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每日動見】1-2月新能源乘用車數據解讀:分化是最大看點
【碳中和動態分析】這家硅料企業2020年業績暴漲3倍!復合材料龍頭公司中復神鷹擬科創板IPO>>
【硬核研報】“超級材料”成為真皮的最佳替代品!賽道冠軍已切入百億車用市場,機構高喊盈利能力及利潤體量領跑行業的龍頭可享受估值溢價
來源:天風研究
本篇為趙曉光在天風證券2021年春季策略會上做題目為“站在五大維度的思考”的開幕致辭,他分別從以下五大維度對市場發表了最新的思考,他認為在五個邏輯背景下回歸投資,未來不僅是投資行業,各行各業都將進入深度和專業化時代,深度研究大有作為。未來不管是人工智能、物聯網、5G、云計算,不管什么技術,它們會有個共同的主題,就是這個技術要與行業深度結合。
趙曉光表示作為一家市場一線的賣方機構,一定是牢牢不移的以深度為核心。天風證券研究所今年是第五年。在新的五年,一定會把深度研究做下去,價值顯現出來,一定把深度研究做成一個體系化、平臺化的事情。天風研究將始終秉承深度研究,專業化與深度化的研究,整合全市場、全行業的研究資源,為各位投資者做出應有的貢獻。
會議實錄
尊敬的各位來賓,尊敬的李肇星部長,首先非常歡迎參加“既執牛耳”天風證券2021春季策略會。今天的場景讓我想起滕王閣序一句話,“千里逢迎,高朋滿座”,也讓我想起東晉的新亭會,在內外各類因素困擾下,市場萎靡消極,然后振奮軍心、形成合力、積極挖掘機會,也是本次策略會的主要目的。2017-2018年,對內去杠桿,對外貿易戰,那么艱難的時光我們都過來了,現在不足多慮。
券商策略會不僅是券商研究實力的體現,也是市場熱度的晴雨表。本次策略會有三千兩百人報名,歷史上上一次這樣的場景是在2015年那次,當時是四千人,策略會爆滿代表市場的高點。不過大家不用太擔心,上次市場高點是5100點。
本次策略會的主要目的是挖掘投資機會,我們往往在什么時候要特別冷靜的分析投資機會?第一,市場特別樂觀的時候,第二個,市場特別悲觀的時候。可能在兩個月前都說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大牛市,最近又都說熊市來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更加需要冷靜的分析,驅動市場主要變量的變化。
我們覺得研究的本質,最核心的方法論就是分析、歸納和總結。所以從分析的角度,我今天班門弄斧,從五個維度對這個市場進行一些冷靜的思考。
第一個維度,從宏觀、中觀、微觀的角度,我們去研究一下過去這兩年驅動市場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因素,這些因素在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我在今年1月3號、4號花了兩天,跟所有行業分析師進行了一個系統化的交流,交流完之后恍然大悟。舉一個例子,我們講一瓶水,一瓶水上市公司的股價是由它的盈利決定的,盈利是由這瓶水的價格決定的,這瓶水的價格是從兩個維度決定的。第一,這瓶水的價值;第二就是表征它的貨幣的價值。行業分析師往往只從水的供需關系分析水的價值,他分析下來說這瓶水它的盈利增速可能每年15%的增長,這瓶水的供需關系非常穩定,但是也不至于說每年50%的增長,所以這瓶水的價格就是它的價值,所以這瓶水的估值可能就是15倍。
但行業分析師忽略了一個因素,表征水的貨幣的價格,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你去看數據,美國基礎貨幣從四萬億到七萬億,前段時間我看一個數據,過去幾年全球,除了中國之外,發的貨幣相當于過去一百年的總和。所以股市的現象,經濟的現象本質上就是貨幣現象,這么多年學了經濟學,從來沒有像最近這幾個月這么深刻的理解貨幣。大家知道當洪水漫延的時候,往往力出一孔,會流向哪些領域,這些領域就是最稀缺,最不可或缺的領域。往往在什么領域是最稀缺,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消費品,錢都到這些領域了。這些領域首先體現為產品價格的上漲,然后體現為它的股票價格上漲。
