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機構是怎樣分工的呢?研究中心是證監會內設的一個部門,與證監會其他業務部門是一個并列與對接的關系。規劃委用來招聘中高層人才,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研究,隨后會到會內各個部門參與到具體業務工作中去。博士后工作站是前年成立的,去年從150多個報名者中選出了12個,我們用這個渠道招聘國內的優秀人才。北京證券期貨研究院是去年成立的,去年我們從哈佛開始,去了哥倫比亞、芝加哥、伯克利等大學,給2000多名中國留學生介紹國內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情況,有900多人報考,最后選了30多個人。這些平臺確保我們能夠團結到有本土經驗、國際視野和業界經驗的各類人才。證監會的研究機構的演進過程本身,也說明了中國資本市場是中國經濟體系中最為市場化和國際化的部分,客觀上需要不斷從國內和國際市場補充優秀人才。我們希望能夠把這些平臺建設成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智庫,也能為中國經濟社會其他的改革發展出謀劃策。所以我們也非常真誠地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努力,參與到我們的研究工作中來,共同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這與我們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發展模式和階段有很大關系。首先,中國的模式和美國完全不一樣,我們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動發展,美國則是完全自下而上;其次,中國處在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或監管部門對市場的發展影響很大。監管部門有一些好的想法,決策比較正確,市場的發展可能就會少走些彎路;但是如果監管部門的想法有了偏差,就會耽誤市場的發展。所以我們對人才的需求大,要求也高,大家進來了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在推動市場發展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自身的價值。但如果你在美國,可能美國證監會沒有這些類似的使命,因為美國的市場已經很成熟,監管部門主要的工作可能就是常規監管,制度建設和影響市場長遠發展的工作就少一些。在成熟市場,可能更激動人心的地方是市場一線機構,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在那里每個人能發揮的作用和影響更大一些。
第三部分 大國的興起和衰落
最后,我們談一個大的話題,大國的崛起和衰落。盡管這個話題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事實上,這是每個關心國家前途命運的中國知識分子都應該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
【紫禁城里的警示牌】最近有機會參觀了第一歷史檔案館,里面陳列著一些明清時代重要的歷史文物,其中有一件不太起眼的文物,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一塊木制的牌匾,立于順治12年,頗有肅殺之氣。匾上的文字是這樣的:“中官之設,雖自古不廢,然任使失宜,遂貽禍亂。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劉瑾、魏忠賢等,專擅威權,干預朝政,開廠緝事,枉殺無辜,出陣典兵,流毒邊境,甚至謀為不規,陷害忠良,煽引黨類,稱功頌德,以致國事日非,覆轍相尋,足為鑒戒。朕今裁定內官衙門及員數執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竊權納賄,屬托內外衙門,交結滿漢官員,越分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賢否者,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特立鐵碑,世世遵守。”大概意思是說,明朝宦官當政誤國,導致國家崩潰了,所以清朝就要嚴防宦官干政,以后但凡有清朝的宦官犯法干政,即行凌遲處死,定不姑貸。據說最開始的一塊牌匾是鐵制的,后來用木匾復制了很多塊,在紫禁城的多處都懸掛著,時時提醒和警示太監們。
這塊牌匾的背后,折射了康乾盛世的原因。臺灣人傅樂成所著的《中國通史》中,有這么一段文字:“中國歷史上促成改朝換代的內在因素,不外四端,即:外戚、宦官、權臣和藩鎮,但滿人能使這四種因素的危險性,減到最低的程度。”也就是說,清朝建國后,總結了歷朝歷代出問題的原因,無非是四個,及外戚如呂后篡權,宦官如明朝魏忠賢,權臣如司馬懿篡位,藩鎮如安史之亂。于是清室用了很多的制度安排來降低外戚、宦官、權臣和藩鎮對政權穩定的威脅,紫禁城里的這塊牌匾便是威懾太監的制度安排之一。這些努力果然很奏效,清軍入關,作為異族入主中原,不到幾十年的治理,便迎來了康乾盛世,長達近150年。
