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中國經濟調整遠遠未結束

2015年08月17日 14:06  作者:樊綱  (0)+1

  文/中國經濟50人論壇成員 樊綱

  中國經濟不斷有新情況,現在又在進行調整,可能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苦衷。剛才涉及到一點,我們處在一個低迷、調整的時期,這不等于中國經濟長期來說沒有進一步發展的余地,或者是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面對產能過剩企業應該怎么辦面對產能過剩企業應該怎么辦

  近期中國經濟用一個詞形容就是“過于低迷”,上上下下大家都可以看到。最新的數據又很差,增長速度繼續趨于下滑,投資也是一度下滑,出口又是負增長。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出現下滑的趨勢?這件事怎么來的?當然現在有很多人有很多的說法,中國經濟到了今天,就是要低,不能高了。

  我說不是這樣的,現在很多問題,首先歸結為中國經濟過去10年當中兩次過熱,有了過熱之后有調整,現在我們正在“調整時期”。低迷時期,就是處理過熱后遺癥的時期。所有的問題,首先的原因是這些因素造成的。政府有沒有責任?政府也有責任,那是次要的第二個原因,現在的政策有問題,包括政策過緊。

  最基本的問題,過去10年中兩次經濟過熱。一次是2004到2007年,上一輪火的時候。大家記住中國經濟兩位數增長的年代,其實沒有多長時間,就是2004到2007年間。

  2004到2007年,不讓建這個、不讓建那個,民營企業建鋼廠都被關了。那次為什么熱?有各種的原因。當時改革紅利釋放出來了、當時我們開始搞了房改,土地可以買賣,地方政府有了錢,可以賣土地,地方政府有了錢,搞了很多項目,帶動了行業短缺。上海沒有停電,江浙這一代那幾年一星期停3、4天電都是常事。鋼材也少、電也少,大家拼命的投資短缺行業,價格一個勁往上漲。

  世界經濟那時候在泡沫當中,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就是2004到2008年間。美國經濟熱,房地產泡沫帶動了金融泡沫,金融泡沫帶動經濟泡沫,整個世界跟著火,當時我們全國的出口每年增長30%到40%,當然有各種因素,主要是因為美國過熱帶動。

  內外的驅使下,市場形成泡沫。當時既有通貨膨脹,也有資產泡沫。2007年增長率達到了多高?達到了14.7%,是現在的一倍,現在我們是7%。

  經濟過熱之后,全世界所產生的后果都是一樣的:產能過剩、債務問題、資金困難、融資難、融資貴,都是一樣的。后來政府壓、壓,最后一根稻草把過熱壓住了。2007年9月份,進一步調控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開始掉頭,10月份股市開始掉頭。

  2008年調整一年,2009年調整一年,2010、2011年恢復正常的增長,或者不是正常增長,但可以平穩下來。沒有想到還沒調整完,2008年四季度世界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一來,G20峰會上大家一致同意,我們要聯手救市。要吸取上次的教訓,不要產生持久的衰退。

  上次是什么教訓?1929年的金融大危機,那次沒有宏觀政策、宏觀調控。并不是有宏觀調控政策大家沒有用,而是說沒有,那時候沒有宏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理論,危機走了一半,1936年一個英國人凱恩斯寫了一本書,把當時的政策問題進行了理論分析,標志著現代宏觀經濟學的誕生。

  當時的情況,市場就如滾雪球一樣,自由落體式的下滑,滾出一個什么?十年大蕭條,全世界的GDP下降了50%。這個不是增長速度下降了50%,而是絕對量減少了50%。1929年掙1000元,1939年掙500元。失業、貧困,社會要發生動蕩,大家不相信市場,出了納粹(叫國家資本主義),這種極端思潮打了世界大戰,死了幾千萬人口,1945年經濟增長,1954年世界經濟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你說,這教訓慘痛不慘痛?現在有的人還要批評刺激政策,說當時不應該采取刺激政策。我說這叫不懂歷史、不懂理論,采取什么樣的政策、政策的力度多大可以討論,但當時政府一定要做事。當時世界政治家坐在一起沒有異議,大家一致同意。應該說大家都履行了承諾,這次還是比較成功,比起上次危機是人類的進步。

