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舉一個例子,股票價格下跌了需要一些資金方面的措施,是不是給些資金就行了?其實不是,這些資金從哪里出,由誰審批,以及如何處理提供資金的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等問題是由我們后面的金融體制決定的,由右邊決定。所以我國股票市場上的上市公司不好,就向美國學習完善治理結構、治理大股東占款、引入獨立董事制度等規范上市公司運作的經驗,但我們認為只學這些表面的內容還不夠,還要注意決定上市公司質量的后面的因素。我國上市公司的后面是國有企業,由企業制度決定,企業制度又是由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決定。我們所謂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關系是什么?我們不是搞革命,不是靠基礎的變革來推翻上層建筑,但是在現在的過程里面,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很大。
我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個事情由誰控制?這個股份由誰買?你能不能占到持股的地位?董事會怎么購置?在什么價格購買?這些問題本來是純粹的經濟問題、市場問題,但是實際上根本不是。說白了,就是這個事情對誰有利,這個事是誰說了算。這是什么問題?這是權力和利益問題。權力和利益又是什么問題?因此我們說背后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我認為股市中一個重大政策的出臺至少要解決三個層面上的問題。具體論述這三個層面上的問題實際上可以寫一本書。
第二,股市政策的三個層面
股市的政策問題有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屬于認識上的層面,理念上的層面、意識形態上的層面。如果這個層面上的問題不解決,其他的問題就沒有前提。以資本市場本身為例,我們本來要解決資本市場姓社姓資的問題,但最后盡管沒有爭論就產生了資本市場,但這不代表骨子里面沒有這個問題。資本市場姓社姓資的問題就是認識上的問題。再比如現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到底是市場的問題,還是由政府來干預;到底股市是賭場,還不是賭場;到底股民是不是投機分子,還是說股民是做出貢獻的人。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認識上的問題。這些認識上的問題,到最后都會體現在具體的政策上。
其實,那些認為股市是賭場、股民是投機分子的人,在邏輯上,他們自身并不是股民。在他們的眼中,股市不是好地方,是好人不去的地方。問題在于如果這些人老說股市不好,阻止對股市有利的政策,那么他們在邏輯上不是有問題嗎?這些人自己不想投資股市也不想讓別人投資股市。再說股市好與不好,是誰說了算?回想30年前搞商業的都被罵成投機倒把,遭到很多正人君子的批判。我們想問投機倒把真的有這么大的問題嗎?現在經濟制度改革這么多年,大家不都是從投機倒把中學來的嗎?不是都從中獲得了利益嗎?那些原先認為別人是投機倒把的人現在不是也在“投機倒把”嗎,并且還有不正當的投機倒把。因此,這些批評股市的人對資本市場沒有正確的認識就批判資本市場,妨礙了有利于股市發展、資本市場發展政策的出臺。
關于資本市場的地位和作用,我個人認為在過去二十多年中,資本市場為中國國有企業籌集急需的資金,為國有企業解困脫困,為國有企業體制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的改革,市場觀念的形成,甚至社會觀念的形成,都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知道“三公”原則最早就是在資本市場上提出來的,現在沒有局限在資本市場上,已經向社會的各個領域滲透了,包括現在政務也要公開。我相信對于政務公開,政府不會承認這是跟資本市場學的,但是至少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公開這個詞是先在資本市場中提出來的,后來才轉到政治上。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