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董希淼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并做出相應部署,為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也對金融從業者提出了要求。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是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并做出相應部署,為我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也對金融從業者提出了要求。
在報告第五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論述“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提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在報告第九部分講到“推進綠色發展”時,提出“發展綠色金融”。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下一步可從健全金融調控框架、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深化金融科技應用、完善金融監管體系、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繼續努力,取得實效。
第一,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是十九大報告較十八大報告全新增加的內容,也是未來我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主流央行的政策框架以貨幣政策為核心。
而金融危機后,各國監管當局普遍認識到只有貨幣政策對于維持金融系統穩定還不夠。中國人民銀行2009年開始研究宏觀審慎監管框架,2016年正式推出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彌補了以往貨幣政策框架和微觀審慎監管的空白,并引入了逆周期調控因子,目的是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框架是我國在金融宏觀調控政策框架實踐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穩健的貨幣政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宏觀審慎政策為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和傳導提供了有利支持,“雙支柱”互相協調增強了金融宏觀調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在金融穩定方面初步發揮了作用。
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已逐漸清晰,下一步還需要對相關機制進行加強和完善:一是要持續加強貨幣政策在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中的作用;二是要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強化宏觀審慎管理;三是要進一步豐富“雙支柱”框架的內涵和外延。
第二,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例。要立足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導向,積極穩妥推進主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以及股權眾籌市場建設,協同發展場內和場外、公募和私募、股票、債券和期貨等分層有序、功能互補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提高直接融資的占比,拓寬企業的多元化融資渠道。
一是進一步推進和完善IPO改革,一方面通過充分信息披露推動IPO向注冊制推進;另一方面通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保護投資者利益。二是加快新三板市場相關制度創新。新三板應立足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重點推進制度建設,如構建差異化信息披露制度體系,確保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及時;同時還要優化市場內部分層和差異化管理制度。三是秉持法治化、規范化的發展思路,有重點有選擇地推進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建設,重點培育和發展市場基礎好、交易體量大、與其他板塊市場便于對接的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打通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與主板、中小板、新三板等板塊市場的有機聯系。此外,還要穩妥推進股權眾籌規范發展,讓股權眾籌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有益補充。同時,持續豐富資產證券化等各類直接融資工具,拓寬投融資渠道,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和企業杠桿率。
第三,發展綠色金融,助力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這就需要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充分發揮金融對環境治理和產業發展的引導、約束和杠桿功能,拓寬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的融資渠道,緩解其融資難題。我國已成為全球首個構建較為完整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國家,未來應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從政府層面、市場層面和社會層面入手,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從政府層面看,加大對綠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如完善綠色金融相關的標準規則和政策體系,明確綠色項目和綠色金融的界定標準,以及認證考核標準;成立綠色金融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加強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協調配合,協調和處理綠色金融發展的重大問題。從市場層面看,金融機構要提升綠色金融的戰略認知,將發展綠色金融提升到戰略高度;對綠色項目實施差異化授信和考核機制,鼓勵和引導經營機構發展綠色金融業務;根據綠色項目的特點,以及貸款客戶的信用狀況和還款能力,建立客戶分層體系,提高風險定價水平,開發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從社會層面看,積極培育和發展專業化、國際化的綠色金融社會組織,為政府、金融機構、企業提供綠色金融服務咨詢,以及相關人員的教育培訓服務。
第四,深化金融科技應用,以科技創新推動金融發展。“科技”和“創新”是十九大報告中出現的高頻詞匯,其中科技”被提及18次,“創新”被提及60次。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化學反應”,使得金融業突破時間、空間和范圍的約束,在組織形式、服務能力、客戶體驗等不斷提升。
以科技創新推動現代金融發展,一是堅持科技引領戰略,推動金融業不斷改革創新,提升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如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推動普惠金融發展,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讓小微企業、農民、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等及時獲取價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二是構建金融科技創新體系,深化金融業智能化轉型。如建立與現代金融發展相適應的專業化經營機構;搭建以分布式技術為核心的架構,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強互聯網等公司深度合作,在資源信息共享、科技研發應用、業務轉型發展方面實現優勢互補;打造科技創新型人才隊伍,夯實金融業科技創新的人才基礎。三是完善監管體制機制,為金融科技創新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如通過構建恰當的數字金融法律監管框架、擴展數字金融服務基礎設施,提升創新產品的規范性、創新環境的包容性、創新監管的協調性。同時,加快培養金融科技人才。
第五,加強金融監管協調,進一步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十九大報告將“健全金融監管體系”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以綜合監管、功能監管、監管信息共享為特征的金融監管新時代正在到來。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表明我國金融綜合監管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金融監管呈現多元化和立體化:在國務院層面有金穩會,負責頂層設計、重大決策和總體協調統籌;在部委層面有一行三會,負責條線監管政策和制度,重在實施機構監管;在地方政府層面有金融管理部門,協助落實具體政策。同時,金融監管內涵也從分業監管走向功能監管。這一方面有助于避免分業監管中存在的重復和交叉監管,減少監管標準不統一導致的“監管套利”;另一方面有助于總體判斷金融機構資產組合的風險和資產配置情況,實現對被監管機構業務的全覆蓋;同時還有助于消除金融創新帶來的“監管真空”。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的統籌監管和互聯互通,形成集中、統一、高效的金融信息系統,實現跨市場、跨平臺、跨平臺數據信息共享,是統籌監管、防控金融風險的基礎。下一步,相對分立的金融基礎設施或將迎來新一輪的整合,統一標準的信息統計、風險監測、數據收集將建立,監管信息共享也將使得監管套利的空間顯著下降。
第六,進一步提升防范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能力。防止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題。系統性風險一旦發生,不僅影響范圍極大,同時還具有極強的傳染效應。作為一只看似行走緩慢的“灰犀牛”,系統性金融風險往往更容易對經濟體發動“突襲”,并在金融機構和行業之間橫向傳染和蔓延。歷史上,日本房地產泡沫、亞洲金融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歐洲債務危機等,都對整個金融體系甚至實體經濟帶來嚴重后果,教訓慘痛。
近年來,我國金融業發展進入一個加速換擋的時期,金融機構體系愈加多樣化,金融交易體系走向信息化,金融產品結構不斷豐富,金融市場日益開放,這都對我國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帶來挑戰。一方面,我國亟待形成符合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以滿足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隨著金融業務的復雜多樣化,需要金融監管更加全面地考慮到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下一步,在深化監管體制改革的同時,還要從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法人治理機制等方面采取針對性措施。作為微觀市場實體,金融機構應將防范風險放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防控可能存在的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金融風險兩手抓、兩手硬。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面向未來,我國金融業應以服務實體經濟和金融消費者為中心,持續深化改革,全面推進發展,助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打造無愧于新時代的大國金融,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征程中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近著《有趣的金融》。)
責任編輯:鄭洋洋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