  中國政府回來也采取了刺激政策,經濟很快就上來了。第二年到了10%以上,也就是又來了過熱。房價又跳回來了,鋼材、水泥、投資等又火了一把。

  兩輪過熱產生了哪些后果?為什么過熱有問題?為什么兩輪過熱導致了今天的困難局面?最基本的東西就叫產能過剩。本來一個產業就那么多訂單,過熱的時候那么多企業投資很多,訂單要分攤到大家的頭上,每個廠分不到多少,于是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多嚴重?2008年我們計算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當時的結論是4億噸的需求,6億噸產能,2億噸產能過剩。后面,6億噸的需求,10億噸的產能,4億噸產能過剩,清理起來就難了。現在我們處理的是兩輪過熱疊加起來的產能過剩,各行各業為什么這么困難?因為整個經濟過熱都產生了產能過剩問題。產能的后面是什么?是企業。過多的產能意味著過多的企業,產能后面還有什么?從實體的角度看的是企業,金融的角度就是壞賬。

  產能過剩,我借了錢、投了資,建了很多東西之后沒有辦法用,無法還債,債務問題就出來了,這就是我們清理的各種問題。

  現在,從本質的意義來講就是在經歷一場經濟危機,就是吞下或者是在咀嚼過熱的后果。天下一切經濟過熱,泡沫早晚會破,一切經濟過熱,一切泡沫最后的結果都一樣。就像股市過熱,早晚會崩盤崩盤,結果都是一樣的。不要幻想我們過熱不會有這樣的惡果,別人的過熱才有這樣的惡果。當年日本人也是這么說,我們不一樣,我們是經濟動物,我們沒事,最后的結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那么,在蕭條和低迷時期,我們要清理過剩產能了。企業應該怎么辦?首先,你要認識到一個問題,在過熱當中形成的這些企業,不可能都存活下去,不可能都有大的發展。不管這個產業在中國是不是朝陽產業,不管在中國未來有沒有發展,不可能有這么多魚目混雜的企業生存,總要優勝劣汰。

  而優勝劣汰發生的時候,就是在低迷、蕭條和調整的時候。過熱的時候誰都有碗飯吃,不可能優勝劣汰。以前是泥沙俱下,現在是水落石出,要調整,有一部分企業要退出。

  第二,你要想想,這時候你在你的產業中處于什么地位。是處于被兼并的地位?還是處在兼并別人的地位?任何一個細分的行業當中都有兩種企業,一種企業是過去幾年專注而專業搞自己產品的,搞研發、搞創新,專注專業在發展。這些企業處在優勢地位上,訂單在向他集中。這種企業,現在處在“收購別人”的地位上。

  另外一種企業,本身技術不太好,生存的也不是很好,或者原來很好,但被各種忽悠,政府的忽悠、投資分析師的忽悠,前些年說“經濟轉型變成轉產”,中國制造業不行了,趕緊轉產,做金融或者是地產,搞高新科技、互聯網等等,你沒有那樣的能力,天天想轉產,東張西望,看不起自己干的行業。

  不僅資金調走了,人也不專注,精力風險了,那你這個產業一定做不好。到現在,一定處在艱難的過程當中。如果你是這樣的企業,就處在被兼并的地位上,不如早早兼并重組。越早做,越賣個好價錢,至少把本收回來了,還可以干一些別的。這就是你要分析,不可抗拒市場的調整過程,你要想想怎么順應它。

  第三,兼并重組,其實就是產權交易。說到這一點,你再想想,你融資難、融資貴,你別沒錢就想著去銀行借錢,你想想,我用股權換資金,比如行業當中比較好的企業,我給你讓渡一定數量的股權,不讓你全部兼并重組,股權換資金,解決現在資金難或者周轉的問題,這樣我企業還可以發展。

  如果你肯定被兼并重組,沒有優勢的情況下,你不如兼并重組給別人。如果你還有一些優勢,融資方面你換換思路。中國銀行貸款、影子銀行這塊占的比重特別大,直接融資這塊特別小,這是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問題。

  除了政府要做事情,要建立制度,金融機構要發展,我們企業家的融資思路也要變一變,別總想自己辦企業,沒錢就找銀行。銀行也有自己的各種苦衷,銀行能發的也就是周轉資金,不可能提供發展資金。發展資金,還是要利用股權融資的方式。