所以這兩年你去問研究茅臺的分析師,研究農夫山泉的分析師,他是對估值很困惑的,因為他沒有從貨幣角度去思考。所以在過去兩年,我們都在貨幣幻覺下生活,以前你有一百萬現金,現在三百萬了,自我感覺挺有錢了,現在要喝升級版的農夫山泉,以前喝普通的茅臺,現在要喝精品茅臺生肖茅臺,所以各種消費品就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在漲價。
舉個例子,像蘋果手機,你在三年前五年前,蘋果手機五千塊錢,現在變成一萬多,你還是去買它,所以蘋果股價在不斷上漲,蘋果銷量也沒什么明顯的增長,一切都是貨幣現象。所以過去幾年整個資本市場的表現,它完全是由貨幣控制的。
我不是研究宏觀的,我是行業業分析師,自下而上談下認知。當年在2018年底推薦面板行業,你去問所有的人,沒人看好面板。我當時問兩位龍頭董事長,他們也覺得沒有那么快漲價,但事實上每次面板的漲價都超預期。TCL股價從兩塊錢最高到十塊錢,為什么,貨幣現象。一瓶農夫山泉都變成兩塊錢了,我的面板為什么還不漲價,都是貨幣現象。所以為什么這一輪市場反應特別敏感,因為本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切都是貨幣現象。
但反過來我們同樣看到,兩個角度,第一,貨幣流動性問題,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它不太會在各種因素不確定性下出現比較大幅度的收縮。第二個,還有很多行業的表現跟貨幣沒有關系,還沒來得及跟它有關系,大家就擔心退水了,所以這些公司的估值表現還受到了市場的抑制。
所以從宏觀的角度,前面分析了貨幣現象,我們可以看到,第一,這個貨幣現象不一定會馬上出現大的反轉,因為稍微反轉股市就表現給你看,經濟就表現給你看。第二,還有很多板塊并沒有受益于貨幣現象,反而在某些情況下它會得到更好的表現。所以你看近期市場這種表現,還是有些公司在不斷創新高。
第二個,從中觀角度,我們依然看到,很多產業的產業趨勢還是處在一個內生性的產業趨勢,與貨幣現象無關的產業趨勢。我在過去一年開會每次都講,電子行業過去是模組產業大發展,產生了一批上千億的公司,未來是上游材料、設備、芯片的大機會。你看過去半年,在材料和設備行業,出現了多少牛股,多么清晰的行業景氣,要去研究。所以中觀的角度一樣會看到,無論是周期品、消費品、科技品,依然有很明確的產業趨勢。科技領域5G帶領的大趨勢還沒開始,時間關系不再贅述。等下會講一個數據,在它們增速這么好的情況下,股價和市場的價值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反應,因為大家都跟著貨幣了,投資受益的貨幣現象的品種。
從微觀的角度,我們認為經過這幾年的去杠桿,整體上市公司的治理已經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在五年前,上市公司董事長第一句話,給我找個好標的,我收購,現在這句話基本上我聽不到了。現在董事長第一句話往往是你幫我挖個好的人,幫我對接客戶,幫我提升運營管理。這是企業競爭力的提升,這是微觀經濟的變化。所以我們要去感知,有時候簡單的從上而下分析也是不夠的,要加上感知這個市場的變化。所以這是第一個維度,宏觀、中觀、微觀的維度。結論,中觀、微觀沒問題,宏觀哪怕擔心流動性和通脹,也不是全局問題。
第二個維度,長期、中期和短期的維度。
從長期維度,我們處在一個什么樣的大周期,就是2018年的10月份,當時劉煜輝老師帶領我們研究過一篇很重要的課題,整個中國經濟結構從房地產經濟往產業經濟,整個中國的金融體系從間接融資往直接融資方式發展。我記得當時有個最明顯的數據,美國房地產商股市一比一,中國是十比一。支付寶現在還有90%多的客戶沒有買它的基金,所以這是個長周期,這是最長周期的邏輯。這個體系我們感覺到了,它應該是個長的周期,是剛剛開始的周期,并不會說表現了兩年就結束了,不會,剛開始。雖然近期是這些核心地區的房價出現一定上漲,但這是因為它有稀缺性,就跟茅臺一樣,它有稀缺性才會上漲,所以這是長周期。
