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產懸疑劇進化論 來源:界面新聞
原標題:國產懸疑劇進化論
兩天以前,《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破9令行業側目;而又過了一天,超前點播全劇放出后,評分居然漲到了9.2分(目前回落到9.1分)。
9.2分是什么水平?今年國劇最高分且不說,這也是2015年《瑯琊榜》(9.3分)之后的國劇最高分。過去十年間,豆瓣評分在9.2分以上的電視劇、網劇不過12部;即使按該劇目前9.1分的評分,也只有14部達到。
伴隨口碑擴散,該劇的熱度也持續走高。根據貓眼數據,《隱秘的角落》上線前三天的貓眼熱度持續攀升,第三天開啟超前點播之后達到了第一個峰值。6月19日上線第四天,這部強類型作品已進入貓眼劇集熱度總榜前三。
面對該劇的現象級口碑,已經有評論稱之為“國產網劇標桿”。而至少可見的是,《隱秘的角落》是《白夜追兇》后,第一部憑口碑實現破圈并帶動熱度的懸疑類作品。
而犀牛君更想討論的是,正走在“爆款”之路上的《隱秘的角落》究竟取得了哪些維度的突破,其口碑突圍是否具有某種必然性?
更進一步說,隨著內容市場上懸疑作品的數量和口碑不斷累積,今年以來在視頻平臺策略的加持下成為一定意義上的內容風口,這一類型究竟還有多少想象空間?
懸疑內外,人文與商業的內容共洽
評價一部豆瓣9分以上的作品,其實無需糾結《隱秘的角落》在導演手法、表演、劇作、服化道等層面的優劣得失,而可以基本認定這是一部沒有明顯短板的作品。或可探討的是,當這部作品的品質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為什么能實現更大范圍的熱度破圈。
有趣的是,從故事到制作,《隱秘的角落》恰恰不是迎合大多數人口味的普適性作品,相反,故事本身的基調相對灰暗,從節奏、色調乃至配樂等制作層面,更有著鮮明的風格化特征。而并未形成普通觀眾明顯的觀看門檻。
不妨以視覺上的特色來舉例。
對于普通觀眾來說,這部作品的視覺首先是強寫實的。狹窄的街巷、舊時的小賣部、老式的涼鞋和短絲襪,電影級的服化道以強烈的時代色彩,將觀眾帶入21世紀初古舊潮熱的南方小城,這種真實感為該劇的現實主義敘事大為增色。
相對資深的觀眾,則可以看到更深入的表達和風格化傾向。比如深綠色的運用,朱朝陽家里的墻面顏色和張東升陽臺上的綠植,都以色彩暗示某種不健康的滋生;這種深綠也是該劇調色的主色調,在強化時代感的同時帶來潮濕的壓抑感。而普通觀眾對此不做深究實則并不影響觀劇,但他們會感受到畫面本身的某種高級感。
同樣的體驗也會出現演員層面。無論秦昊和王景春,還是李夢、張頌文、劉琳等主要配角,此前都是相當風格化的文藝咖,為這部類型作品里打開了人物分析的更多可能性。但如果不對角色本身做深入分析,觀眾停留在懸疑層面去感知也未嘗不可,比如秦昊的角色是否性無能、深層犯罪動機如何理解都無妨,感受到“他一個眼神看得我發毛”就足夠了。
不妨說,《隱秘》的成功,或許就在于打開了多維的觀看體驗。從藝術角度說是雅俗共賞,而從產業角度說,就是人文與商業的共洽。
這或許正是該劇能成為驚喜的主要原因。
劇情本身為觀眾留下了兩個興奮點作為入口,一是劇情本身的高度懸疑感,僅僅開場兩分鐘張東升將岳父岳母推下山崖的劇情“突襲”,奠定了全劇無可預知的宿命感;另一方面,社會派推理的劇情底色,為觀眾鋪設了現實主義的理解入口,原生家庭、服刑人員子女教育、校園霸凌、中年危機等等現實問題,從不同維度打開觀眾的認同和共情。
而當依托于笛卡爾的故事進入了“童話”與“現實”的多重結局,為觀眾打開了互動和自我解讀的出口。嚴良和普普包括老陳到底活著還是死了?從頭到尾到底是朱朝陽的局還是陰差陽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普遍會認同的是,全劇有著高度的完整性和劇作深度。
而回歸劇集的核心理念,同樣具有人文和商業的兩重性——人因失去“愛”而異變。