  股權融資,知道市場上誰有錢,讓渡一些股權。還有是找PE,你把股權讓渡給他們,他們給你投資。不僅新創業可以這樣做,需要資金的中小企業也可以這么做,西方很多大企業也會用股權解決融資的問題。調整,一定會發生,我們要把這次調整走完,也不能半途而廢,要讓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發生作用,這樣我們的經濟結構才能更好,才能為下一輪的增長打下基礎,產業效率才能提高。

  你不能人為的打斷,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承認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規律,我們的企業如何順應規律,你確定自己要做什么,這要做各種具體分析,你要對自己所處的行業分析。有人說我不是不想兼并重組,不是不想賣出去,但價格不合適。但是你現金流、訂單都沒有,虧損著還想賣高價嗎?不現實,能把本收回來不錯了。

  什么叫硬著陸?什么叫軟著陸?企業方面,硬著陸就是倒閉破產,血本無歸。軟著陸,就是調整得比較平穩,多數企業或者不是倒閉破產,還可以通過兼并重組,把本收回去。

  這是過熱之后經歷調整時期比較好的、穩妥的、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企業困難問題的好辦法。絕大多數產業都需要重新調整,都需要調整集中度,我們的集中度太低。我們很多產業在世界上沒有競爭力,因為集中度太低。有些產業只需要2、3個企業,我們有200、300個企業,都在惡性競爭。危機調整時期,就是實現這種調整的機會。

  以上是講危機,講我們消化危機后遺癥的方面,是我們經濟形勢困難的基本原因。

  一般來講過熱之后,產能過剩、發生危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硬著陸,大批的倒閉破產,大批的債務、違約,疾風暴雨式的經濟衰退等等。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我們所選擇的方式,也就是軟著陸。緩慢一些,有些事不讓它都破掉,我們逐步的,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來清理這些問題。

  問題都是一樣的,我們也是產能過剩,只不過處理的方法不太一樣。這種方式,不是隨意可以選擇的,這種方式有一個前提,有些經濟做不到這一點。你要想做到這一點,有前提條件:你在經濟過熱的時候,宏觀政策起到一定的作用,使“過熱”的程度不是那么大,還是有管理的。泡沫不是特別大的情況下,在過熱時期還有政策壓抑泡沫,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后面可能實現軟著陸,因為問題不是特別大。

  你如果前面沒有采取措施,任意讓泡沫鼓起來,鼓得很大,你后面也不可能實現軟著陸,肯定是問題很多,最后崩盤。如果你在熱的時候,不僅沒有去做抑制的事情,你還推波助瀾,你還“拱火”,我說的這些都是現實當中有例子的。市場火起來了,政府應該去打壓,逆周期。市場不好的時候你刺激一下,市場好的時候要采取措施進行抑制。

  如果沒有抑制,還填了幾把火,這個后果就嚴重了,崩潰就非常劇烈,很難實現軟著陸,非得搞個國家隊托住它。我們在硬著陸和軟著陸當中進行選擇,實行軟著陸,還是真是因為我們在經濟熱的時候起點作用。2004到2007年期間壓著的,壓不住是因為市場往起上的作用比較強,但還是起作用的。

中國經濟調整遠遠未結束中國經濟調整遠遠未結束

  沒有當時的宏觀調控政策,中國的經濟還不知道會熱到什么程度,增長率16%、17%都有可能,如果那樣泡沫會更大。第二,后一輪,2009到2010年的過熱,我們的政策作用體現在什么地方?體現在比較及時的推出了刺激政策。

  “退出”的概念,相信大家都知道,美國現在還沒有退出,一直到今年年底才算正式退出。歐盟從來沒有退出,日本從來沒有退出,我們什么時候退出的?2010年推出的。4萬億或者是6萬億的那些政策,嚴格來說就實行了一年多的時間,2010年上半年就開始退出了。什么時候退的?標志事件是什么?

