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市場深度上的差距。我們的市場結構是一個倒金字塔,美國是一個正金字塔。美國紐交所有2300家掛牌公司,然后是納斯達克[微博],有2500個,再往下是OTCBB和粉單市場,大致將近1萬家掛牌公司,再往下是一個灰色市場,也有上萬個掛牌公司,盡管在這些市場上掛牌的公司與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無法同日而語,但它服務于低層次企業,與其他高層次的市場實現了很好的分化。而我們正好相反,主板有1400家掛牌公司,中小板是700個,創業板是355個,中關村代辦轉讓系統原來只有100多個,今年以來多了些,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區域性產權交易所,但發展不太規范,良莠不齊。這是什么概念呢?打個比方,就好像一個國家的中學生比小學生多,大學生比中學生多,最多的是博士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加快三板和四板的市場建設,尤其是三板。未來四板的發展空間可能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像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北京等經濟發達地區,企業數量眾多,三板承接不了的企業還可以在當地的四板掛牌。另一方面,像烏魯木齊這樣的城市,半徑1000公里的范圍內,沒有一個城市能與之競爭,如果發展了一個活躍的區域股權交易市場,那么,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其他周邊國家的企業可能會到這里來掛牌,來融資,不僅促進了我們和周邊經濟體的融合,對東突問題的解決可能都會大有裨益。中國的發展,還是需要融合周邊的經濟體,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化解矛盾,共同繁榮,而區域性資本市場的發展,可以成為實現這一國家戰略的重要手段。具有同樣戰略意義的地方,還有南寧,可以輻射東盟經濟體;還有海西經濟區,可以輻射臺灣,臺灣的中小企業可以到海西的股權交易市場來掛牌,來融資,不僅能加快兩岸經濟體的融合,也有助于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另外,與股票市場相比,我們的債券市場的差距更大。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嚴重滯后于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和期貨市場又滯后于債券市場,相對更加欠缺。所以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任重道遠。
第四,市場文化上也有一定差距。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換手率比較高。我們是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盡管散戶在中國市場中持有的市值僅有20%多一些,但卻貢獻了70%以上的交易量。當然,全世界的很多市場都是經歷了一個過程才發展成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例如美國早期的市場完全是投機,但華爾街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散戶市場,早期參與華爾街的往往都是有錢人,有一點像富人俱樂部,并不像我們市場重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最初的《梧桐樹協議》就是24個經紀人在一起搞的一個買賣股票傭金的價格同盟。華爾街的投資文化的變遷也有一個演進過程,早期基本上都是莊家,都是純粹的投機。真正的投資文化,是在1929年股市崩潰后,以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為代表,基本面和價值投資的理念才逐步出現,隨著共同基金的發展和養老金的參與,才逐步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最終建立起了相對成熟的市場文化。即便如此,在19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和2008年金融危機中,還是難免有大量投機的行為出現。
總體來說,中國市場的換手率比較高,以2007年的數據為例,這一年,全球市場上的換手率大概100%多,韓國多一些,超過200%,而我們的上交所是927%,深交所是987%,是全世界的很多倍。近年來,這個比例有所下降,但在全球仍然是比較高的。市場的活躍度是一個非常微妙的事情,沒有一定的活躍度、沒有一定的流動性就不能稱之為市場,但如果投機氣氛過濃,也是比較危險的。在亞洲市場中,韓國市場換手率是比較高的,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韓國市場應聲崩潰,所以說它是非常脆弱的。但是與中國市場相比,韓國顯然是小巫見大巫了。所以從市場文化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一方面需要發展機構投資者,另外一方面,還要加強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并倡導理性投資的理念。
【資本市場的六個戰略課題】借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正在推進的關于資本市場幾個方面的戰略性的課題,歡迎大家和我們共同來研究:
第一,制定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藍圖。
第二,發展多層次股權市場。
第三,統一互聯債券市場的發展。
第四,期貨與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
第五,養老金體系的建設與資本市場發展的協同關系。
第六,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
【資本市場的頂層設計】其中第一項,制訂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藍圖,現在正在進行中。我們希望通過這項工作對中國資本市場進行一定的頂層設計。既然我們的市場是發展得比較晚的,那么我們應該盡量去發揮后發優勢,少走一些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彎路,汲取一些它們的教訓;既然我們的市場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那么我們就應該做好頂層設計,順應資本市場發展的一般性規律,結合國情,加強指導,出臺相關政策上,推動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展。
我們在做這個藍圖的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是去跟相關部門、學界、業界、企業界進行交流和溝通,凝結共識,明確預期。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我們不光為國內投資者明確預期,還要為國際投資者明確預期,給大家一個改革的路徑圖,給市場左右的參與者以方向感。
我們還借鑒了世界銀行[微博]、國際證監會組織等國際機構的評估指標,綜合在一起,力爭對中國資本市場進行科學的評估,形成了一個“四加一”的評估體系。“四”是指世界銀行對于金融市場的評估指標,市場的深度、廣度、效率和穩定性,“一”是指國際證監會對監管機構有效性的一套評價指標。我們都知道很多老中醫,望聞問切,水平很高,但有沒有腫瘤,可能還是做個CT最準確。有了這套體系,我們可以每年給我們的市場做一個體檢,看看它在什么樣的水平上,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進步,在哪些方面還需要改進。
我們2008年的時候曾經發布過《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報告》,全文可以在證監會的網站上下載,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歷史回顧和未來發展做了比較全面的介紹。當時提出了資本市場的五個重要的發展原則:第一,把發展資本市場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任務,不斷深化全社會對資本市場重要性的認識;第二,立足于為國民經濟服務,實現資本市場與中國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第三,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充分調動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第四,大力加強法制建設,不斷提高資本市場行業規范化程度;第五,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現在回頭來看,當時提的基本上還都是對的,以第二條為例,資本市場要服務于實體經濟和社會,出版的時候是2008年2月,這一年的9月15日雷曼倒閉,證明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發展是要出大問題的。今天如果我們需要補充一條的話,就應該加上把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作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投資者的信心和信任是市場發展的源泉,如果一個市場不能充分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那么從長遠來看是不可持續發展的。
這是我們正在展開研究的第一個課題,我們希望在六月份完成初稿,最后中英文版在全球同步發行。
【突破中小企業發展瓶頸:培育中國經濟的未來】第二個課題是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這個要求在十八大報告中已經明確提出。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1年,中小企業貢獻了中國經濟50%的稅收、60%的GDP、70%的創新、80%的就業,占企業數量的99%。從某種意義上,中小企業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但是大量的中小企業都有融資的困難,到銀行去貸款有困難,正規渠道貸不著,就走地下渠道,這就帶來兩個問題,一是融資成本極高,第二是風險極大。像浙江這樣的省,銷售過億的企業有1萬家,這些企業有可能都上市嗎?顯然不太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有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打個比方,一個企業不夠上市條件,就像小孩子要上大學,上不了,上高中,也沒考上,怎么辦?上個補習班,上個補習班就比不上補習班好。為什么?因為每天有老師督促,過一段有個測試,知道有沒有進步,還有同學比較和競爭。企業到區域市場掛個牌,完善治理結構,每天有人買,有人賣,有人監督,有人約束,有比較和競爭,就會一天比一天好,整個中國經濟都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