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梳新青年
眾安的“大餅”指向了“綜合性互聯網保險集團”的做大做強之路。那么它該如何操作空間更大的互聯網壽險?又當如何跨越跨區域經營障礙、產品形態多樣化不足、費率自主化尚未實現等互聯網壽險痛點?
借助“互聯網+”的風潮,眾安保險圈畫了一個人人向往的資本故事。成立2年估值即破500億元,這本身就是個了不起的成就,更為難得是趨之若鶩的埋單者(投資者)。
這家帶著“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憧憬,攜阿里、騰訊、中國平安等巨頭護衛,打著“保障和促進整個互聯網生態發展的初衷發起設立”的高尚企業使命的保險公司著實在“互聯網+”的風潮中,給了中國保險許多的想象,躁動了行業,也沸騰了資本。
絢麗嫵媚的外表之下,傻呵呵的看個熱鬧心情倍爽。然而熱鬧過后,反而模糊了那個冉冉升空的眾安,或許是升的太高顯得越發的模糊,眾安真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眾安嗎?
高興的時候,說些理性的話,總是件讓人掃興的事情。上期《燕梳新青年》一篇《眾安+平安要干掉90%保險公司》從資本的角度肯定了眾安之犀利,本期我們回歸骨感的現實拋出更多的觀察視角,供更多的青年拍磚。
1關于股權:三馬做嫁衣 大股東另有其人
世人皆知,眾安保險之所以名噪天下主要原因在其背后的“三馬”:阿里巴巴[微博]的馬云[微博]、騰訊的馬化騰和中國平安[微博]的馬明哲,期待著他們之間化學反應。
“三馬”這樣的大樹甚至遮蔽了它“國內第一家互聯網險企”的光芒。縱觀眾安宣傳材料也直接傳遞著“眾安保險就是‘三馬’的企業”,“‘三馬’聯手賣保險”更是其一直以來的宣傳主用語。
然而眾安真的是“三馬”的保險公司嗎?根據保監會的批文顯示,眾安的發起股東共計9位:阿里巴巴、騰訊、中國平安、優孚控股、深圳市加德信投資、深圳日訊網絡、攜程、上海遠強投資和深圳市日訊互聯網,持股比例分別為:19.9%、15.0%、15.0%、15.0%、14.0%、8.1%、5.0%、5.0%、3%。
可以看出三馬僅是參股股東,單一大股東是“三馬”中的阿里巴巴(設立之初阿里巴巴持股19.9%,2015年增資擴股后稀釋為16%),其余“二馬”均為15%,后稀釋為12%。
據調查,剩余六家股東中,有3位股東的實際控制人都是同一個人。即深圳日訊網絡科技、深圳市日訊互聯網和深圳市加德信投資均是由歐亞平、歐亞非兄弟直接或間接控制的公司。
歐亞平何人,眾安保險董事長也。上述三家公司合計占有眾安25.1%,稀釋后也在20%左右。對比眾安保險過500億元的估值,歐董事長兩年前那筆2億多元的投資對應的可是百億元級別的估值,火箭一樣的資產增速!更令人殷羨慕的還有那55億元趴在賬上的資本公積金。
聯想歐亞平曾經大手筆的賣酒行為,和如今的眾安如出一轍。不懂的去百度[微博]。
既然無法掌控,“三馬”所圖為何?一單穩賺不賠的生意,沒有放棄的理由。一兩個億元的投資撬動幾十億、上百億元的估值,而未來那2000億元的估值將對應更為龐大的資產規模。
2關于股東:干爹博弈出工不出力
股東資源是眾安另一個超級賣點,也是眾同行羨慕嫉妒恨之所在。
作為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什么最重要,以流量為基礎的互聯網渠道資源整合,以及因此而生的各類互聯網應用場景。有了電商第一的阿里巴巴、網絡用戶第一的騰訊,夠不夠?還有在線旅游第一的攜程呢。
有了前端的流量基礎,后端的理賠服務、風險管控等保險專業技術還可仰仗中國平安這家保險巨擘。
事實真的如此嗎?有沒有想起馬云那句著名的“把企鵝趕回南極”,馬明哲的那句“平安的對手不是傳統金融企業,而是現代科技企業”?再看看,阿里巴巴和企鵝君于金融領域的風生水起,銀行、基金、P2P,市場甚至不斷傳出這二位有意設立或參股保險公司呢。
眾險企眼紅的數據層面,上述兩位大佬直接祭出了“開放、分享的互聯網式價值觀”,也就是說“眾安不能直接拿到阿里、騰訊的用戶數據,阿里、騰訊的數據合作也不會獨家只提供給眾安”,只能得到其產品上線后產生的投保、交易、理賠數據。
至于中國平安,最大的貢獻應該是給了眾安定位財險的建議,之后呢?沒有之后了,尤其是在眾安已經發力互聯網車險業務的背景下,平安還會、還能做啥呢?