  這些東西還都在,2010年4月份采取了住房限購政策,那是很嚴格的緊縮性政策。2010年4月份住房限購,6月份清查地方融資平臺,停止了正規銀行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2010年下半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從緊。上一輪是政府抑制的,這一輪是我們刺激出來的,我們就及時退出了,好處是泡沫沒有過大,防止泡沫波及過廣,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產。大家應該一致同意,房地產的一次軟著陸,現在基本完成了。

  我稍候講政策的時候會講,去年9月份之前,房地產的形勢很不好,但形勢不好前幾年也沒有跌多少,這一輪沒有跌多少。二、三線的省會城市,價格和收入比例很合理,沒有大泡沫。調整的時候也就是2%、3%的調整。之所以如此,因為2010年及時剎車,使得當時幾個一線城市形成的泡沫,還沒來得及波及到二、三、四線城市去就剎住了。2007年的不一樣,泡沫波及到全國了。

  一些小城鎮的房地產賣不出去,是2007年一輪波及過去的,2010年的泡沫剎住了,這幾年就是一個軟著陸的過程。小城市、小城鎮的住房過剩問題,不是這次過熱問題的本身,更深層次來說是城市化戰略出現了問題,今天不多說了。城市化的邏輯是大城市,是人群的集中,向有就業、經濟發展的地方集中,形成人口的聚集,形成城市。

  很多邊緣地區,不適合經濟發展,不會再創造出很多就業的地區,人口一定是流出的,那些地方不需要建很多的房子。過去,因為基本戰略是城鎮化,發展小城鎮,地方政府忽悠,我們這里怎么發展,房地產商看著那邊的地便宜,2007年典型的就是大房產商到四、五線城市拿地。被忽悠進去了,現在明白了,這個市場是政府政策扭轉不了的,因為人的行為是扭轉不了的。

  政府還在叫要發展小城鎮,但人就是往大城鎮走,基本的邏輯,你說發展小城鎮,你去不去?你的孩子去不去?這是人的基本行為邏輯,不是以你意志為轉移的。日本政府當年采取了多少政策,不要到東京,不要去大城市、去小城市吧,有用嗎?韓國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政策,現在還是50%的人集中了首爾。

  現在中國的邊緣地區,不適合居住、不適合經濟發展。現在,邊緣地區的小城鎮住房問題,不在現在討論的住房問題范圍內,屬于戰略結構性問題。現在房產商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不能在人口流出的地方建房子了。

  之所以我們可以實現軟著陸,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的泡沫沒有波及太廣,這就是政策的效果。住房限購,這是很極端的手段。現在著名的房地產大家都承認,過熱的時候采取一些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這些政策也要退出,不能總實施著。去年四季度逐步退出一些政策,房地產穩定了,進入了進一步的發展。當然,房子還要繼續賣,但應該是進入了下一輪的周期。

  現在我們基本的情況就是軟著陸,不需要急風暴雨的大規模破產倒閉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有些行業正在逐步恢復。

  軟著陸有一個問題,時間比較長。美國典型的硬著陸辦法,大規模倒閉破產。2008年開始,前年經濟基本恢復了。我們典型的軟著陸型國家,時間會長一些,但要多長?不知道。

  研究經濟周期,我們沒有經驗,因為沒有經歷過幾次。西方國家經常經濟周期,而且都是典型的。我們的情況不同于其它國家,我們最好參照自己的情況,而且軟著陸不是誰都可以經歷的,我們自己經歷,自己參照一下。

  我想說的是軟著陸有多長的問題。中國經濟不都是兩位數增長的。在最近20年有兩個高點,一個是92年的14.3%,一個是2007年的14.7%,中間一個大凹陷。1995年增長速度還在10%以上,但已經是下滑的第二年了。高峰過熱的是1992到1993,1994通貨膨脹達到高點。1995年開始下滑,經歷了5年,第5年是比較小的一個下滑。

  5年之后,有三年不下滑但是在低位徘徊,加起來一共8年的時間。到2002年才算完成這個過程,2003年恢復正常增長,也就是8%左右。2003年的初期是非典,非典之后恢復正常,投資等等開始增長。2002年還有通貨緊縮,但我們還是把2002年算作調整的節點。整個的時期,兩個直線框住的時期我們現在稱作低迷時期(經濟學稱作蕭條時期),我們說得好聽一些叫調整時期。

  包含了一段下滑和一段時間的低谷徘徊,我在這邊畫了一條線,到哪里打住我不知道。前面走了8年的時間,前面是一次過熱,我們這次是兩次過熱,一個大高峰,一個小高峰。產能過剩疊加出來那么多東西,我們需要多長時間?

