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機會在哪里? 【立即開戶,領取福利】
來源:節點財經
美國東部時間7日晚8時(北京時間8日9時)許,拜登和哈里斯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向全國發表講話。
《衛報》稱,哈里斯在講話中說:“我們人民有能力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當我們的民主在這次選舉中出現在選票上,美國之魂處于成敗關頭,全世界都在看著,你們為美國迎來了新的一天。”
隨后,拜登以新當選總統的身份上場,向全美發表講話。拜登先是說道:“各位,這個國家的人民都說話了”,“他們給了我們一個徹底勝利”,“一個令人信服的勝利”。
拜登入主白宮后,中美關系將去向何處?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哪些不同?對資本市場帶來影響?
/ 01 /
中美關系短期或趨于緩和?
據中信建投證券分析,短期來看,大選后中美關系緊張局面或迎來階段性的緩和。第一,2020年部分矛盾激化,有大選的作秀成分,新總統上任后,相關需求將下降,主要矛盾轉會美國國內,包括疫情等問題,對中國的指責會有所緩和。第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采購協議仍將發揮短期壓艙石的作用。2020年中美沖突向科技、政治等方面蔓延,反而是貿易領域相對風平浪靜,在疫情沖擊下,中國進口對美國的重要性大幅上升,只要采購協議未被撕毀,我們判斷中美關系就暫時談不上全面惡化。第三,近期中美雙方已經釋放一些友善的信號,例如中國復播NBA、對華為的供應限制有所放寬。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在也表示,拜登上臺可能會為中美關系帶來一個“喘息期”。
他認為,目前中美的摩擦和對立已遍及所有領域,并處在“快速惡性循環”的軌道上,整體表現為三個特征:戰略互信的摧毀,高層政治互動幾乎停擺,沒有任何實質合作。拜登上臺,至少中美可在后兩方面有所突破。
“預計中美會在疫苗、抗疫、氣候變化等領域恢復較為務實的建設性合作,一些此前停擺的對話和聯絡機制也有望恢復。但戰略互信的重建,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信強分析稱。
不過,總統的更換或許不會改變華盛頓對華政策的總體方向。“無論誰入主白宮,美國與中國的關系都將或多或少維持現狀”,美國CNBC近日援引白宮前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威廉姆斯的話這樣預測稱。
國際關系學院校長助理、國際政治系主任達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拜登的對華政策不會簡單地回到2016年“奧巴馬時代”,因為過去四年間,中美關系和世界都已發生巨大改變,兩國精英和民眾對對方的看法也幾乎徹底重塑。
“拜登對中國政策的調整,勢必將建立在特朗普時代的基礎之上——事實上,對華政策的徹底改變,可能正是特朗普政府留給美國最大的政治遺產。”達巍認為。
他表示,“對華接觸政策”需要調整已漸成美國朝野的共識,拜登上臺也難改兩國走向競爭與對抗的大趨勢,問題是他將出臺怎樣的替代性政策框架尚不清楚。“不過,競爭并不意味著脫鉤。我不認為拜登政府會贊成對華全面脫鉤戰略。”
/ 02 /
貿易戰是否還會繼續?
對華關稅會取消么?
據CNBC報道,瑞士隆奧銀行分析師的報告認為,拜登的勝利可以減少一些交易的不確定性。“拜登或將對雙邊貿易采取更加理性的態度,即使在其他領域內,他的團隊可能表現出和特朗普政府一樣的對華鷹派態度。”不過,該銀行的分析師們稱,他們并未假定拜登會自動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預測,兩國政府或將首先重新評估此前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協議部分內容不排除因現實情況變化進行調整,進而再在第一階段協議的基礎上繼續談判。“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特朗普加征的關稅其實是拜登繼續談判的‘好籌碼’,他不大可能會主動取消。”
他同時指出,民主黨背后有勞工群體存在,一直比共和黨相對更傾向貿易保護主義,實際上,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的立場是共和黨中的“另類”。因此,信強預測,在日用品等美國老百姓受損失較大的領域,對華關稅或許先有放松,但其他領域則需要更艱難和長期的談判。
路透社10月的一篇獨家報道曾援引拜登兩名高級顧問的話稱,拜登若當選,在對華關稅作出決定前,將先與美國主要盟友磋商,以尋求“集體影響力”來應對中國。兩名顧問稱,這么做是為避免重復特朗普“美國優先”議程的錯誤,該議程曾惹惱多個美國關鍵盟友。另據《華盛頓郵報》更早前援引拜登助手的話稱,他將“重新評估對華關稅”,但尚未就此作出最終決定。
另一個在貿易領域被廣泛關注的問題是,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是否有可能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貿易協定”(TPP)?TPP是奧巴馬主政時期的經貿主張,普遍認為對中國將造成巨大壓力,然而該協定卻一直未獲美國會批準通過。特朗普上任后,于2017年正式宣布退出TPP,剩下11國在2018年3月另行簽署“跨太平洋伙伴全面進步協議”(CPTPP)。
對此,達巍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有重返CPTPP的可能性,但難度很大,該協定在國會或將面臨兩黨反對,因加入自由貿易安排在美國社會已日益“政治不正確”。此外,重返CPTPP還需和現有成員國談判,技術上需要時間。
/ 03 /
對華為、TikTok等中國科技公司的制裁
會松動還是加劇?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6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認為,如果拜登選前的政治言論轉化為選后對中國科技的實際行動,那美國與中國的科技脫鉤將會加劇。
該評論稱,拜登曾公開明確在該領域表達過對中國的不滿,稱“中國政府和其他由國家主導的行為體正在攻擊美國的創造力”,并稱會對中國企業實施新的制裁。他還曾表態稱,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凌亂而無效的”,而他將采取“協調并有效的策略”。
達巍認為,拜登上臺后,美國在關鍵核心科技領域對中國的打壓不會放松,但“脫鉤”的范圍有望縮小,因為特朗普現在將“國家安全”和“科技競爭”的范圍設置的過于廣大,且不切實際。
“比如對TikTok和Wechat這種沒有不可調和矛盾的企業,禁令有可能取消。但華為在很多領域都牽涉到中美間無法調和的核心競爭,情況就要更復雜。我預計美國在對華為的芯片出售上會有一定松動,但在5G建設領域的政策,恐怕很難有所改變。”他對《環球時報》稱。
而信強則認為,在一些非關鍵技術領域,拜登不會像特朗普一樣“死纏爛打”,但在航空航天、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拜登和特朗普不會有本質區別。“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的部分脫鉤,已是必然”。
/ 04 /
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哪些不同?
