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理財產品還能“穩健”嗎
經濟日報
近期,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最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罕見地跌為負數。與此同時,有客戶針對購買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暴跌或虧損問題提起了投訴——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因為受到債市調整影響,也與理財產品估值方法調整有關,且短期賬面負收益并不代表實際負收益,投資者應理性對待。
近來,不少投資者發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浮虧。據不完全統計,近期有十多家銀行、幾十個理財產品出現了負年化收益率,單位凈值和累計凈值均出現下跌。還有客戶針對購買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虧損問題提起了投訴。
銀行理財產品不是以“穩健”著稱么?為何會凈值浮虧呢?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即“資管新規”)自2018年4月發布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其明確要求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隨后,根據監管要求,銀行理財開啟了“凈值化”轉型之路,即凈值化管理、不設預期收益率、采用公允價值計價、定期開放。
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以來,債券市場出現了震蕩調整,純債類銀行理財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凈值浮虧;此外,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迎來收官,此前的“攤余成本法”已逐漸被摒棄,新理財產品多采用符合監管要求的“公允價值計價”算法,在此算法下,理財產品的凈值更易產生波動。
因此,當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不再保本保息,產品凈值出現浮虧是市場短期波動下的正常現象,投資者對此應理性看待。
多個凈值型產品“浮虧”
針對近期“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凈值型產品出現本金虧損”的消息,經濟日報記者登錄招商銀行手機銀行APP發現,截至6月16日,其代銷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的一款名為“代銷季季開1號”的理財產品,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為-4.42%,截至6月10日的單位凈值為0.9988,跌破1。此外,該行另一款“季季開2號”理財產品的凈值也跌破1。官網信息顯示,截至6月10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9994,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為-0.73%。
具體來看,以上兩款產品均為固定收益類,定期開放,每3個月開放一次,100%主投固收類資產,不參與股市,通過票息收益積累,根據市場變化擇機交易。
近期理財產品凈值出現浮虧的并非只有招行。記者發現,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等機構的凈值型理財產品也曾出現浮虧,如“建信理財睿鑫最低持有90天開放第2期”產品,截至6月16日最新凈值為0.999775。從投資范圍看,現金類資產和固定收益類資產投資占比達80%以上。從風險等級看,以上產品均屬于中低風險、中風險級別,即R2、R3。“也就是說,投資者不應把凈值浮虧與高風險級別掛鉤,這兩者沒有必然聯系。”某股份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說。
“近期出現浮虧的理財產品主要受債市調整影響,又恰逢該產品的申購贖回開放期,如果投資者在此時贖回,就可能會損失本金。”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殷燕敏說。
殷燕敏表示,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正逐步從預期收益型產品向凈值型產品轉型,產品運作模式也從原來的封閉型轉變為可隨時申贖的開放式或定期開放產品。
因此,如果某理財產品投資標的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那么,它將更類似于債券型公募基金,其資產凈值會隨市場變化而出現一定波動;但與債券型公募基金相比,目前,純債類銀行理財的回撤幅度相對較小。
估值方法“生變”
值得注意的是,債券市場的變動僅僅是此次出現浮虧的原因之一,更為重要的是——根據監管規定,凈值型理財產品的估值方法已出現新變化,從此前的“攤余成本法”變為“公允價值計價”。
這兩種估值方法有何區別?為何要做出調整?新方法將如何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產生影響?
“所謂‘攤余成本法’,是一種金融資產的估值方法,即將持有到期的利息平攤到每一個計息日中。”中國銀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該方法不利用資產池模式來應對投資者高頻次的贖回需求。
但隨著“資管新規”過渡期即將迎來收官,過渡期時可以使用的“攤余成本法”已逐漸被摒棄,新產品多采用符合監管要求的“公允價值計價”。其中,《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即“理財新規”明確要求,理財產品實行凈值化管理,應堅持“公允價值計價”原則,鼓勵以市值計量所投資資產。
“用公允價值計價評估后的理財產品,在業內被稱為‘真凈值’產品。”上述股份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說,之所以叫“真凈值”,是因為該估值方法使得理財產品的凈值和市場價格更貼近。
但與此同時,“公允價值計價”也存在一個“問題”,它會使得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較大,特別是當市場處于大幅震蕩狀態時,采用該估值方法計價的理財產品,其凈值波動會遠遠大于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財產品,甚至在特定情況下會出現凈值浮虧。
盡管如此,為何監管層仍引導商業銀行采用“公允價值計價”?業內人士表示,該方法能夠大幅降低剛性兌付風險。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銀行理財‘存款化’,隱性剛兌壓力相對較大。”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尚福林說,銀行傳統的存貸款業務是債權債務關系,而資產管理行業更多的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或信托關系,即“受人之托、代客理財”。
因此,只有打破剛兌,才能更好促使銀行理財回歸“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業務本源,向投資者傳遞“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投資理念,進而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凈值波動將成常態
面對以上浮虧現象,投資者該如何理解應對?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監管要求,隨著這一過程不斷推進,浮虧出現的頻率有可能會越來越高。
普益標準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二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各類型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已呈現穩步提升態勢。其中,凈值型產品存續余額規模占全部非保本理財產品規模的比例,已從2019年年中的36.7%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52.45%。
而近期純債類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的浮虧,是市場短期波動下的正常現象,對此投資者無需驚慌失措。
“理財子公司個別產品出現負收益,這是一次難得的‘壓力測試’機會,如果能順利推動投資者接受打破剛兌的現實,將顯著促進后續理財子公司產品線的延伸與風險資產的配置。”興業研究公司研究員喬永遠說。
由于凈值型產品擺脫了資金池操作模式,銀行理財過去的“較高收益、較高流動性、無兌付風險”特征難以維持。此外,如果沿襲過去的“攤余成本法”和“收益剛兌模式”,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會局限在“低收益—報價型”區間內,將較難滿足投資者的中長期財富保值增值需求。
“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者承擔了風險,但也會享受到紅利。”喬永遠表示,接下來,利率水平可能在較長時間內維持低位,理財產品要想獲取更高回報,需要拓展資產配置邊界,以獲得風險溢價,但這需要承受一定的短期波動風險。
責任編輯:李思陽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