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都是股權質押惹禍!3家券商集中公告資產減值,下半年股質計提總計超10億,風險釋放后是春天?
來源:財聯社
盡管2019年證券行業打了一個業績“翻身仗”,但券商與股票質押業務的“愛恨糾纏”仍在繼續。
近日,江海證券、興業證券和光大證券三家券商先后發布關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
據財聯社統計,三家券商2019年下半年共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2.6億元,因股質業務共計提10.49億元資產減值準備,占比高達83.25%。其中,金額最大的是光大證券,為5.08億;涉及股票標的最多的是興業證券,一共有6家。
業內人士估計,考慮到2019年半年報全面實行新的會計準則,信用減值相對充分,股票質押違約風險充分釋放,預計2020年券商信用減值風險將近進一步下降。
而未來券商股票質押發展,一方面依賴政策環境優化細化助力存量業務風險化解;另一方面,需要券商自身在開展增量業務時結合政策、市場及資源稟賦,綜合考量增量業務開展的風險與收益,厘清是否開展、開展規模等關鍵問題,形成分層競爭。
3家券商股質業務總計計提10.49億
股票質押業務苦券商久矣。
2018年上市券商合計計提股票質押減值損失76.4億元,同比增長318%;2019年上半年,上市券商股票質押減值損失合計26.7億元,同比增長62%。
2019年末,券商大筆資產減值的動作仍在繼續,第一家計提的是哈投股份(江海證券是其全資子公司)。
1月10日晚間,哈投股份稱,江海證券2019年10月-12月擬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3.17億元。
其中,股質業務的減值金額為2.73億元,涉及*ST赫美(維權)、弘高創意、譽衡藥、天夏智慧(維權)共4筆,分別計提2977.42萬元、6075萬元、1.3億元、3959.89萬元。
隨后,興業證券又發布公告稱,2019年12月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人民幣2.68億元。
在這筆2.68億的資產減值損失中,興業證券對因融入方違約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達2.5億元,涉及股票標的包括中弘股份(已退市)、長生生物(已退市)、金洲慈航、永安林業、愷英網絡(維權)和東方網絡等6家,分別計提871.02萬元、1.46億元、1900.08萬元、3619.23萬元、1552.36萬元和1047.9萬元。
第三家是光大證券。公告顯示,光大證券2019年下半年新增計提單項重大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共計人民幣6.75億元,涉及三筆股票質押、一筆債券質押及兩筆債券投資違約。
其中,青山紙業、*ST新海(維權)、華信退三筆股票質押2019年下半年分別新增計提減值準備3535萬元、2.75億元、1.97億元(共計5.08億),截至2019年末,三筆業務累計計提減值準備分別達到4466萬元、2.91億元、6.42億元(共計9.78億)。
統計來看,三家券商2019年下半年因股質業務共計提10.49億元資產減值準備。其中,金額最大的是光大證券,為5.08億;涉及股票標的最多的是興業證券,一共有6家。
加上應收賬款、融出資金、其他金融資產減值準備,三家券商2019年下半年共計計提資產減值準備12.6億元。
受計提損失的影響,以上三家券商年度業績都有所影響。江海證券預計減少公司2019年10-12月歸母凈利潤2.38億元、興業證券預計減少2019年12月利潤總額2.68億,減少歸母公凈利潤1.95億元、光大證券預計計提減少2019年利潤總額6.75億元,減少凈利潤5.06億元。
上市券商去年業績增長無虞
雖然資產減值年年有,但是在A股回暖以及政策紅利的刺激下,以上券商2019年全年業績還是飄紅。
比如,江海證券2019年全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5.39億元,預計實現凈利潤1.89億元;2018年,江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1.85億元,凈利潤虧損1.9億元。
興業預計2019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加13.65億元至16.65億元。
另外,財聯社記者將34家上市券商(剔除2家沒有同比數據的券商)2019年前12個月業績簡單相加,粗略得出它們2019年年度業績(母公司口徑,未經審計)。
數據顯示,34家上市券商營收和凈利潤均同比增長。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總營收還是總凈利,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均排名前五。
部分中小券商股質規模不降反增,監管重拳出擊
于2013年推出的股票質押業務是企業融資的重要工具,也是券商近年來重要的收入來源。