在中周期的角度,主要看經濟結構的變化,國家發展模式的變化,和各行各業行業邏輯的變化。我前段時間見一個銀行行長,他正好去紐約見喜馬拉雅的李錄先生,他買了很多銀行股,為什么買銀行,不僅是分紅,他就說我看好中國,中國每年大學生畢業的數量是美國的十倍,這個數據我沒考證。中國的企業家這么勤奮。我前段時間接待一個成都的上市公司,女企業家,這個上市公司的凈利率50%,為什么,他們在成都有500億的土地,快60歲了,我說你為什么還這么努力,她說我不努力我做啥。這不是一個個別現象,因為企業家就是一個國家最核心的,你會看到我們的企業家還是非常努力,除了工程師紅利,我們應該看到企業家紅利。這是自下而上企業家的努力形成我們產業的競爭力,最后形成綜合國力的競爭力。這是中周期,這個因素也沒發生變化。
第三個因素,短周期,流動性。所以目前情況下,市場都在盯著流動性,盯短周期,而忽視了短周期背后更加有支撐力的中周期和長周期。所以這是第二個維度。
第三個維度還是比較有意思,就是股價跟盈利的關系。
我們做投資最核心分析股價,分析股價最核心就是股價跟盈利的關系。各位肯定想,股價肯定跟盈利正相關,盈利好了股價漲。其實不是這樣,我們做過統計,股價和盈利也是分三個維度。以前我們只講分析問題是二分法,二分法就是普通人,既然要跑贏別人,就要用三分法,股價盈利整體會有三個關系,正相關、負相關和不相關。
各位就要進一步的問,什么時候股價跟盈利正相關,什么時候負相關,什么時候不相關。有一個核心的控制變量,就是估值。在估值比較高的時候,股價和盈利往往不相關,在估值特別高的時候,股價跟盈利往往負相關,在估值比較低的時候,往往呈現股價跟盈利正相關的關系。這是以前做電子行業研究很認真的做實證研究做出來的。
為什么?很簡單,估值比較低首先代表預期比較低,稍微超出預期,盈利增長從20%變成30%,盈利也超預期,估值又從20倍到30倍,估值也超預期,所以股價超預期。所以核心還是看增幅和盈利增速,每個行業去分析就分析四象限,盈利增速和估值。最好的是盈利增速比較高,估值比較低,大家會看到有很多行業處在這個區間。
今天早上專門讓策略分析師幫我做個統計,按照2021年的市場預測,被預測公司1947家,估值低于10倍估值的占12.6%,低于20倍估值的占48.3%,低于30倍估值的占72%,你有什么理由那么悲觀。而且很多公司業績跟貨幣沒關系的,或者還沒來得及受益于貨幣的,漲價還沒轉移到他這里,大家已經擔心了。所以我覺得當你什么都看不懂的時候,就看估值和盈利增速。所以這是我們講的第三個維度,股價跟盈利的關系。
第四個維度,毫無疑問,我們不管什么公司,基本上大多數你是買龍頭,但龍頭也分三種。
第一種,行業已經很大,很成熟,很成規模的行業龍頭,比如說我們看到的茅臺、農夫山泉、美的,它與行業自身正反饋、規模效應、品牌溢價相關。大多數行業都是龍頭強者恒強,競爭最殘酷的電子行業最后一定會產生龍頭。很簡單,如果一個行業是無序競爭,這個行業就不會進步,龍頭很快下去,下面人又上去,就跟中國歷代王朝更迭一樣,這個就很混亂。南北朝五代時候換多少皇帝,結果就是整個社會停滯發展。所以龍頭就是不斷的強發優勢,不管渠道,規模效應,品牌溢價。
龍頭也分三種,第一種就是剛才講的,行業已經很大,已經成熟,已經通過各種因素成為龍頭了。第二種就是這個行業剛剛開始蓬勃發展,還不知道哪個是龍頭,這時候就需要有判斷能力。我們看到新興行業,有大量新興行業剛開始,這些龍頭正因為市場還沒發現,還沒有給龍頭議價,他們還沒有上漲。第三種是這個行業剛剛開始起來,或者還沒起來,但是這個公司已經是具備龍頭的潛質,它有最一流的技術,最一流的渠道,最一流的規模化制造能力。比如機器人行業,大家認真去分析,中國在機器人領域未來預計會出現一批五百億市值的公司,因為機器人行業剛開始。但這些公司的布局,全球的技術布局,最核心的技術,已經有這種潛質了。