朱朝陽的異變與張東升的罪行,都源于失愛,進而讓他們自己失去了愛的能力;而資深觀眾也大可作進一步解讀,兩個人物從名字、衣著到性格都有某種互文,仿佛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
從制作到劇情的多元質感,既是因為將整體陰暗的原著做影視化改編時,客觀上需要尋找適配大眾口味和審查需求的空間,更是源于劇作層面在極致的商業化之后加碼人文關懷的訴求。而電影級的制作,成為釋放敘事空間的鑰匙。
就像一個多相鏡,《隱秘的角落》為不同側面的解讀都預留了空間。這樣的完成度,可以說達到了國產懸疑劇的新高度。
從內容風口到“嚴良宇宙”,懸疑劇天花板再抬高
從《十日游戲》到《隱秘的角落》,兩部作品的成功讓評論里開始出現這樣的聲音:“愛奇藝這個劇場搞得不錯。”
進入2020年,愛奇藝和優酷不約而同地開始了對懸疑內容的開發,分別開發“迷霧劇場”和“懸疑劇場”。“迷霧”已經上線硬核懸疑劇《十日游戲》和《隱秘的角落》,優酷則拿出了側重年輕觀眾、女性觀眾的《失蹤人口》。從口碑和播放來看,雙方的初步嘗試都可謂成功。
解析其原因的話,一方面是市場的逐漸成熟,優質的類型化內容同樣有了破圈的可能,比如硬核懸疑的《隱秘的角落》,根據藝恩數據,女性占了觀眾的45%;另一方面是國產劇集市場本身的內容回歸,在制作層面和此前若干年形成了迭代。
網生內容的逐漸成熟過程中,從未停止對懸疑劇的探索。從早期網劇如優酷的《毛騙》、騰訊視頻的《暗黑者》,可以看出其選擇懸疑劇是基于模仿美劇的嘗試。而2017年或可視為懸疑劇發展的第二個關鍵節點。還是優酷和愛奇藝,這一年分別拿出了《白夜追兇》和《無證之罪》兩部口碑爆款。
這種嘗試的出發點在于懸疑劇在制作和市場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懸疑劇制作的主要突破口在于劇情,制作方面難度不大;另一方面,從歐美劇市場看,優質懸疑劇出爆款的幾率很高,包括《犯罪心理》、《法律與秩序》等都有很長的生命周期。
如爆火的《白夜追兇》,高度美劇化的劇情和內容編排節奏,成為其出圈的關鍵因素,打破了此前懸疑劇小眾的天花板。而今年以來,懸疑領域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和《隱秘的角落》,分別在一定程度上,將這個天花板再度抬高。
相比《唐探》更為極致的商業化,《隱秘的角落》具有更多的“作品”意味。一方面是內容上,深度本土化的情感和人文表達,更精準地擊中社會議題痛點,在傳統懸疑劇單元化敘事基礎上打開了精品化的新方向;在制作層面,更為風格化的敘事在強節奏推進之外,進一步接近藝術和商業之間的交界點,對于作品的讀解空間和生命力都實現了拓展。
如果看過2017年的愛奇藝自制劇《無證之罪》,會發現這兩部劇共同搭建了一個懸疑空間,同樣根據紫金陳小說改編,由同樣的公司和制作團隊班底完成,而且同樣有一個叫嚴良的人物。
在紫金陳的原著小說里,嚴良是《無證之罪》《壞小孩》(《隱秘的角落》原著)和《長夜難明》三部作品里的破案天才。而《隱秘的角落》將這個人物拆解開來,將部分人物功能帶入警察老陳,把名字給了原著中的丁浩,由此讓該劇成為《無證之罪》的某種前史——在某個平行宇宙,如果嚴良如老陳希望的成長起來,或許就是刑警嚴良的故事。
下一步,隨著《長夜難明》改編的《沉默的真相》上線,在愛奇藝“迷霧劇場”就形成了一個小的“嚴良宇宙”。從IP開發的角度來看,愛奇藝打造“劇場”品牌的思路是以不同IP的搭配組合形成集群效應,而“嚴良宇宙”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品牌塑造的關鍵鏈條,以良性口碑助力搭建懸疑類型劇的平臺化。
在視頻平臺試水短劇+劇場化的當下,《隱秘的角落》再度打開了懸疑類型的制作上限和市場空間,也讓即將上線的其他懸疑作品獲得了更多關注和期待。
可以預見的是,《隱秘的角落》的成功或將帶動下一輪懸疑劇制作熱,但該劇再度證明的一點需要行業關注,即優質內容是打破類型局限、突破圈層的核心力量。懸疑劇,尤其如此。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