由于股票質押風險與大盤息息相關,一旦股市下行,股票質押不可避免將受其影響。2018年以來,股票質押便一度成為熱門詞匯,各券商則處在業績受損的煎熬之中。
客觀來說,自股票質押風險暴露以來,券商已在縮減該業務的規模,也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場內質押(質押方主要為證券公司)市值1.78萬億,占A股總市值的2.81%,延續2019年以來的下行趨勢。
但直至現在,券商們還在為之前的項目買單。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證券公司2019年9月財務情況簡報》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行業資產減值損失為104.09億元,其中股票質押業務資產減值損失占比67.35%,即超70億。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股票質押業務資產減值損失占業務規模的平均值為1.30%,占比大于5%的11家證券公司均為中小公司。從這個數據來看,中小證券公司應對市場風險以及業務風險的能力有待加強。
與此同時,部分中小券商的股質業務收入卻不降反增。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股票質押利息收入同比增幅最大的10家券商為開源證券、中航證券、華寶證券、中郵證券、聯儲證券、大通證券、安信證券、國都證券、國盛證券和南京證券。
上半年部分中小券商再次拓展股票質押業務規模也隨即引發了一場監管風暴。
2019年8月末,證監會機構部現場曾核查9家股票質押規模增幅較大券商,核查中發現個別券商存在“業務定位不清,盲目追逐利益;風險意識不強,風控措施不足;審核把控不嚴,質押率設置不嚴謹;盡職調查不完備、甚至缺乏盡職調查;貸后風險管理流于形式”等五大風險點。
隨后,證監局和交易所紛紛出擊,前者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后者對財富證券、南京證券、萬聯證券、英大證券、中郵證券、國盛證券、華寶證券、聯儲證券和申港證券等9家券商予以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限于新增初始交易)相關權限3-9個月的紀律處分。
持續升溫的監管措施表明,監管部門對于股票質押回購業務的風險愈發重視,監管不斷加碼,以防止類似2018年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接連“爆雷”事件的再度發生。
2020年券商資產減值風險或將明顯下降
2019年以來,股票質押回購存量業務規模持續下降。
據深交所綜合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三季度股票質押回購風險分析報告披露,截至11月末,深滬兩市股票質押回購融資余額9429億元,較二季度末下降11.8%,延續2018年2月份以來的持續下降態勢。
另從各券商股票質押利息收入占券商營收比重來看,股票質押利息收入占比在經歷了2016-2018年的增長后,2019年上半年明顯下降。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立峰(金麒麟分析師)等人預計后續這一趨勢將延續至2020年。也就說,在“降規模、調結構”的背景下,券商股票質押業務將“縮量提質”,業務風險相對可控,利息收入質量逐步提升。
“2019年正式實施新的會計準則,新增“信用減值損失”這一會計科目。新的會計準則采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金融資產減值更加充分,更具前瞻性。從上市券商披露的半年報和年報數據來看,2018年下半年是信用減值的高峰(金麒麟分析師)期,2019年上半年減值規模開始出現邊際下降。考慮到2019年半年報全面實行新的會計準則,信用減值相對充分,股票質押違約風險充分釋放,預計2020年券商信用減值風險將近進一步下降。”,李立峰補充說道。
不過,華泰證券研究員沈娟等人提醒道,2019年上半年股票價格回暖只是暫時舒緩股票質押業務壓力。受制于存量業務前期開展粗放,疊加經濟下行壓力、減持新規限制和券商處理手段有限,存量風險仍較多淤積于券商內部,業務風險隨市場波動起伏,漸進化解尚需周期。
那么,未來券商股票質押路在何方?
沈娟表示,券商股票質押正徘徊于風險與收益焦灼的十字路口。宏觀經濟、政策及股東層面等外部不確定性,以及券商在風險識別、資金管控、風險處理等方面存在的內生約束,對券商股票質押業務發展提出更大挑戰和更高要求。
未來券商股票質押發展,一方面依賴政策環境優化細化助力存量業務風險化解;另一方面,需要券商自身在開展增量業務時結合政策、市場及資源稟賦,綜合考量增量業務開展的風險與收益,厘清是否開展、開展規模等關鍵問題,形成分層競爭。綜合實力強的大型券商,若能主動優化模式、加強風險管理,業務有望穩健發展;部分無法滿足轉型要求的券商需要審慎發展業務。
責任編輯:陳志杰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