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中美國債瘋狂:美股衰退不遠了?中國或成資金“避風港”?

疫情下中美國債瘋狂:美股衰退不遠了?中國或成資金“避風港”?
2020年03月08日 19:55 秦朔朋友圈

如何在結構性行情中開展投資布局?新浪財經《基金直播間》,邀請基金經理在線路演解讀市場。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疫情下國債瘋狂,美股衰退真的不遠了?中國或成資金“避風港”?

  “中國國債瘋了啊,收益率跌破我的心理位啦!” 周二(3月3日)美聯儲緊急降息50基點(bp)后,中國國債收益率也應聲大跌,某踏空國債的基金經理略帶哭腔地說道。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10年期收益率早就跌破了歷史新低的1%,目前的位置恐怕誰都不曾料到——0.77%!要知道,年初收益率一度飆升1.9%附近,各界認為一階段經貿協議將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只要做金融的想必都知道,當恐慌情緒攀升或經濟下行時,債券價格往往會走高(表現為債券收益率下行)。去年,霸占各大財經頭條的可能是“美債收益曲線倒掛(例如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反而比十年期高)、預示衰退來臨”,如今曲線是不倒掛了,但國債整體收益率的大跌令人瞠目結舌,此前華爾街最看跌收益率的機構認為2020年美債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僅會降至1.2%,而如今整整超調了50bp。在疫情全球擴散的背景下,全球機構不斷拋售美股、增持美債,也推動了這波全球債牛行情。

  現在關鍵問題除了美股還會跌多少、國債還會不會漲,更在于疫情是否會進一步擴散并引發經濟衰退,從而終結美國這輪十多年的超長擴張周期。另外,一個愈發政治化、愈發激進、愈發被市場牽著鼻子走的美聯儲,也將對美元和投資組合產生深遠影響。

  避險資金瘋狂涌入國債市場

  今年春節前后,疫情先是在中國爆發,美股僅僅是象征性地跌了兩三天,便又轉身創下新高。直到疫情開始在海外擴散,徹底引爆市場恐慌。

  真正的美股跌勢始于2月23日那周。當周美股經歷了史上最快的拋售潮——道指累跌12%,納指跌10%,標普500指數跌11%,創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在流動性沖擊下,避險資產黃金也大跌3.3%。

  正如我們此前提過的,美股跌幅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是因為第一波拋售的很可能是那些投機者,而隨著跌勢擴大,拋售力量轉換到CTA(趨勢型商品交易顧問策略)、風險平價策略(risk parity)這些程序化算法交易上,一旦觸發拋售閥值,便會大幅拋售,起到助跌的作用;此后,大量的ETF被動投資的拋售開始加劇,再后來一些中長線的投資者(如養老金、捐贈基金、社保基金等)也會開始調整投資組合,中長線投資者的調倉是出于其對經濟前景轉差的預期。這樣一波下來,標普500指數較此前近3400點的高位已經跌去了快500多點,而避險情緒也推動美債收益率一路從1.4%附近跌至1%左右。

  由于美國的經濟模式以直接融資為主導,股市的作用至關重要,這也解釋了美聯儲隨后的緊急行動。G7(七國集團)緊急開會后,美聯儲就意外在北京時間3月3日晚降息50bp,震驚全球。要知道,按照原計劃,3月19日才是美聯儲召開議息會議的日子,一般降息等重大決策都要等到那天,但出于管理預期等因素,美聯儲提前出擊了。

  在降息50bp的鋪墊下,美股依舊沒能反彈,道指仍然大跌800多點,當日美債10年期收益率跌破了1%的歷史新低。美聯儲的激進舉動進一步令市場懷疑——疫情是否將對美國經濟造成超預期的沖擊?美聯儲的政策空間也在不斷枯竭,其是否還有能力像上一次金融危機那樣力挽狂瀾?

  懷著諸多疑慮,機構停下了原先等待抄底美股的步伐,而是大舉買入美債。也就在隨后的兩天,美債收益率進一步跌破了0.8%。

  轉視中國,盡管中國央行并沒有跟隨美聯儲采取行動,且中國的市場對央行更多的是敬畏,而不像美國市場那樣“逼央行出政策”,但債市的情況也是類似——中國10年期國債先是在春節后開盤的第一天跳空20bp,在盤整多日后,3月4日再大幅下探至2.7%附近,上周已經創出了40個月新低。

  盡管如此,中國債券市場的瘋狂程度尚不及美股,這也導致利差已經擴大至160bp的歷史新高,意味著中國資產的吸引力開始上升。

  這次全球經濟會有多糟?

