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張樹偉
跨國電力貿易,進口電量,距離遠了肯定不如自己發,無論遠近都有安全性、穩定性與可靠性問題。“一帶一路”很重要,但是應該沒有電力貿易什么事。
在開始正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幾則國際新聞與“事實”信息
——有媒體報道稱,我們的鄰居菲律賓因國家安全原因,將中止中國參與菲國家電網[微博]的運營,目前正在菲國家電網工作的中國工程師將回國。2007年中國企業參與競標獲得菲律賓國家輸電網25年特許經營權,到現在,離到期還很遠。
目前還不知道菲律賓撕毀協議的程度有多大。我國外交部已經發出“倡議書”。姑且讓我們繼續關注事態發展,是否有足夠的反制手段。
——德國與奧地利電網互聯緊密、是統一的電力市場,兩國的報價系統是合一的。
最近兩大電力交易所EEX與EPEX發布報告,說如果沒有這種聯合,電力供應成本將每年增加1億歐元。原因在于隔開后較小區域的傳輸與平衡可能會節省成本,但是區域之間的傳輸不確定性的增加可能會增加更大的成本。也就是電力可能出現一個地方高價,一個地方低價,而無法通過電力傳輸彌合這種差異,造成無效率。
但是,在德國,計劃修建的連接北徳與巴伐利亞州800公里400-500kV高壓輸電線路(注意這個距離與電壓等級)的計劃仍舊受到后者的強烈抵制,并在線路建設上找到了嚴格的法律依據。
支持這條線路的警告說,如果這個再不建設,德國可能就必須分成北部低電價與南部高電價區了,因為沒有足夠的傳輸容量可供使用來實現均一價格。這事情估計1-2年內是不會有什么結果了。
——北歐的芬蘭是世界上物價最高的地區之一,電價自然也是這樣。而鄰近的北極熊俄羅斯就低廉很多,因此探討二者的互聯,以降低芬蘭的電價水平成為一個話題。
《能源政策》期刊有篇文章最近模擬了擴大現有容量的收益與成本問題。總體上,短期降低芬蘭的電價是可以實現的,但是一旦傳輸容量增大到一定程度,那么本地是否需要戰略儲備以應對突然的中斷風險就顯得非常必要的,并且長期本地缺少容量投資電價反而會上升。這種情況下,連接起來合適與否就沒那么顯然了。
怎么樣,夠亂的吧,已經足夠一些喜歡分析國外經驗或者國外教訓的困惑了吧。“國外這樣,所以我們也需要這樣”;“國外這樣出現了問題,所以我們還是別這樣了”。這樣分析下來,這給我們的含義不自洽啊?
一般而言,分析國外的榜樣力量也好、先進經驗也好,抑或是事故還是教訓,解讀國外案例帶給我們的含義,可比性有無,與在哪里是個重要的問題。否則,即使事實錯誤避免了,邏輯錯誤可能永遠避免不了。一句話,分析問題,更多的需要依靠理論與邏輯,而不是這種機械的比較,因為永遠無法確切的說明可比性到底在哪里?