  至少現在還沒有走完,下滑時期還沒有走完。這條曲線往后畫畫,從2011年開始算,我們剛走了4年。什么意思?一是我們要有思想準備,調整遠遠沒有結束,可能還會有進一步的下滑。下滑之后,可能還會有低位徘徊的時期。

  為什么我剛才說企業家自己仔細想想,你處于什么樣的位置?面對這樣的調整期,不可能馬上回到這塊,稍候我會講什么叫正常增長,不可能回到正常增長,暫時過熱更別想了。以后怎么樣我不知道,但是接下來幾年你能不能頂住?如果不能,不如早早做打算。政府在這里做什么事情?和以前一樣,要托一托。

  政府如果不托,不知道會跌在哪里,政府現在要做事情,但這不是說要把經濟刺激起來,而是要讓調整過程走完,又不能讓調整時期跌得太厲害,超調的幅度不能太大,不能過度調整,不能用危機的慎重災難進行調整,還是要托住。上次也做了這樣的事情,從1996年開始我們就寫文章,怎么擴大內需,政府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擴張性政策,1997年底討論,1998年搞了刺激政策,因此托住了。

  現在,我們大概處在這樣的時期。第一個含義,調整期剛走了一半,大家要有思想準備,恐怕還是要調整一段時間。第二個含義,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低谷時期,我們要小心一些,可別把低谷時期說成永久的情況,低谷時候大家都不好,經濟不好的時候大家的預期和大家的議論,“中國有沒有下一輪?”、“我們進入中低增長時期”、“中國沒有高增長了”,現在大家說這樣的話,和上次一樣。上次低谷的時候,大家說的也一樣,不要再提7%了,中國政府經濟報告提5%、6%吧,中國沒有高增長了,就這樣了。

  那時候也懷疑,7%對不對?你的發行量沒有那么多,運量沒有那么多,調整時期是重工業下得最快,用電量等都下跌最快。還有通貨緊縮,31個月的PPI通貨緊縮,CPI也都負增長。當時的問題也都相近,唯一不一樣的,壞賬當時主要是銀行貸款,多數也是地方政府的貸款,體現為國有企業貸款。

  當時銀行壞賬率是50%,90年代末期就清理這些問題。產能過剩到當時總理都說,20年不用再建電站,沒幾年電力短缺。現在我們議論,中國有沒有下一輪?說的話也都是一樣的,提的問題也都一樣。所以我說,要謹慎一些,不要把周期性的因素、周期性調整的因素和長期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混淆起來,我們處在低谷上我們要思考,要看到。

  現在我們經濟產生低位調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當然,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我們勞動成本提高了,環境污染不可持續了,等等,世界形勢不好了,但我們仍然要認真分析,那些屬于長期因素,長期因素占多大的比重?周期性的因素占多大比重?我們要認真思考。

  有人說,明年是不是可以好起來?我不是很樂觀,“十三五”期間的前半段,還得處理“十一五”、“十二五”導致的產能過剩、兩次過剩產生的問題。反過頭來大家可以聽出來,我的另一個問題上是樂觀的,我不認為現在這么低迷就是中國經濟永久低迷,現在的低迷有它周期性的原因,就是清理產能過剩。

  現在的問題這些,都是周期性過熱導致的。我們現在“過于低迷”的含義,是低于正常增長。41個月通貨緊縮,說明我們現在低于正常增長,我們的正常增長不至于這么低。正常增長多高?我后面會簡單講一些,沒有時間仔細分析。

  我個人認為中國的潛力還是在的,每年7%左右的水平是不過熱的,這個潛力是在的,10%是過熱的。7%的情況下如果有41個月的通貨緊縮,我們的正常增長率可能會比7%還高一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是樂觀的。短期,也不能說完全悲觀,調整可能是好事,下一輪增加可能會好一些。

  大家仔細分析分析,你的行業怎么樣?你在行業當中的位置怎么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去思考我們的發展戰略。

  2015年預期我不多說了,今年的7%可能困難,或許會低一些。明年可能還是比較艱難的,后年能夠穩定下來,能夠有所回升就已經很不錯了。

  講到政策,現在過度低迷有兩方面因素,一是市場本身經濟波動,到了今天要進行調整。二是政府政策也有問題。政府政策的第一個大問題,2010年及時退出了刺激政策,這是對的。當時采取了一些緊縮性的政策,包括一些極端性的緊縮政策,住房限購等等,包括20%的準備金率,貸款額度、這個不讓貸那個不讓貸,一大堆的緊縮政策,當時也是對的,政策和制度不一樣。

