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結構性行情中開展投資布局?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23個部委聯手發文 強心針來了?投資不看政策就像盲打,來新浪理財大學,聽董小姐讀新聞,懂市場。
原標題:全球暴跌50萬億,A股卻強勢反彈!任澤平:4大因素支撐!比特幣遭血洗:24小時跌49.6%
導讀:不可否認的是,目前A股仍是全球股市中較為抗跌的市場,這背后也是國內抗疫進展順利,以及經濟秩序有序恢復作為基礎。那么,對于目前A股應該怎么看?支撐著A股背后的積極因素有哪些?未來是否還有隱患?
美股腥風血雨,A股風景獨好?
亞太主要股市全線暴跌,日本、韓國、港股、A股、澳大利亞無一幸免,日本股市盤中觸及10%跌停,澳大利亞跌8%,韓國股市跌超8%熔斷后跌幅擴大到超12%,印尼股指跌5%熔斷。
算上今天亞太,幾天之內,包括美國在內至少11國股市觸發熔斷。不算今天,就3月11日、12日兩天,主要的美股、港股、A股市值損失高達46萬億人民幣;算上歐洲市場跌幅10%左右,全球市場市值損失至少超50萬億人民幣。
海外股市巨震,恐慌情緒傳導至A股,三大指數今日齊齊低開,半日即下跌逾3%,創業板指失守2000點關口,但午盤開始A股出現了強勢反彈。
A股探底回升,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出147.27億創歷史新高
截至收盤,滬指跌1.23%報2887.43點,深成指跌1%報10831.13點,創業板指跌0.75%報2030.58點。
盤面上,土地流轉概念股掀漲停潮,15股漲停,農業種植、光刻膠等概念板塊漲幅居前;口罩、化纖等板塊跌幅居前。
北向資金方面,凈流出額達147.27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105.54億元,深股通經歷流出41.73億元。
這是自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凈流出的單日最高值。這也是短短一周以內,北向資金凈流出額再創新高,此前的最高值是在3月9日,北向資金凈流出額為143.19億元。
任澤平:四大積極因素支撐A股
近期,全球股市震蕩加劇,對此,多數機構認為,美股暴跌對A股的影響是短暫的,A股目前并不具備大跌的基礎條件。
環顧周遭,今日上午多國股市“接力”熔斷,日韓股市大幅低開,韓國綜指盤中跌幅達8%;盤中大宗商品中,油價、黃金紛紛亦下跌。
近期A股在外圍市場的影響呈現了罕見的大震蕩行情,行情震蕩背后,也體現了市場觀點的沖突和投資者對市場理解存在分歧。
但不可否認的是,目前A股仍是全球股市中較為抗跌的市場,這背后也是國內抗疫進展順利,以及經濟秩序有序恢復作為基礎。
那么,對于目前A股應該怎么看?支撐著A股背后的積極因素有哪些?未來是否還有隱患?
帶著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連線了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任澤平,他從多個維度分析了對當下A股的看法。
圖/圖蟲
《21世紀》:近一段時間海外市場普遍出現了暴跌的情況,盡管A股也出現了跟隨式的下跌,但整體來看,A股目前的走勢仍是全球股市中跌得最少的,對此您怎么看?
