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AI含金量逐漸走低,尋找新的“印鈔機”,增收不增利,靠G端補貼過日子,犧牲創新能力,迫切賣貨

科大訊飛AI含金量逐漸走低,尋找新的“印鈔機”,增收不增利,靠G端補貼過日子,犧牲創新能力,迫切賣貨
2022年12月27日 18:40 市場資訊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于新眸 ,作者吳明燦

  “單從科大訊飛的人員結構變動情況,可以看出,一定程度上科大訊飛正在以犧牲創新能力作為代價,迫切希望通過多賣貨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文|吳明燦

  編輯|桑明強

  每當談到科大訊飛,人們的印象總是“這家公司的語音識別做得不錯”。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國內的語音識別市場上,市占率高達60%的科大訊飛是絕對的龍頭;即使把它放到國際市場上,科大訊飛的AI語音業務也有8%的份額。然而,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后,單從現在科大訊飛的業務營收情況來看,它的AI含量卻一直在下降。

  根據它的財報數據,構成科大訊飛主營收的三項業務分別是:教育產品與服務、信息工程和開放平臺。其中,“教育產品及服務”在總營收占比高達32.82%,主要面向學校和學生銷售教學硬件產品,逐漸成為科大訊飛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上市初至今業務變化。圖源:新眸自制上市初至今業務變化。圖源:新眸自制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胡郁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現在更多的是做產品、系統、服務、聯合運營。”如果結合科大訊飛的現階段業務,你會發現,這家公司現在更看重教育產品銷售和開放平臺的運營。回顧2007年,科大訊飛行業應用產品的收入僅占總營收的17.02%,而現在它的主要營收重心已經向應用產品端發生偏移。

  似乎科大訊飛也默認了:針對AI技術的核心業務,已經不再是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

  但如果你了解國內AI行業的發展,會發現,從人工智能1.0時代的注重構建核心技術壁壘,到人工智能2.0時代注重產品落地和營收效率,科大訊飛的經歷其實也算是這類企業將技術產業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對于國內大多數的AI企業來說,一方面,在美國幾乎壟斷了上游的核心技術市場的情況下,想在技術上實現超越并不容易,為了追求技術創新,逐年增加的研發投入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負擔;另一方面,企業如果想要擁有更多的定價權和研發自主權,就得加大研發力度,向以芯片等核心基礎設施構成的產業鏈上游移動。

  這些年的科大訊飛,其實一直在尋找下一個“印鈔機”。隨著C端產品的研發和推廣,科大訊飛在智能硬件產品上掙了不少,但與此同時,就像前面說的那樣,當AI技術不再是一家AI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時,對科大訊飛這家公司的定位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科大訊飛的“印鈔機”是什么?

  一直以來,國內的AI市場,G端和B端是主要營收來源。但是,這兩類客戶客單持續時間長、頻率低是常態。比如G端的訂單,據一些人透露,這類訂單一般要經過層層審批,1個訂單要持續3-5年左右的時間,如果依靠G市場,企業會面臨現金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以科大訊飛來說,G端市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它的年報顯示,企業去年的應收賬款金額占了總流動資產的39%,高應收賬款額會增加企業的流動性風險。排除宏觀因素影響,科大訊飛的平均應收賬款周轉率在2.3次/年。

  這也就意味著,對于企業來說,G端和B端的業務存在效率低,單量少,流動性風險大的問題,因此,科大訊飛想到了用C端的業務來補充企業的現金流。

  實際上,和由2B轉2C的AI企業不同,科大訊飛一開始瞄準的市場就是G/B/C三條渠道融合的銷售路線。這一點,在科大訊飛拿手的教育業務上的應用尤為突出:科大訊飛的數字教育技術在G端獲得認可后,面向B端也就是各大學校中進行推廣,通過學校向C端推出公司的硬件類產品和服務。

  科大訊飛的C端產品主要包括翻譯機、學習機、錄音筆和辦公本等,以教育、辦公為消費場景的AI硬件產品。一般來說,高科技企業靠賣貨是很難實現利潤增長,因為零售業務的毛利很低。

  但是,從科大訊飛的財務表現來看,卻恰恰相反。

  它的教育產品和服務業務毛利高達51.66%,是主要業務中毛利最高的一項業務。這其實和它的產品定價高是分不開關系的。單從學習機這一產品來看,科大訊飛的平均定價就在4000元以上,對比其他幾個品牌的學習機產品,科大訊飛的價格屬于高檔的水平。

  問題是,科大訊飛智能硬件產品無論是翻譯機、學習機,還是錄音筆,其實都不是日常生活的剛需。科大訊飛所針對的學生群體在購買教育平板市場,一個學生擁有一臺平板也就夠了,在教育類產品上實現收入規模的爆發式增長并不容易。

  而且,市場上教育平板產品眾多,目前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幾家學習機廠商并沒有包含科大訊飛,也就是說以步步高(維權)、讀書郎和優學派為首的老牌學習機廠商,更受到消費者的信任,在這個市場上,科大訊飛還沒有完全具備不可替代性。

教育平板收入規模及預測。圖源:中信證卷教育平板收入規模及預測。圖源:中信證卷

  既然智能硬件市場利潤增長點是困難的,那么,為什么它還要拼命抓住這個市場呢?