  短期政策有時效性,經濟很熱你需要緊縮政策,經濟下滑你還采取緊縮政策就有問題了。我們及時退出了刺激政策,但是沒有及時退出緊縮政策,那些緊縮政策一放4、5年,忘了,還在緊縮著呢。然后這兒調整,就出現了過度調整的問題。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逐步開始放松這些緊縮政策,降準降息、住房信貸等等。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不是擴張性政策,是退出緊縮政策。

  比如匯率,現在匯率減少,外匯占款減少,外匯供給減少了,也就是減少。我現在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降低兩個點的準備金率,市場上解釋為政府要刺激經濟了,其實不是。貨幣沒有多,繼續保持中性的地位上,那叫“退出緊縮”。

  迄今為止政府的多項措施是退出緊縮,不是刺激經濟。而且那些政策,本質上不是為了刺激股市。股評家千方百計把政府所有的行為說成為了股市,其實不是那樣的。整個經濟的范圍很大,股市不是說不重要,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并不是圍繞股市,而是圍繞實體經濟和GDP的。股市和GDP有關系,但只是印花稅和證券公司的手續費,資本溢價是不計入GDP的。我在股市還熱的時候有一篇文章說,防止股市上一些人要綁架政府。

  那時候市場上的傾向,政府不能采取任何對股市不利的政策,那就是綁架政府。我現在政府投資多了,我不能減少一些政府投資嗎?就為了維持股市我什么都不做了?只能做有利于股市的,其它的都不能做?我現在加稅,有很多事情我都要做的,包括匯率的問題。一會兒我再講講匯率的問題。

  第一,該緊縮的,退出緊縮政策等等,過去做得太慢,導致我們現在過度低迷。第二,應對風險不夠積極,典型的事情是地方債務問題。地方債務問題,不是說地方借的錢都打了水漂,中國政府的債務和西方政府的債務有一個重大差別,他們的債務都是消費債,借了錢花了。我們地方政府借的這債幾乎都是投在基礎設施上了,只是這些匯報期很長。5年、10年,比如地鐵、高鐵還沒有建好。

  現在我們是機制不匹配,這種不匹配怎么辦?用長期國債或者是政府債券,把金融借貸換下來。2010年發現這個問題,2011年我們建議趕快做,遲遲不做,今年才開始做,力度還不夠大。今年最終可能會有3萬億的力度,今年還債的問題基本可以解決,這個風險現在開始化解。

  如果早點化解,中國市場風險情況會很不一樣,市場的感覺會很不一樣。第三個政府的問題是不作為,不吃飯是小事,不作為了。不跟企業吃飯了,不給企業辦事了。去年財政部兩次發文件,督促各級政府“趕緊花錢”,最后還有2萬多億沒有花出去,不作為了。這都是回歸正常,并不是刺激政策。

  還有一個問題,特別是最近一年多來的問題,確實導致我們相對低迷,特別是出口等問題。不景氣一個相當重要的外部原因,就是我們的匯率嚴重高估,這部分我們要講幾個概念。

  名義匯率,美元或者是歐元限價的匯率,不計算通貨膨脹,1美元或者1歐元換多少人民幣,這叫名義匯率。有浮動匯率制和固定匯率制,但大家發現固定匯率制越來越不行,世界經濟因素千變萬化,你匯率固定下來,產生各種扭曲。

  各國都實行了浮動匯率,浮動匯率有兩種,一種是管理幅度,也就是政府干預的浮動,還有一種是盯住匯率,也就是一種匯率盯住某一種匯率,作為基準匯率。2005年以前我們基本固定匯率,也就是盯住美元,結果導致我們應該升值總不升,導致了過度低估,貨幣值低估。當時的問題,外貿順差增加,外匯儲備增長,開始要跳一跳,開始浮動,叫有管理的浮動匯率。一開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2005年我們正式宣布的匯率制度,叫有管理的盯住一籃子貨幣政策。

  這是根據你貿易加權,你和一組貨幣的關系。不是盯著一個貨幣,而是一組貨幣。一組貨幣,就是你進行貿易進出口的時候,用什么貨幣進行結算,你可能50%是美元結算,30%是歐元結算,10%是日元結算,還有瑞郎、新加坡元、加幣等等結算,用貨幣加權,用貿易比重加權之后形成“一籃子貨幣”。