任澤平:疫情它只是一個導火索,暴露了美國、歐洲也包括全球經濟、金融以及社會的脆弱性。
它脆弱在哪里?在過去的這些年,也就是說2008年金融危機到現在的這12年,全球主要依賴于低利率、貨幣的量化寬松等政策,導致了全球債務杠桿的上升,資產價格的上漲,還有社會階層的撕裂,收入差距的拉大,我覺得這都是脆弱性的表現。疫情只是一個導火索,所以你看到隔夜美聯儲緊急降息投放流動性,市場出現了暴跌,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地方。
然后看中國的情況,我覺得相對好一點,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確實有舉國體制的優勢。現在歐美更像我們1月底的情況,我們1月底還在一個蔓延、擴散、恐慌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歐美國情不一樣,所以目前還難以采取像中國迅速的撲滅或者遏制疫情的這種比較有效,也相對有一些代價的手段。
第二個就是,在過去這幾年,尤其是2016年以來,中國已經在堅定的進行金融去杠桿、供給側改革,化解相關的風險,其實在全球制造泡沫提升估值的過程中,A股一直也在調整,所以A股的抗跌性會更強一點。
第三個是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世界經濟都不是太好的情況下,去年中國GDP增速6.1%創歷史新低,但在全球來看仍然是比較高的,僅次于越南。所以說我覺得一些基本面的因素,加上最近央行一行兩會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對支撐市場的信心都是有幫助的。比如說我們鼓勵正常開市,發揮市場的作用,以及鼓勵并購、發債,包括對一些行業、一些受災地區的企業提供一些短期的流動性支持,專項貸款續貸也穩定了市場預期。
我覺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在發力新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利于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也是中國轉型創新的發展方向。
市場對這一塊比較認可,新基建相關的主題也是一枝獨秀,帶動了市場的人氣和投資者信心的恢復。所以說A股在全球相對而言更抗跌,或者說配置價值更明顯。
《21世紀》:也有市場觀點提出,目前情況下A股是否可以成為資產避險之地?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任澤平:就我前面提到的幾個因素,我覺得相對而言,A股的風險目前來看是比較小的,考慮到中國經濟基本面、對疫情的有效控制、新基建投資預期的支撐等。
當然也要警惕。畢竟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市場之間是交叉傳染的,全球化之下,通過商貿、通過產業鏈,經濟之間也是相互傳染的。如果海外疫情,美國、歐洲經濟需求大幅衰退,那么不排除中國面臨疫情二次輸入的風險,以及對我們經濟和金融市場傳染的風險。
所以說我覺得要做好相關預案,相關預案核心是兩條:首先就是疫情的防控,這個還不能大意,要兼顧生產的恢復和疫情的防控。第二條就是盡快出臺以新基建為主,包括減稅為主的一系列穩增長的措施。
《21世紀》:去年以來A股國際化進程加速,金融市場不斷開放,在此背景下,外資也不斷涌入A股,您覺得目前新冠疫情會影響這樣的趨勢嗎?
任澤平:我認為不會。
因為我在金融市場投行干了7年,也跟很多的海外投資者交流,我覺得確實在過去幾十年,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出現嚴重的誤解,很多海外投資者錯失了中國發展的紅利,過去經常有各種唱空,說中國經濟要崩潰的言論,但過去40年中國是全球表現最好,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率最高的新興市場。
我覺得現在包括我們在新冠疫情的應對、在中美商貿摩擦當中,中國表現的是大國的風范,這種開放的勇氣,我相信更加堅定了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深化了對中國的認識。如果能夠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氣推動新的一輪改革開放,如果能夠推動以新基建為主的兼顧穩增長和增加有效供給的這些改革方案、改革的措施,我相信海外的投資者會把中國選擇為他的投資的重要市場。
《21世紀》:從中長期的角度該如何來理解A股的配置價值?