拜登的施政理念與特朗普在許多方面有明顯不同,對財政、貨幣、產業、民生等政策均會帶來影響,但由于參議院被共和黨控制,這種政策變化可能相對溫和,極端化的概率偏低。
中期來看,關注以下不同:
加稅是市場主要擔憂:拜登明確表示將公司稅由21%調升至28%,此外,資本利得稅調升可能也會使得一些股票賣出行為提前,加稅將構成對美股的直接利空。但是,不能靜態的理解稅收政策,由于民主黨治下,關稅可能赦免、經貿往來增加、政府支出上升,這些都會對加稅形成一定對沖,尤其是對眾多全球布局的美股公司。
行業管制方向發生變化:特朗普對金融、能源、科技等行業管制偏松,2016年當選后相關行業股票曾獲得顯著超額收益。拜登對上述行業或重新加強管制。相反,由于對環境保護相對重視,新能源相關行業將獲得更多重視。此外,管制放松的還有商貿和移民等領域。
財政刺激預期上升:優先級看,民主黨對基建法案顯然更熱衷,而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也值得期待。同時,對地方和州政府的轉移支付,也更容易在拜登治下實現。
美聯儲的壓力或下降:鮑威爾在任上飽受詬病,其中原因之一便是經常屈服于特朗普所施加的政治壓力。這一點上,拜登無疑會提供相對寬松的環境,鮑威爾的壓力將緩解,預計美聯儲的政策將更加獨立,目前復蘇大背景下超預期寬松的概率將下降。
疫情防控力度或加強:主張防疫優先于經濟復蘇,若疫情在2021年Q1仍嚴重,拜登承諾會推出更多抗疫措施,包括增加疫苗研發支出和增強核酸檢測能力,并且更好的把握復產和抗疫之間的平衡,未來疫情防控的前景不會太差。
民生問題上更強調公平:在國內經濟上拜登較特朗普更偏向窮人,與特朗普減稅不同,拜登主張“劫富濟貧”提高富人稅收,提升最低工資,還將繼續推行奧巴馬時期的“平價醫療法案”,加大政府醫療補貼,在種族問題上反對暴力執法。
短期來看,財政刺激和疫情防控對經濟和市場有著直接影響。大選之前,攪動美國經濟復蘇和市場波動的兩個核心因素是第三波疫情與財政刺激方案難產,大選塵埃落定,上述不確定性有望緩釋。盡管共和黨會通過參議院施加阻力,但拜登治下財政刺激方案落地仍是基準假設,且總規模不會太低。而一旦加強疫情防控,短期的供應鏈恢復或受到一定影響,但大復蘇方向將獲得更好的保障。增長預期和市場情緒將獲得提振。
/ 05 /
對資本市場影響如何?
從中短期看,今年以來流動性驅動的市場,美元指數是影響市場的關鍵變量。若拜登當選,過去四年美股牛市背后的主要政策驅動“基石”——“特朗普交易”面臨全方位逆轉:美聯儲獨立性的增強,疫情積極防控后或將推動美元指數回升并引發流動性邊際收緊預期,金融監管周期趨嚴,特別是稅收政策方面:取消全部未來減稅計劃,改為對企業和資本市場大幅加稅,將同時影響風險偏好與盈利預期。李迅雷預計,拜登當選后,當前估值歷史極值水平的美股或將大概率面臨一輪調整。
從中長期看,經濟體基本面的前景是決定長期趨勢的關鍵變量。拜登大幅加稅的財政方案實際上是吸收了桑德斯激進派的主張,該方案直指美國深層次結構性問題的核心:貧富分化。特朗普給美國精英階層帶來的巨大危機感,使其愿意為長期前途讓渡部分利益,可能使得方案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通過在教育、醫療、住房方面大幅減輕中低收入階層的負擔,美國消費率整體或有所提振并彌合日益擴大的“通脹缺口”,從而提升美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族裔矛盾的緩和,又將促進美國社會“新共識”的形成,并穩定秩序;同時,政府稅收能力的增強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彌合美國巨額的財政赤字和避免美元信用的過度透支,疊加全球貿易關系的緩和及盟國體系的穩定, 李迅雷認為,美元有望重返強勢,美股的中長期前景或也并不悲觀。
就美股的結構而言,與共和黨傾向傳統能源等相比,民主黨更加偏好新能源、醫藥生物、等新興產業,疊加危機感下,美國兩黨對國家加大科技投入“新共識”的形成,有望使得近期美股中“藍色名單”(新能源、醫藥生物、全球化等)相對“紅色名單”(傳統能源、銀行等)的強勢有望延續。
本文由環球網、李迅雷金融與投資、中信建投證券研究。不代表節點財經觀點和立場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