那么,以上的幾個案例帶給我們的含義有沖突嗎?應該講,這幾個案例盡管都是電力領域的,但是完全是不同范疇的事情,含義不盡相同。本文就嘗試用理論與邏輯做一個解讀,以厘清這些事情的區別與聯系,并看看電力行業在“一帶一路”的大框架下能夠做什么。
第一個涉及到的是跨國的電力運營、建設業務。同其他外資業務一樣,東道國的政策變化屬于風險因素,特別是一些重點行業或者與本國公司存在強烈競爭關系的一些產業。
這個電網運營無疑屬于前者。作為最大的人造系統,其關系到重要單位、工廠企業、商業居民千家萬戶的用電保障。
換位思考,東道國出現一些疑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雙方完全不存在共同的協調的監管體系。這方面,最理想的原則是純粹的生意,以“互利共贏”為基本原則,提供東道國不專業的服務,降低其供應成本,同時自己取得利潤。任何超越這個生意層面的想法,比如想通過這個運營,對東道國施加何種影響,不僅無益,還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從投資角度而言,賺不賺錢,穩定性如何,風險多大,應該是此類業務開展、還是不開展的唯一標準。歐盟各國之間的跨國并購非常頻繁,并且并不十分擔心投資穩定性問題,因為歐盟整體的統一開放市場的基本體系非常明確穩定,并且監管政策各國協調一致。而在我國與菲律賓之間,顯然離這個層次還差的比較遠。
世界銀行[微博]定期對各國做生意的環境,從基礎設施、原材料與能源價格、社會人文環境等方面進行評估與排序。從最新的排序來看,我國居第90位,而菲律賓在第95位,都在主要東南亞大國之后。這意味著,要跟菲律賓做生意,需要較高的風險溢價。目前出現的問題,就是風險的表現之一。
第二個涉及的是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問題。要形成統一的電力市場,特別是以統一價格出清的市場(而不是考慮傳輸限制的節點價格),必須是一個聯系緊密、乃至同步運行的互聯系統,彼此的傳輸能力不能過于受限,否則這一價格與傳輸需求間的矛盾將是無法解決的。我國目前的省級與區域電網,從基礎設施條件講,應該具備這種基本的條件。
當然,電力市場優化電力資源配置的作用,不能無限的推廣。因為一方面,電力來源廣泛,而傳輸成本較高,過長距離的輸送加價過大,往往會超過兩地基于本地要素特征形成的電力水平。超大的電力市場,建設、操作困難,而可以獲得的交易性機會與收益會迅速下降。電力市場將可能永遠是區域性的,不會發展成為石油與天然氣那樣的全球統一市場。
第三個屬于電力貿易的問題,也就是跟國外交換電力,降低電力使用成本。這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可能就必須超越純粹局部生意角度了,特別是政府決策者角度。這些問題起碼包括:
把電力引進來,等于對國外開放了電力市場。那我國發電商需要不需要保護?我國的電力成本承擔了很多交叉補貼、普遍服務義務,那么外國電力只有也承擔這些義務,才算是公平競爭。
傳輸量小了沒問題,大了的話要不要本地儲備?線路輸出國的控制權歸誰,使用上如何分配資源?
如何保證電網基礎設施長達20-30年輸電的穩定性?
這些問題,對于國內的長距離電力傳輸,也是同樣的問題。目前哈密到鄭州的特高壓線路,是否承擔了普遍服務義務?上海、北京的外來電已經超過40%,本地儲備是否足夠,以應對可能的中斷風險(這個概率很低,但起碼不會是零)?外送地區將來經濟發展了,無電可輸的可能性如何處理?目前通過本地用電歧視性定價壓制了本地電力增長,這完全是損失整體效率與不公平的。
統一電力市場建設,以我國的體量與地理區域,分省來搞是最現實的,并不損失交易機會,彼此之間像歐洲各國間弱聯系就足夠了。至于跟國外建設統一市場,先把國內市場建立起來再說吧。
跨國電力貿易,進口電量,距離遠了肯定不如自己發,無論遠近都有安全性、穩定性與可靠性問題。“一帶一路”很重要,但是應該沒有電力貿易什么事。
跨國電力運營、建設搞得好,穩定收益,是大本事,多多益善(應該不會涉及國內關聯交易吧?這方面,需要充分的透明性與商業機密的平衡,比如將國外建設線路的報價與國內建設成本做高分辨率的對比)。一帶一路吸引眼球,電力行業無疑具有參與的機會,也應該并且主要體現在國外建設、運營業務上。其他的,以電力與電力傳輸的技術特點與國際市場現狀,應該是想多了....。。
(本文作者介紹:卓爾德(北京)環境研究與咨詢首席能源經濟師。)
歡迎關注新浪財經能源頻道官方微信“能見派”(微信號nengjianpai),閱讀更多精彩文章。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能見派,關注高端與前沿,描繪美好能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