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肖磊
縱觀“場外配資”發展史,實際上最根本的問題依然是中國市場投資渠道狹窄,以及金融資源錯配和經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一波又一波資金朝某一市場無限流動的金融現象。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需從更大范圍的改革入手。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股票市場剛起步時,由于“供不應求”,充滿了投機炒作氛圍,南方諸多省市就出現了借貸炒股的現象,這不僅加劇了股票市場的波動,還直接“奠定”了中國股票市場在全國人民思想當中的認識,股票成了一種高風險,且帶有“賭性”的代名詞。
實際上在整個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場外配資”現象不僅存在于資本市場,還存在于各個實體以及虛擬經濟領域。2011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新一輪上漲之后,向銀行“貸款炒房”、向各類金融中介機構“融資/借錢炒房”等現象極速放大,房價也一發不可收拾,最終政府不得不以提高首付比例、限購限貸等方式遏制這種急劇放大的投機現象。
2013年初,有一種叫做比特幣的虛擬電子貨幣在中國市場開始熱炒,其價格從年初的不到100人民幣漲到了后來的超過7000人民幣,為比特幣提供交易和融資的企業迅速擴容,包括第三方支付機構也開始參與到比特幣業務當中,諸多交易平臺開始提供“融資炒幣”服務,“借錢炒幣”在互聯網圈子開始興起。為了遏制更多的資金進入到這個市場,央行[微博]在2013年末出臺了相關文件,禁止金融機構及支付機構參與比特幣交易、結算、融資等,隨后比特幣市場迅速冷卻,目前價格跟2013年最高時相比已跌去了70%。
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市場并不罕見,每一次商品價格的飆升,或者資本市場的火爆,基本上都會出現“配資”相關活動。2010至2011年大宗商品以及農產品等價格出現大漲的時候,場外配資業務在期貨市場也曾風靡一時,各類配資公司拔地而起,當時也驚動了監管層,導致2011年7月證監會[微博]出臺了《關于防范期貨配資業務風險的通知》,明確禁止了期貨配資。
無論從縱向還是橫向做比較,目前引起股票市場劇烈波動,以及監管層高度關注的股票場外配資業務,已經走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點。股票市場由于牽扯到企業直接融資業務,負擔著中國經濟從間接融資走向直接融資的歷史重任,且參與民眾多、流動性非常強,其監管難度遠高于房地產、比特幣及期貨等市場,在處理“配資”問題方面就需要更高的監管智慧。
據有關數據統計,股市場外配資大幅興起是在2015年3月左右,3月以來銀證轉賬開始大量涌入,每周增加量約為1200-1300億元。5月份時監管層開始重視其影響,5月底證監會要求證券公司全面自查自糾參與場外配資的相關業務,其中包括恒生HOMS系統為場外配資提供服務,并停止HOMS系統向場外配資提供數據端口服務。
很巧合的是,就在證監會開始行動調查場外配置之際,5月28日大盤暴跌6.5%。到了6月13日,證監會對場外配資的調查力度增加,證監會要求證券公司對外部介入進行自查,各地證監局對自查情況進行核實。更巧合的是,6月15日開始大盤出現了股災式的暴跌行情。大跌使得整個市場對股市場外配資有了新的認識,它可能是一個影響力巨大,對股市活躍度貢獻極高,但又不利于股市長遠發展的業務模式。
由于6月15日至7月9日的暴跌,使得監管層對場外配資的“監控”和“查處”有所放緩,但隨著“救市”措施的見效,以及市場信心的回升,場外配資似乎有“卷土重來”的跡象;诠墒谢厣,7月12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7月13日多個國內互聯網配資平臺紛紛發布公告,停止股票質押借款的中介服務業務。至此,監管層對股票場外配資業務有了明確的監管文件。
“配資”本身是一種非常正常的金融活動,如果不出現極端情況,對市場的貢獻往往是正面的?吹胶芏嚓P于場外配資的總額統計,似乎數據并不大,但它的作用不僅是一個數字問題,更多的是一個可以活躍市場,讓市場聚集人氣和提升資金利用效率的金融業務,但對于監管層來說,其發展的前提是要處于可控范圍之內。那到底是什么讓股市“場外配資”如此迅猛發展,而又是什么讓場外配資變得如此令市場擔憂。
自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中國股市出現牛市行情之后,整個投資理財市場的聚焦點就逐步轉向股市。2014年大盤上漲超過50%,這進一步刺激了2015年整個投資市場對股票的熱情,再加上新進入的普通投資者對股市還沒有足夠的風險認識,持續追漲導致的“配資”需求自然就越滾越大。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各類互聯網金融公司對市場需求的把握和服務非常敏銳和迅速,而互聯網金融企業參與到本輪股票配資當中,使得股票配資業務更加龐大且難以監控。
縱觀“場外配資”發展史,實際上最根本的問題依然是中國市場投資渠道狹窄,以及金融資源錯配和經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一波又一波資金朝某一市場無限流動的金融現象。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需從更大范圍的改革入手,如果投資于實體經濟的信貸、信托、基金,以及債券、房地產等市場有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收益,流入股票配資市場的資金自然就會減少。
對于股民來說,股市短期暴漲帶來的誘惑很大,但也要知道整個杠桿配資業務其成本是非常高的,一年下來僅利息支出最低的也超過20%,只有買入的股票漲幅超過20%才有獲利空間,而且中間還面臨行情劇烈波動時的“強平”爆倉風險。因此說,股票配資對于普通股民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成本較大、風險極高的選擇。
實際上股市本身就是一個風險市場,更是一個市場化率極高的市場,如果沒有出現場外配資的大幅涌入,以及此輪接近崩盤式的下跌危機,政府本不應該介入股市、干預其漲跌問題。未來股票市場更多的應該是接近于實體經濟以及相關公司經營狀況的波動,而不是由場外配資或國家政策干預之下的非常規行情。
目前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對“屏蔽”場外配資業務已經是痛下決心,這對整個股市長遠發展是有利的,但可能會引起短期入市資金不足,股市交易活躍度下降、反彈乏力等局面。各方均需要注意的是,縱觀中國資本及商品市場“一刀切”的查處“配資”之后的走勢,大多數都以中長期的深度調整而告終,中國股市會是一個特例嗎?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專欄作家)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