任澤平:有人講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我覺得這樣講是不準確的。我覺得股票市場是經濟信心的晴雨表、經濟預期的晴雨表、或者說是人心的晴雨表。比如我們最近的經濟受疫情的沖擊不是太好,但是我們股票市場,尤其是新基建主題一枝獨秀,它就是一個預期,包括我們正常開市以后A股并沒有出現明顯的暴跌,而是快速的穩住了。
而且我們現在來看,顯然歐洲、美國的股市甚至比中國跌的還要多,所以我沒有那么悲觀。我覺得最重要的,短期取決于我們對疫情的有效防控,長期取決于通過改革開放,通過新基建等一系列的措施,讓中國開啟所謂新的周期、新的時代。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的話,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不僅包括我們A股市場,我們的產業鏈投資、綠地投資、FDI投資,包括我們中國的以人民幣為代表的各類大類資產,應該都具備投資價值。
避險屬性被戳破!比特幣慘遭血洗
3月12日晚至3月13日上午,比特幣價格兩度跳水。加密數字資產(也稱“數字貨幣”)資訊平臺CoinDesk數據顯示,比特幣價格從在7000美元之上到一路跌破了4000美元,24小時內跌幅一度達到49.6%。
盡管隨后比特幣價格開始反彈,但其一度被鼓吹的“避險屬性”已飽受質疑。
一同遭遇“血洗”的還有整個加密數字資產市場。據數字貨幣數據平臺Coinmarketcap數據,截至13日下午14點,整個數字貨幣市場的總市值跌去了700億美元。在數字貨幣市場于13日上午短暫“回血”前,該數字曾一度達到960億美元。
作為一種相對另類的“資產”,比特幣被其擁躉視為“數字黃金”,認為它一定程度上具有和黃金類似的避險屬性。這一觀點的核心在于,比特幣總量恒定,只有2100萬枚;盡管在過去數年,以比特幣為首數字貨幣市場幾度暴漲,隨后又劇烈波動、起起落落。
而近期,隨著全球恐慌情緒的擴大和蔓延,處于“減半行情”之中的比特幣依然暴跌,其“避險”屬性似乎已被證明并不靠譜。
有著“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Nouriel Roubini長期看衰比特幣。在目睹比特幣及其他數字貨幣近兩日的表現后,Roubini在其社交媒體主頁上又一次寫下:“垃圾幣的垃圾表演。”
“數字貨幣不僅不能對沖股票風險,實際上它在此期間跌得更多。這些大量的垃圾幣沒有任何對沖價值。”Roubini表示。
不過,對于比特幣能否避險,即使在幣圈內也有著不同的聲音。一家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的分析師就在近日明確表示,比特幣從來都不是避險資產。該分析師認為,至少從截至目前的情況看,比特幣仍是一個波動率冠絕全球的、高風險的另類投資資產。
由于數字貨幣市場的規模仍然相對較小,且未被大規模納入到全球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池當中,通常傳統資本市場的波動不太會直接影響到該領域。
而目前,受疫情等因素的沖擊,資本市場迎來劇烈波動的背景下,流動性問題的異常嚴重必然促使資金從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領域撤出,以尋求更安全、流動性更好的資產。該觀點也得到了不少幣圈投資者的認可。
一位在區塊鏈領域頗有影響力的專家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正常情況下,比特幣的周期相對獨立,和其他資產的相關性很弱,確實具有一定的避險屬性,也因此被納入到了一些國際上的基金投資組合中。
但是在他看來,這一次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實際上已堪比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陷入了嚴重的恐慌,在這種情況下交易員可能會恐慌性拋售資產以獲得現金,而現金的多少在當前階段可能會決定機構的存亡。“投資基金的拋售很可能是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分析稱。
圖/圖蟲
“減半行情”結束?
幣圈鼓吹“減半行情”已有一段時間。所謂的“減半行情”是指,隨著比特幣挖礦的進行,每隔一段時間單個區塊產出的比特幣獎勵將會減少至上一個周期的一半。按照此前的預期,比特幣將在2020年5月迎來第三次減半。
自2009年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挖出比特幣第一個區塊起,比特幣已經經歷過的兩次減半。這兩次減半分別發生在2013年和2017年,且均催生出了比特幣的“牛市”。
正是因此,第三次的“減半行情”備受比特幣投資者的期待。原本,減半的“利好”也確實帶來了一波上漲,比特幣價格在過去3個月上漲了40%,再次突破1萬美元。
然而,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的原油之爭等“黑天鵝”面前,“減半行情”不堪一擊,倒是比特幣的價格率先完成了減半。
幣圈不僅沒有迎來預期中的“大牛市”,而是迎來了堪比2018年末至2019年初“血流成河”之后的價格低點。這也讓一些投資者開始懷疑,備受期待的“減半行情”是否已經結束了?
據幾家區塊鏈媒體13日報道稱,一家數字貨幣研究機構的研究員表示,實際上比特幣價格在2月末的走勢已經預示著它進入了下降趨勢。該研究員坦言,如果比特幣投資者仍抱著“減半行情將帶來價格上漲”的預期去投資比特幣,他們未來仍要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
責任編輯: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