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方晉
本輪油價下跌是否見底我們不知道,但已經有人預言高油價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還僅僅是個開始,當大多數人對這種觀點深信不疑的時候,油價離新一輪上漲也就不遠了。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出乎多數人的預料。僅僅六年前,油價還創出了147美元一桶的歷史高位,盡管后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油價曾一度跌破40美元,但很快又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而回升。事實上,以年度平均價計算,過去三年油價均在一百美元以上,屬于歷史最高水平。對于油價在短短幾個月內暴跌50%,很多人都不適應,于是各種陰謀論出臺了。有的說油價下跌是美國的陰謀,目的是要打擊俄羅斯。有的說油價下跌是沙特阿拉伯的陰謀,目的是要打擊美國的頁巖油。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端著歷史規律的望遠鏡來看問題。回顧過去50多年的歷史就會發現,原油價格已經經歷過幾輪大起大落了。20世紀70年代,油價從每桶2美元上漲到40美元,然后一路下跌到1986年的8美元。1991年由于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油價又回升到40美元,然后到1998年又跌到10美元。之后油價一直低位徘徊,從2003年起開始攀升,直到創出147美元的歷史新高。可以看出,前兩次下跌,低點和高點時間間隔都在6~7年,跌幅在75%~80%之間。這次下跌,距離2008年高點已經過去六年,而跌幅只有60%多。從這個角度看,油價可能還沒跌到位。
油價為什么會大跌呢?盡管石油是一種戰略物資,盡管其資源分布極為不均且集中于少數地緣政治不穩定地區,盡管部分產油國聯合起來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并以調整產量為主要手段試圖掌握國際石油的定價權,但同所有商品一樣,石油的價格歸根結底是由其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
20世紀70年代,油價上漲了20倍,其他大宗商品如農產品、貴金屬、工業金屬價格也都大幅上漲,給世界經濟帶來很大沖擊。恰好此時,羅馬俱樂部出版了《增長的極限》一書。很多人都認為,能源資源即將枯竭,其價格將持續上漲,甚至西方文明都會因此終結。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曾經憂心忡忡地說,除非美國大幅削減石油消費量,否則10年內美國將無法從任何國家獲得石油。著名生物和環境學家、《人口爆炸》一書的作者保羅·埃里希甚至愿意和別人按一比一的賠率打賭,到2000年的時候英國將不復存在。
這時候,一個叫朱利安·西蒙的經濟學家站出來了。他愿意和埃里希打賭,由對方選擇任何5種資源產品,賭這五種產品到1990年時的價格將低于1980年的水平。埃里希接受了這一賭注,并選擇了五種資源產品,他認為隨著資源逐步枯竭這些產品價格將大幅上漲。這就是著名的“資源之賭”。
最后的結果是西蒙贏了。整個20世紀80年代,所有大宗商品基本上都是大幅下跌,而且一直持續到90年代。西蒙贏的理由很簡單。他認為,在一個市場經濟中,隨著能源資源價格大幅上漲,人們一定會加大開發力度,發展節能技術,并尋找其替代品,最后必然導致其價格的下跌。
油價上漲帶來的結果也是一樣。日本的原油進口依存度高達99%,在20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之后大力發展節能技術,后來其石油消費量長期都是負增長。新世紀以來油價大幅上漲之后,很多人都說廉價石油的時代結束了,油價將漲到200美元、甚至300美元一桶,孰不知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美國的巖頁油氣革命就悄然發生了,而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中國也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隨著供求形勢的逆轉,油價下跌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市場經濟的奇妙之處就在于,如果油價持續低迷,對新油田的開發,對節能技術和新能源的投入就會減少甚至被束之高閣,而消費者和石油下游產業也會采取更加耗能的生活和生產方式,這正是20世紀90年代所出現的情況。本輪油價下跌是否見底我們不知道,但已經有人預言高油價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還僅僅是個開始,當大多數人對這種觀點深信不疑的時候,油價離新一輪上漲也就不遠了。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