  我們宣布之后有幾年時間,市場人士告訴我,市場變化和一籃子變化很吻合,說明我們當時確實是盯住了一籃子。走著走著,不知道為什么我們又開始盯住美元了,因為盯住美元比較好操作,比較簡單,不用天天算,結果這次出問題了。什么問題?美元這一輪要退出寬松政策,美國要加息,美元堅挺以后,從日元貶值開始,美元走強,世界各國貨幣對美元貶值,中國盯住美元沒有貶值。中國按照一個籃子算,叫“名義有效匯率”沒有消除通貨膨脹的影響。

  如果其它國家通貨膨脹你買東西就少了,我們通貨膨脹別人到我們這里買東西就少了,實際幣值有影響。按照這么算,去年以來有效匯率升值將近20%。我們沒有條件這么升值,對美元沒有升值,但對世界各國貨幣我們升值這么多,大家覺得日本現在真便宜、歐洲真便宜。

  說實話大家原來就覺得美國便宜,大家出國買東西并不是不看好中國市場,而是因為外國地和投資都偏移。如果現在出現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其實不是對美元貶值,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實際有效匯率過度升值的矯正。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出在人民幣浮動不夠,盯住美元不動,“變量”不變就有問題了。你不變,世界各種情況都在變,特別是匯率問題。

  一國的匯率,不是你一個國家的問題,是和世界各國的關系問題。世界各國的經濟關系發生變化,各種變量都變了,你不變,你就出現了對均衡點的偏離。這個問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還不是貶值、升值,而是要改變你的匯率機制,不要再盯住美元,要盯一個籃子,根據市場供求讓市場浮動。

  所以我非常支持,不管什么情況下我們趕快推出改變匯率機制的事情,不再由央行[微博]一家天天給中間價,是市場提出供求,由供求確定中間價,讓匯率浮動起來。光給出2%的區間,但是不浮動,仍然是盯住,問題就來了。

  過去2、3年我們盯住美元,導致有效匯率嚴重高估。次要的問題才是貶值,你讓它浮動,首先就是貶值,因為嚴重高估了。前些時候大家一直說人民幣太高了,可能要貶值,市場上的貶值壓力就形成了。這次央行的說法,一次性釋放。這次問題的本質,就是要趕快改變過去人民幣不靈活、不浮動,變量不變,這種過時、不好的機制、市場扭曲的機制,然后糾正匯率過度升值的現狀。

  現在有人提出疑議,這次的時機好不好?中國剛鬧了股災,現在調這個對不對?今天上午有位記者在電話里面問我這個問題,我說什么叫時機對不對?沒有對的時候。今天不好,明天不好,沒有完美的時機,制度是一個長期問題,長期的制度改革要不斷的做、經常的做,時機好做,不好也做,經濟景氣好也做,不好也做,我們制度才可能調得越來越好。

  人民幣貶值是不是為了出口?出口過低、價格扭曲,市場要調整,市場趨勢本來就是人民幣貶值,為什么你要和市場對著干?價格調整,你為什么要擰著勁?是市場本身看到了中國出口太低了,需要進行調整,我們的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

  我個人也認為,政府不應該完全退出管理,我們現在有2%的限制,如果出現大幅度的偏差,也應該進行一定的干預。但卻是要區分干預的短期政策和長期機制間的差距,機制盡快恢復到比較靈活的匯率制度比較好一些。

  總之,中國經濟不斷有新情況,現在又在進行調整,可能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苦衷。剛才涉及到一點,我們處在一個低迷、調整的時期,這不等于中國經濟長期來說沒有進一步發展的余地,或者是進一步發展的潛力。

  今天我講的這個,很多就是要看到調整的積極方面,看到我們這一輪調整,優勝劣汰也好、結構調整也好,看到它積極的一面,我們在積極的當中尋找投資機會和掙錢的機會。

  (本文整理自作者在小牛新財富夏季金融峰會上的演講)

  (本文作者介紹: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

意見領袖官方微信

文章關鍵詞: 樊綱中國經濟產能過剩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中國政策刺激有多大空間? 下半年經濟將進入上行期 莊家的美女研究員秘密 關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十點思考 A股市場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A股為何“牛失前蹄”? 為什么現在一定要救市? 高層講話暗示企業匯率風險加大 美股分析:攜程股價真得值75美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