牛掰的干爹們都因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全力為之,一度令新生的眾安好生難受。難為眾安首任CEO尹海不得不以“眾安勝在聚焦,從公司主營到人員配備都只做互聯網保險”自我安慰,并承認“股東們開放和分享的價值觀其實消減了眾安在線的某些優勢”。
3關于業務結構:前任遺產退貨險依舊獨大
退運險、眾樂寶、37℃高溫險、百度百付安、小米意外險、航空延誤險、碎屏險、招財寶變現借款保證保險……“場景化”的發展方式固然給眾安保險帶來了極大的創新名頭,但其過度倚重淘寶、攜程等股東渠道,“小而散”的險種缺乏可帶來量的拳頭式明星產品是眾安保險飽受詬病之處。
不論是令眾安保險一天保費破億的退貨險,還是創新的眾樂寶、參聚險等險種,均是依附于淘寶平臺而實現的。其中,退運險更是眾安保險的明星產品、支撐性產品。2014年眾安保險的保費收入約7.94億元,與淘寶合作的退運險業務收入高達6.13億元,占到了全部保費收入的77%。
說起來,退運險算得上是眾安保險首任CEO尹海的“遺產”。都知道退運險起于華泰財險,而尹海曾任華泰財險營銷總監,退運險推出即由他牽頭負責。
各方股東在各方面的利益博弈不可避免,如何保障未來的可持續性及穩定性?看來還要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任重道遠。
4關于車險:蛋糕雖大并不好吃
車險業務的獲批直接拉升了眾安的估值,按照眾安的路演預測:2015年車險保費收入將達到1億元,2016年約為13億元,2017年、2018年、2019年將可能突破30億元、60億元與110億元,到2020年達到180億元,五年車險保費合計約400億元,以之對應的車險業務估值約為600億元。
2014年,財險網銷保費506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車險占比達96%。多家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網銷車險規模約在兩三千億元左右。顯然,眾安保險車險保費計劃的實現并不困難,難在車險保費獲取的質量。
眾所周知,中國車險已經進入費率改革階段。按照發達國家車險費率改革經驗,保費費率下調、賠付率上升的費改階段,車險利潤的攤薄是必然的趨勢,綜合成本率將長期保持在100%左右,這一點已得到近兩年國內車險市場的證明。更不要說還要面臨因缺少地面服務機構,在獲取定價理賠數據等保險運營能力方面的挑戰。
“不會用傳統方式與車險市場建立聯系,而是做別人不愿意做或者做不了的車險產品”,眾安再度將信心押注自身的互聯網基因上,表示根據某些特定用車場景研發銷售差異化產品,且這類產品的賠付率與費用率均有望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躍過當前市場需求,直奔創造需求的領域聽起來無限牛叉,可能性多多,但還有更多的不確定性。車險費率改革的背景下,依靠車險實現高額盈利的保險公司真的不多。況且在車險領域,阿里、騰訊均對此虎視眈眈,和人保等財險大佬眉來眼去,至于中國平安還要靠車險吃飯。
5關于估值:2000億元的大餅炒作還是預期
根據那份《Z互聯網+保險公司融資項目》預測,眾安保險2019年一季度股權價值區間2000億至3350億元之間。此般估值又驚呆了一眾保險小伙伴,如此爆棚的信心還是源于互聯網保險的預期。
期間眾安保險不斷傳遞出“用互聯網思維重塑傳統保險從產品設計、產品定價,到銷售渠道、理賠服務,以及技術平臺的全價值鏈”的野心,并表示將“有計劃有步驟地進入車險、壽險、健康險、返還型保險等傳統領域,并還將布局信息技術服務、保險中介服務等配套市場。”
眾安保險投資者之一鼎暉投資奉上分析報告認為,“對傳統保險產品的數據化、互聯網化創新將為其帶來超過1000億的保費收入”。
綜合上述信息可看出,眾安的“大餅”指向了“綜合性互聯網保險集團”的做大做強之路。那么它該如何操作空間更大的互聯網壽險?又當如何跨越跨區域經營障礙、產品形態多樣化不足、費率自主化尚未實現等互聯網壽險痛點?即便互聯網渠道可以有效地降低經營成本創造更高的費差,眾安又該如何從死差與利差獲得更高的利潤?
值得關注的還有,互聯網保險牌照的放行,必然會出現更多的互聯網保險企業,也必然會有更多的互聯網巨頭、保險巨頭設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出現,眾安之優勢將進一步削減。
相對于上述問題,《燕梳新青年》更關心高估值之下的下一位接盤俠會是誰呢?
(本文作者介紹:燕梳新青年,保險銳力量。)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