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李峰
勵志是個難題。我們有時試圖把一個人,從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一端推向志向高遠、追求卓越的一端,感覺推不動。無論對下屬,還是對子女,勵志不容易見效。無論追求世俗意義上的名利(硬指標),還是追求人生的意義(軟指標),都需要成就動機。
我曾經用喬布斯的方法對人勵志,結果有好有壞:對一些人是勵志,對另一些人是泄志。
喬布斯的方法,我總結下來,是計算生命的長度。很早就有人算過,人生居然才3萬天,當時是“嚇死寶寶了”。喬布斯告誡人們人生短暫,要活得精彩。他的原話是:“我們沒機會做那么多事兒,所以人應該精彩。因為這是我們的生命啊。生命短暫,很快人就掛了,知道嗎?我們大家都選擇了用我們的生命來做這事兒。所以,最好特么做得好點兒,最好讓我們覺得值。”
可是有人計算生命的長度之后感嘆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有人卻感嘆要及時行樂。
勵志是個難題。我們有時試圖把一個人,從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一端推向志向高遠、追求卓越的一端,感覺推不動。無論對下屬,還是對子女,勵志不容易見效。
無論追求世俗意義上的名利(硬指標),還是追求人生的意義(軟指標),都需要成就動機。
一個人的成就欲,外力很難改變。難道是基因注定?心理學家麥克利蘭認為成就動機是習得的,而且找出一大堆因素來解釋成就欲的個體差異。就算他說的對,一個人的成就欲也是漫長的成長經歷塑造的,勵志的結果只能恨鐵不成鋼,不信讓他老人家給個孩子或者員工勵志試試。
那個著名的飴糖實驗里面,4-6歲的孩子,有的可以為了吃到兩塊糖而等十幾分鐘,有的一分鐘都不能等。
這里分享三招:
第一招:自我勵志(上策)
傳說中的陳勝同學,本來是個農民,在地里干著干著活兒就突然冒出一句感慨:“茍富貴勿相忘!”周圍人一臉困惑,對他一頓奚落,引出陳勝同學的那句名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意思是他與大家不是一類鳥---他是大鳥,他們是小鳥,飛的高度不同)后世的人們遇見成就欲比自己低很多又不理解自己的,都會引用這句名言。
《史記》沒記載誰給陳勝勵志,我看陳勝同學天生就有理想有抱負。這類人屬于自我勵志型,哪怕出身貧寒,也不甘于社會底層的生活。
自我勵志的人除了我搞不清楚的先天因素以外,就是一個良好的自我感覺,一種覺得自己好的態度,心理學上叫做self-esteem。有了這種態度,必定不甘落在人后。這種態度的形成,據心理學家說,是從小到大被周圍人認可而養成的。
第二招:上行比較:跟牛人比(中策)
同一時代的劉邦同學,本來過著高質量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質上衣食無憂,聲色犬馬。精神上呼朋喚友,被眾星捧月。一天偶見秦始皇車隊,感嘆其排場,說了句“大丈夫當如斯也!”于是決定干一番大事業。同樣被秦始皇的排場勵志的還有項羽同學。劉邦項羽這兩位同學屬于被勵志型。我們也許可以參考這種勵志方式,讓一個知足的人見識精彩人生,他才會喚醒內心的壯志(假如有的話)。鼓勵孩子讀名人傳記,鼓勵銷售代表讀《喬吉拉德》。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三字經》上的這段話,我印象很深,我好奇一個人怎么混到二十七歲突然就發奮了呢?原來蘇老泉(蘇東坡的老爸)二十七歲那年,他哥中舉做了官,這下蘇老泉受刺激了!
社會心理學有個理論,叫“社會比較理論”,說的是人通過跟人比較才知道自己是誰。有句俗話,“人比人得死”,說的是跟比自己強太多的人比(上行社會比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Collins, 1995)顯得自己很失敗,痛不欲生。所以,小學成績排名很勵志。一個人選擇跟什么人比(參照群體,社會心理學概念),決定一個人是勵志還是喝雞湯。李漁的《閑情偶寄》就教人跟不如自己的比,從而產生幸福感。心靈雞湯是一種反勵志。想勵志就少喝。心靈雞湯適合年紀大了夢想碎了的人。
第三招:自我獎懲:拿自己當狗來訓(下策)
不過,好像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勵志。人各有志,有人就喜歡平平淡淡過一生,知足常樂,也挺好。不過,如果該做的事一拖再拖,所謂procrastination,拖延癥,就不好辦了。對此類人的勵志,我的建議是to-do list加reward list的方式。
高成就欲的人(high achievers)習慣列一個to-do list開始每一天。一天下來,劃掉一項一項的待辦事宜,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獎賞。可是對于拖延者,還得配上一個reward list,用來自我強化,也就是對自己論功行賞。無論功勞苦勞,按程度施以獎勵。愛穿的買件衣服,愛吃的吃頓美味,就像馬戲團訓動物一樣,即時獎勵。這其實已是無奈之舉。Reward list可以參照網購心愿單。
有些公司倡導一種“慶祝文化”,celebrate success,慶祝成功,實際上是對艱苦努力的獎勵,是對勤奮行為的固化。
(本文作者介紹:領導力培訓師,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先后在國際領導力咨詢機構任職。著有《五大品質:卓越領導力心理基因解碼》和《第一領導力》。)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