的思維理念和行動路線都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忌諱以舉債的方式、以擴大赤字的方式來擴大內需、擴大投資”,高培勇表示。

  在2008年后的今天能否還繼續用擴張來定義積極財政政策?高培勇直言,“不行”,“這和媒體上普遍談到的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被解讀為對目前的擴張力度不滿意,要進一步擴大擴張力度的解答,是不一樣的”。

  “決策層面對積極財政政策新部署時所用的字眼,其一,積極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方面更加積極有效;其二,不搞大水漫灌;其三,在財政赤字問題上要特別謹慎”,他強調。

  “面對穩中有變的經濟形勢的變化,切忌掉入慣性思維的陷阱,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來面對經濟形勢的變化,來布局宏觀經濟政策,我們是在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來談論、討論、研討經濟問題”,高培勇總結稱。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