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金融e觀察(微信公眾號:sinaeguancha)專欄作家王永利
多種因素都將對銀行業的利潤增長帶來影響和沖擊,從2015年開始,銀行業整體利潤有可能扭轉長期保持的增長軌跡,出現負增長的局面,而且今后銀行業的資本回報率有可能逐步降低,這將對銀行的經營管理產生巨大影響,值得高度關注。
在我國,自加入WTO[微博]五年過渡期即將結束的2006年開始,隨著中國經濟增長總體加快以及金融領域進一步改革開放加快發展,銀行業(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整體的利潤規模也在快速擴大、利潤增長速度大幅提高。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中國四大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甚至進入全世界最賺錢的銀行之列,在世界大銀行排名中的位置也不斷提升,2011年銀行業利潤增長率達到高峰。
但自2012年開始,受到經濟增速下滑,不良貸款反彈、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以及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等因素的影響,銀行業利潤增長的速度呈現出不斷加快的下降態勢,到2014年,大型銀行利潤增長速度基本上都退回到個位數,而且從分季度的情況看,同樣呈現出明顯的下降態勢。進入2015年,銀行業利潤增速下滑更加明顯,大型銀行上半年利潤增長都沒有超過2%,有的已降低至1%以內。這還是在撥備覆蓋率自2013年末以來持續下降,貸款撥備率也普遍有所降低,而貸款不良率卻普遍上升的情況下取得的(如果保持相同的撥備覆蓋率以及貸款撥備率,大型銀行整體上稅后利潤可能已經出現負增長)。
也正因為銀行業的利潤增長速度明顯下滑,近年來盡管其資本回報率遠高于一般實體企業(2014年大型商業銀行平均仍維持在20%上下),但其股票價格卻非常低迷,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上市銀行的市值甚至普遍低于其凈資產賬面價值(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漲時,這種狀況一度明顯好轉,但隨著股市下跌,這種狀況又開始重現)。
不幸的是,接下來銀行業利潤增長將面臨更大沖擊和考驗。這至少包括:
一是在全球性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作為聚集了全世界最大基礎產能的“世界工廠”,中國面臨的挑戰更大。當前,實體經濟的下行壓力依然很大,銀行業不良資產反彈的態勢難以明顯改觀,銀行業風險內控的成本仍在加大;
二是地方政府開始發債以置換原有債務和增加新的債務,今年已于3月和6月分兩批各安排1萬億元,5年內很有可能超過10萬億元的規模,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將替代銀行貸款。由于債券利率明顯低于貸款利率,地方政府大規模發行債券并替代銀行貸款,必將大大減少銀行業的利息收入(盡管這可能相應減少銀行的撥備成本);
三是為刺激實體經濟發展,政府和央行[微博]正在不斷采取政策措施壓低存貸款基準利率水平,包括不對稱降息,壓縮銀行存貸款利差。特別是在股市、債市、基金以及互聯網金融加快發展的情況下,社會資金脫媒的態勢不斷加強,銀行業存款流失加重,迫使其提高利率水平以穩定資金來源,勢必使其實際的利差水平進一步收窄;
四是在實體企業利潤率很低、債務成本很高的情況下,我國銀行業人民幣利差長期保持這較高的水平,資本回報率遠高于實體企業,政府和社會的力量正在迫使銀行讓利,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實現穩定經濟增長的目標。近期銀行降低利率、減少收費的壓力仍然很大,這勢必推動銀行業利潤水平進一步下降;
五是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不僅大量分流銀行業務,而且迫使銀行業加大信息科技方面的投入以及運行和維護成本;
六是在今年股票市場大起大落之后,近期為維護金融穩定,包括清理打擊不合規金融交易、外匯買賣和資金流動等在內的金融監管力度將明顯加大。同時,金融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和直接融資將加快發展,銀行業的準入門檻將進一步降低,存款保險制度已經開始實施,國家對銀行業的保護將逐步削弱,這都將給銀行的經營和發展產生影響。
總之,多種因素都將對銀行業的利潤增長帶來影響和沖擊,從2015年開始,銀行業整體利潤有可能扭轉長期保持的增長軌跡,出現負增長的局面,而且今后銀行業的資本回報率有可能逐步降低,進入適度高于社會平均資本回報率的“新常態”,這將對銀行的經營管理產生巨大影響,值得高度關注。在這一轉變過程中,如何保持業務發展、風險控制和稅后利潤的協調平衡與合理水平,將成為銀行業經營管理者及其股東面臨的嚴峻考驗。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銀行王永利)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