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的人事安排近日終于初見眉目。日媒稱,自民黨已正式決定提名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黑田東彥出任央行行長。通縮是困擾日本經濟的頑疾,目前在財務省占據主流的“綜合政策派”主張多管齊下,而出身財務省的黑田東彥,則傾向于通過金融政策解決問題。這或許正是觸動安倍...
美聯儲內部反對QE政策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歐元區和英國卻因為經濟復蘇乏力渴望擴大貨幣寬松政策。由于美聯儲可能提前結束QE政策,未來美元指數會維持強勢運行,而非美貨幣將輪番下跌。歐系貨幣將首當其沖!
近來,日本決定采取更積極措施對抗持續通縮,“貨幣戰爭”成為金融市場和媒體迷戀的用語。但是,我認為其中存在誤讀,許多國家已通過降息及非常規寬松政策,以圖恢復實體經濟活動,而本幣走弱始終是這樣一種政策取向有意或無意的副作用而已。
此時回顧索羅斯的做空手法已經意義不大,相比之如何做空日本而言,研究“為什么日本會成為投機大鱷的新獵物”這個問題,反而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具有參考價值的結論。
日元誘導性貶值還在繼續,卻逃脫了國際指責。主要發達國家匯率沒有受到日元貶值的明顯影響,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讓沒有受到影響的發達國家批評自己的同伴,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日本的行為也給它們未來提供了一種選擇,默許甚至為之辯護才顯得正常。
西方國家政府的“綏靖”心態完全被市場投機者所利用,他們摸透了這些貨幣政策管理者的矛盾心態——既想玩弄弱勢貨幣(匯率)政策,又怕別的國家更加寬松,釋放更多的流動性,導致“禍水”倒流,于是順勢操縱匯率,導致外匯市場波動性加大,賺錢更容易。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提前卸任的潛臺詞是政府施壓和兼顧央行現任領導層利益。白川方明實際上已被逐漸架空,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日本央行無疑將提前迎來歷史性變革,加快量化寬松進程。這值得亞洲國家警惕、關注。
亞洲金融危機已逐漸被人淡忘,當年關于危機的成因也眾說紛紜,但有個可能的事實至今仍被忽略:日元大幅度貶值,引發其他東亞國家競爭性貶值,進而演變成慣性貶值,是觸發這場危機的罪魁禍首。
日元誘導性貶值還在繼續,卻逃脫了國際指責。主要發達國家匯率沒有受到日元貶值的明顯影響,所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日本貨幣戰說法甚囂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