  答案還是要從內部找。實際上,科大訊飛的內部對C端產品有這樣的認知:智能硬件是更偏向于工具性的產品,而工具性的產品的特點是市場容易形成馬太效應。科大訊飛認為,人們日常要用的工具就會更注意品牌和產品質量,因此,如果科大訊飛可以穩占智能硬件的大部分市場,自然而然的就能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市場絕對優勢,企業也能找到一個利潤增長的“印鈔機”。

  賣得多了,但還沒有實現增長

  最新一季度財報顯示,科大訊飛3季度實現營收126.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而它的凈利潤收入表現卻不太好,3季度科大訊飛實現的凈利潤收入僅為4.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2.34%。

科大訊飛收入情況。圖源:新眸自制科大訊飛收入情況。圖源:新眸自制

  而且,這段時間以來,二級市場對科大訊飛的盈利能力明顯信心不足。最直接的體現是,科大訊飛的估值從去年6月的1400億元,降到現在的800億元左右,蒸發將近600多億元市值。

  原因可能來自于兩個方面,首先是科大訊飛被一些分析師詬病“靠G端補貼過日子”。

  據財報資料顯示,科大訊飛凈利潤中的G端補貼額從2014年的1億元,到去年的4億元,擴大了4倍。去年財報顯示科大訊飛實現歸母凈利潤15.56億元,如果減去4.38億元的政府補貼,留給企業業務的利潤收入就只剩11.18億元。

  其次,還有一個細節的問題,科大訊飛的研發投入資本化率達到了38.49%,也就是說企業為了擠出凈利潤,已經在減少研發投入對凈利潤的稀釋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作為高科技企業,科大訊飛的研發人員數量占比近5年一直在減少,結合2019年,科大訊飛提出的提高人效比的口號,似乎是在用削減研發人員數量的方式響應企業的策略;但另一邊,科大訊飛的銷售人員占比卻從2017年的18%增長到了去年的27%,銷售人員規模擴大了1倍多。

近五年科大訊飛研發人員占比。圖源:新眸自制近五年科大訊飛研發人員占比。圖源:新眸自制

  單從科大訊飛的人員結構變動情況,可以看出,一定程度上科大訊飛正在以犧牲創新能力作為代價,迫切希望通過多賣貨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賣產品也不容易

  其實,AI廠商在經營核心技術的同時,通過售賣硬件產品增加收入來源,并不是一件相互沖突的事情。對于這些玩家來說,研發投入是不可避免的大開支,除了減少其他成本開支來“節流”,能夠用C端銷售來“開源”形成現金流,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比如說微軟,除了做Windows系統等系統和軟件業務之外,微軟也在賣Xbox和個人電腦這樣的硬件設備。

  但現實是,雖然Xbox和學習平板、翻譯機一樣,是比較低頻的消費產品,Xbox one上年度的銷量也僅為PS4銷量的一半,沒有在產品端形成很強的壟斷效應,盡管如此,微軟總營收的凈利潤率還是達到了30%,這又是為什么呢?

  首先,微軟主要的利潤來源是他的云業務,微軟云的利潤收入增長率高達43%,是企業主要的利潤增長來源;其次,微軟的核心業務壁壘高于科大訊飛,像人機交互界面這樣的核心技術,在市場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也就是說,微軟雖然也賣產品,但是微軟不靠產品銷售掙錢,微軟本質上靠的是技術的不可替代性和創新型,C端的產品業務主要是對現有軟件和系統業務的收入補充。

  從微軟身上,我們可以對AI企業賣好C端產品有以下兩個認知:第一,需要足夠的技術壁壘;第二,需形成軟硬件匹配的商業生態。

  回到科大訊飛身上來。科大訊飛的核心技術是它的語音識別技術,但是這個技術的進入門檻并不算特別高。而且,在語音識別市場上,科大訊飛的競爭對手非常多,除了較晚進入市場的小型AI企業之外,百度和阿里這樣的互聯網企業也在做語音識別技術。

  語音技術其實是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AI技術,根據前瞻產業調研數據,我國語音識別市場同比增速趨于平緩,市場規模幾近飽和。盡管科大訊飛在語音識別市場的市場率優勢很大,但是在市場規模有限的情況下下,凈利潤的增長往往很難有較大的突破。

  所以當行業認識到,要將智能語音賽道的重點放在提供差異化服務上,這也是科大訊飛正在做的事:研究針對國內方言的語音識別優化,但至于這條路能夠走得多遠,市場還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

語音識別市場規模。圖源:前瞻產業研究語音識別市場規模。圖源:前瞻產業研究

  其次,華為開發的智能手機和蘋果售賣的iphone和ipad,能將C端產品做成另一項增長業務,本質上是有核心的軟件產品支撐。

  就拿蘋果公司舉個例子,蘋果公司在研發ios系統之后,搭配了蘋果手機這樣的相關硬件產品來進行售賣,消費者如果想使用ios系統,就必須要買蘋果公司旗下的相關硬件產品,這樣一來,蘋果就形成了軟件帶著硬件消費的商業生態。

  反觀科大訊飛,正是缺少了這樣的核心技術,就拿前文提到過的學習平板市場來說,科大訊飛的學習平板還沒具有不可替代性,學習平板同質產品眾多,先不說科大訊飛的高定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的選擇,科大訊飛也還沒有研發出核心的平板教育系統,還沒有讓消費者產生“非他不可”的認知。

  在實現凈利潤的突飛猛進前,能在市場上存活下來才是最優先的事項,或許科大訊飛仍然是一家AI企業,為了增加利潤收入去支撐研發去“多賣貨”,但顯然,這雖然是一項收入來源,但并不是它的完美“印鈔機”。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常福強

科大訊飛 AI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1-16 信達證券 601059 8.25
  • 12-27 迅安科技 834950 13
  • 12-26 百利天恒 688506 24.7
  • 12-21 佳合科技 872392 8
  • 12-21 佰維存儲 688525 13.99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