  由于疫情存在大量不確定性,且全球不同國家的防控結果也難以準確估量,2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轉變成為全球“大流行疾病”(pandemic),并把對這一風險的評估從“高”提升至“非常高”。

  目前,已經有不少機構在進一步調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上周,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預計2020年全球實際GDP增速為2%,較去年下降1%;將美國2020年經濟增速下調至1.3%,年初這個預測是還是2.3%;歐元區一季度、二季度受到的經濟拖累或達0.3%和0.6%。此前,IMF認為全球經濟增長遭受的打擊僅為0.1%,顯然大幅低估了疫情的沖擊。

  也有觀點認為,此前美國剛宣布新冠病毒檢測可以納入低收入醫保的費用,預計可以促進全面新冠疫情的檢測,但是新增確診人數或上升。根據美國普查局的數據,2018年,美國有2700多萬人(總人口的8.5%)沒有任何形式的醫療保險(無論是政府提供的醫保計劃還是商業性的醫療保險),一旦這些人被感染,他們很大概率不會去醫療機構治療,而是更可能選擇自愈,這不但會在統計上低估美國疫情確診的人數、增大重癥或死亡的概率,而且有可能因為缺乏有效治療和隔離措施而增大疫情擴散的風險。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表示,從目前的數據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第四大經濟體德國、第六大經濟體法國和第八大經濟體意大利都已成為疫情的重災區,確診人數都超過100例,而且還在迅速攀升。其他4個經濟體雖然目前確診人數有限,但如果中、日、德、法、意等經濟大幅放緩,在經濟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其他經濟體也很難獨善其身。此外,他認為疫情在美國的發展前景也不樂觀。

  在美國經濟一派大好的表觀之下,也隱藏著諸多令人不安的暗流。實際上,在過去幾個季度里,一些領先指標已現疲態。例如,美國的私人投資連續三個季度下降,去年4季度環比下降6.0%(季節調整后折年率);其中企業基建投資在過去六個季度中有五個季度負增長,去年4季度跌幅達8.1%;企業設備投資也連續兩個季度下跌。

  同時,生產和就業的數據也開始趨弱。工業生產已連續五個月下降。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過去18個月以來一直呈下降趨勢。最新的就業機會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去年12月,就業市場上的非農就業機會總數從去年1月的760萬峰值下降至642萬。盡管這一水平仍然不低,但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4%,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事實上,制造業在美國早就顯現疲態,但強勁的消費和就業市場使得擴張延續,但當前的趨勢若延續,勞動力市場降溫,就業和收入增長將面臨挑戰,消費的可持續性就值得懷疑了。

  而看似繁榮的美國股市實則也是由過去十年的央行流動性、公司股票回購推動,盈利增長近兩年已經開始放緩。美股市值已從2007年上一輪牛市高點的19萬億美元上升到暴跌前的36萬億美元,幾乎翻了一番,比起2009年初金融海嘯最低點時的9萬億美元更是翻了兩番(+300%)。

  2003年非典疫情、2009年H1N1后,美股都能快速反彈,這也主要因為這兩個時點美股自身都處于低位,前者是互聯網泡沫破滅后,而后者則是金融危機后。但此次疫情恰逢美股估值位于歷史巔峰,因此跌幅也或超出預期。

  全球央行將再發力、但效力存疑

  很顯然,央行此次又將扮演托舉經濟和市場的“大力水手”角色。

  “在G7緊急開會并發表聯合聲明后,美聯儲就提前緊急降息50bp,大大超出了機構對于其在3月19日才降息的預期,這意味全球各國央行都可能會隨之采取行動。”高盛表示一般而言美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在大選年都較為寬松。此后一天,加拿大央行宣布降息25bp。而在美聯儲降息的同一日,澳洲和馬來西亞央行都已經率先降息。

  目前,花旗銀行成了整條華爾街最“刺眼”的一家——該銀行最新預計美聯儲今年還將降息100bp——3月19日再降息50bp,4月和6月分別再降息25bp。主流預測則為,美聯儲還將降息50bp。

  但是,美聯儲不斷收窄的政策空間以及“政治化”傾向愈發令市場擔憂。巧合的是,在此次美聯儲緊急降息前的幾個小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呼吁美聯儲降息。降息后,特朗普表示對這一降息幅度仍不滿足。