在第一歷史檔案館中,還珍藏著另外一件文物,是乾隆皇帝登基那年的元旦開筆,在灑金宣紙上手書了昭告天下的祝福,上面的文字是:“元年元旦海宇同禧和氣致祥豐年為瑞”,并且“愿共天下臣民永享升平”、“所愿必遂所求必成吉祥如意”。此時的乾隆皇帝,志滿意得。他有足夠的理由,因為此時的中國,經濟總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而且還是全世界最有秩序的國家,所謂禮儀天下。這一年,是1736年,離宣告清王朝走向崩潰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相距大致正好100年。
1840年,英國派遣艦隊和4000人的遠征軍,從廣州一直打到天津大沽口,所向披靡,擁有100萬軍隊的清朝被迫乞和,簽訂了屈辱的《南京條約[55]》,開啟了此后綿綿不絕的不平等條約的歷史。隨后的100年中,中國人民一直在痛苦中掙扎。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新生的王朝,清朝將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中的諸多錯誤加以糾正,完善了各種制度安排,盡量消除了各種威脅政權的因素,做到了幾乎最好,而清王朝也因此而迅速崛起,進入康乾盛世。但不幸的是,清王朝的文明是一個封閉的文明,它不知道在遙遠的歐洲悄悄興起的工業革命和市場經濟文明,清王朝的文明也是一個落后的文明,它極盡所能地自我完善,但仍然是一個相對落后的文明,當清王朝的文明最終與外來文明碰撞時,便不可避免地一觸即潰,轉瞬之間,由盛而衰。
【澳大利亞的兔子】封閉的文明有一點像封閉的生態系統。澳大利亞是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它在5000萬年以前飄離了大陸,盡管幅員遼闊,但是幾只小小的兔子就差點兒把它的生態系統毀滅。早期歐洲移民帶了幾只兔子過去,兔子在澳洲沒有天敵,結果很快泛濫成災,到處都是兔子,澳大利亞的生態系統幾近崩潰。最后,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蚊子,它能夠在兔子之間傳播病毒,把兔子給治住了。[56]無獨有偶,澳大利亞生態系統還崩潰過一次,不過這一次不是因為一種動物,而是一種植物。在1860年,澳大利亞人從南美引進了仙人掌,省得在自己莊園周圍筑籬笆,結果澳洲的氣候過于適宜仙人掌生長,最后整個澳大利亞到處都是仙人掌,生態系統又幾近崩潰。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又經過了艱苦的努力,發現了一種能遏制仙人掌的夜蝴蝶[57],總算最后找回了平衡。
和生態體系類似,封閉的文明也很脆弱。一個封閉的文明可能看著很輝煌,但是如果它不知道別的文明正在興起,就可能處在一個極端危險、極端脆弱的境地中。清朝就是因為錯失了市場經濟的新文明,與工業革命失之交臂,所以當西方的堅船利炮到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根本無力抵抗。
因此,真正的崛起一定是一個開放的文明。未來,我們在推動中國崛起的進程中,一定要開放胸懷,不斷了解、消化和吸收所有最先進的文明要素并為我所用,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地崛起。
【美國為什么會崛起】前些年央視拍過一個紀錄片,叫《大國崛起》,策劃的時候曾經參加過他們的內部座談會。我當時給他們提了一條建議,建議他們的片子總結一下各個國家崛起共同的規律,這樣可以更好地為中國的崛起所借鑒。大家說,好像看不出有什么共同的規律,我說,至少有一點是可以成立的,那就是,哪個國家掌握了當時最先進的文明,就一定會崛起,不管它多么弱小,自然條件有多差,也勢不可擋。
十七世紀的荷蘭,崛起成為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這個國家的面積非常狹小,4萬平方公里,大約兩個半北京,而且國土面積的70%處在海平面之下,往往一次潮汐襲來,就化為沼澤。但是,它掌握了當時歐洲最先進的文明,自由貿易,當然,自由貿易的前提是宗教寬容。大家都知道,中世紀的歐洲宗教迫害非常嚴重,一個人會因為另一個人相信的上帝跟他相信的上帝長得不一樣,就一定要把對方置于死地,但荷蘭人不一樣,他們說,我不關心你相信的上帝長得什么樣,你只要到我這里來做生意,只要交稅,我都歡迎,只是這么一條,阿姆斯特丹就成為當時歐洲最繁華的市場。他們繼而將貿易擴展到海上,成為了聞名世界的“海上馬車夫”。所以這個國家的立國原則中,有一種崇尚自由貿易的精神。在十七世紀中葉,這個國家就已經幾乎擁有了現代金融市場上的一切工具,包括買空、賣空、杠桿、期權等等。荷蘭人后來移民去美國,他們給所在的城市起名叫新阿姆斯特丹,這就是紐約的前身。《偉大的博弈》的作者,美國金融歷史學家戈登有個觀點,正是因為這么一群熱愛交易的人跑到了紐約,才有了華爾街的興起,這有一定的道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荷蘭崇尚自由交易的痕跡,在阿姆斯特丹,你會發現這里可以公開交易世界上絕大部分地方都不允許交易的兩樣東西:第一是性;第二是大麻。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