華為認為未來最核心的就是設備,最核心的設備是檢測設備,在做檢測的時候有幾個最核心的難點,第一個就是定位,第二就是控制,他們發現這些技術短板掌握在一家機器人上市公司里,而這個上市公司只有20多個億市值,今年1.5億利潤,沒有一家投資機構去調研它,這是我們的現狀,也是未來的機會。龍頭有很多種,我們過去都是給第一類龍頭定價,定價體系很好,大家知道龍頭可以給50倍估值。但是第二類、第三類龍頭還沒有,所以市場還是有機會。這是第四個維度。
第五個維度,我們就看消費品、科技品和傳統制造,或者傳統周期。
前段時間跟一個頭部保險公司領導交流,他給我講銀行的邏輯,我后來看了一下,招商銀行的月K線,完全是一個完美的成長股的走勢,因為它在分紅。中國建筑,中國建材就四倍多的估值,如果它有5%分紅率呢?它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0%,大家知道過去幾年信息化、智能化之后,頭部的建筑企業份額現在不斷集中了。如果我給你講一個它的份額10%到30%的占有率的邏輯,它還有5%的分紅收益率,它的估值能不能到15倍。我不是推薦中國建筑,我只是舉這個例子。傳統行業一樣有機會,不僅是這一波流動性帶來漲價的邏輯。我強烈推薦大家看一下徐曉慶總的文章,他過去幾年的觀點還是很有效驗證,他的文章分析了美國居民加杠桿情況和商品價格趨勢,略有遺憾他在外地過不來。所以我們看到不僅僅在科技品,在新的消費,新的制造,傳統的消費,傳統制造領域,還是很有機會,按照行業的三大分類。
所以以上五個維度,我們冷靜細分,再做一個歸納總結,感覺還是很多機會,所以不必那么悲觀。這就是我們敢在這個時候開這個策略會的原因,這時候開策略會,還是有一定壓力的。做左側投資是磨練,左側的研究也是對我們的磨練,不僅靠理念,還是要邏輯清晰,論據論證充分。
在五個邏輯背景下回歸投資,我們認為未來不僅是投資行業,各行各業都進入深度和專業化時代,深度研究大有作為。我們會發現,未來不管是人工智能、物聯網、5G、云計算,不管什么技術,它們會有個共同的主題,就是這個技術要與行業深度結合。過去我講過科技行業的框架,今天不展開了。金融行業也是這樣,金融行業過去叫業務環節分工,基于業務環節做投行,做并購,做FA,做一級。比如投行,今天做一個互聯網投行,明天做一個半導體投行,后天做個醫藥的投行,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注定不會那么深入。所以未來行業分工應該從水平分工變成垂直分工,比如我把電子行業搞明白,能把上市公司介紹技術,挖人,整合定單,這個行業我特別清楚,我的研究肯定是最前瞻的。我昨天看臺灣分析師郭老師的報告,他已經把2024年蘋果AR引進什么技術都已經預測到了。因為未來的東西不是2024年才研發,現在就在研發。足夠的前瞻才有機會,才能知道現在哪些公司處于低估階段。大家看美國一個公司,我們以前推薦過,過去一年股價從一毛五漲到二十四塊錢,漲了150倍,這就是前瞻研究行業趨勢帶來的收益,它是AR行業很核心的布局公司,漲了150倍,比特斯拉的10倍還多了15倍,深入研究價值在此。
所以我們作為一家市場一線的賣方機構來說,一定是牢牢不移的以深度為核心。去年策略會我講過,什么是深度研究,當時還引起很強的共鳴,因為那個演講閱讀量特別高。關于深度研究還有兩個話題,第一個就是深度研究應該怎么做,第二,深度研究的價值應該怎么體現,這點就不能講太多了,客戶們可以拭目以待。天風證券研究所今年是第五年。在新的五年,一定會把深度研究做下去,價值顯現出來,我們一定把深度研究做成一個體系化、平臺化的事情,對內,我們實現組織迭代和科學化運營管理,激勵制度業內最優,去年底至今繼續引入六位市場有影響力的首席分析師,對內培養一批中生代分析師。我們內建專家智庫已經開始運營,獲得客戶和產業好評。對外我們搭建研究生態,整合各方面研究資源,將深度研究做好,將深度研究為投資機構、產業、政府、財富管理的價值做好。
所以今天這個會把它定位為新的起點,在未來的深度研究的路程中,為各位客戶的投資事業服務,天風研究始終秉承深度研究,專業化與深度化的研究,整合全市場、全行業的研究資源,為各位的投資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彭佳兵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