  “新債王”Gundlach早前就表示——“美聯儲現在有點無所適從(rudderless),我最多給鮑威爾打個‘C-’,比起(其他央行)同行,他似乎迷失了方向。”

  目前,早幾年就已實行負利率的發達國家央行(如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其貨幣政策空間逼迫美聯儲更加捉襟見肘。此次,這兩大央行尚未采取行動,各界認為為了節省政策空間,它們可能會采取更多的定向措施。

  關鍵在于,過去多年來的股市漲幅被有的機構認為更多由央行的流動性驅動,而非企業盈利的攀升。那么這一次,多年來屢試不爽的“不要跟央媽對著干”的交易(“don‘t fight the central banks” trades)還會奏效嗎?這也是當前機構們都在考量的問題。

  野村量化團隊方面認為,短期看,“不要和央行對著干”的交易是否適用,需要觀測三方面問題。

  首先,要看標普500指數是否能夠收復一半跌幅。目前顯然沒有。

  “過去,當市場無法在暴跌后的5-6個交易日內反彈,那么就會被第二波拋售潮攻擊。如果此次聯合降息出現,那么標普500很可能會逐步沖破3124點(收復一半跌幅)。在這種情況下,追逐升勢、做空波動率可能是有吸引力的交易。”野村宏觀、量化策略師高田(Masanari Takada)表示。

  其次,需要觀察美股情緒是否能夠持續復蘇。

  第三個問題則是,隨著市場情緒企穩,額外的壞消息會否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可能會從一個簡單的區間震蕩,轉而實現從悲觀到真正的樂觀的切換。當然這只是一個預期。在這一情況下,投資者可以準備第二波反彈,即反彈是真正由基本面驅動的而不是技術因素驅動。

  至少就目前來看,三個條件都還沒有滿足。美股尚未企穩。

  近期MSCI再度對全球市場展開相關壓力測試,其設計的壓力測試的設定情境為:全球經濟增長率短期下降2個百分點(目前主流共識是下降1%),而風險溢價則上升2個百分點,顯示極端情況下,美股仍有可能再下跌11%。

  中國或成資金“避風港”

  在風險飆升時,美國資產向來被作為避風港。不過,高盛認為,此次中國資產也將有所表現。

  由于中國最先爆發疫情,且防控措施得當,各界也認為中國的恢復也將更快。

  當然,疫情的確對中國經濟造成了較大的沖擊。高盛認為,中國1-2月合并的進出口數據會受到內需和全球經濟放緩等影響,目前預計中國一季度GDP環比下滑6%;汽車銷售量在1月同比下降22%,創2005年數據發布以來的新低。在春節后,例如煤炭消費、客流量、地產交易等,都較2019年同期水平平均下行70-80%,并且目前可能恢復到低于2019年水平60%的程度。不過,二三季度會看到有力的反彈,而之所以中國此次可能成為資金“避風港”,除了恢復較快,更在于利差擴至歷史新高160bp,且美元的大幅走軟使得人民幣開始走強,這同時滿足了外資對收益率和匯率安全的需求。

  機構認為,中國A股今年也會有所表現。“貿易摩擦對企業的影響已經階段性觸底,此后可能會反彈;疫情暴發后,股市都出現了一定回調,鑒于中國較早于疫情中恢復,也可能會成為全球資金青睞的避風港。”高盛就認為,中國科技股具備中長期的投資價值。

  摩根士丹利則預計中國會跑贏新興市場,因此上調了評級,主要是預計中國會加速推出刺激政策來緩沖宏觀擾動。盡管如此,該機構進一步下調了基線情境下的盈利增速預測,將MSCI中國的2020年盈利增速預測從此前的5%下調至3%,主要因為復工速度慢于預期,以及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中國的出口需求。

  此外,收益率的優勢將推動外資進入中國債市。目前,約22%的全球債券市場處于負收益率,64%的債券收益處于2%以下。中國10年期國債雖然流動性比不上美債,但相對收益更高,目前仍在2.6%以上。春節以來,如俄羅斯、巴基斯坦、泰國及歐洲央行和淡馬錫等主權機構都在積極買入中國國債。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志杰

美股 國債 新冠肺炎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17 開普云 688228 --
  • 03-16 南新制藥 688189 --
  • 03-11 愛麗家居 603221 --
  • 03-10 佳華科技 688051 --
  • 03-10 建科機械 300823 --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