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A股拒絕 營收嚴重依賴政府的申聯生物科創板行嗎

曾被A股拒絕 營收嚴重依賴政府的申聯生物科創板行嗎
2019年03月15日 08:28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個人養老投資新時代,40家養老目標基金PK,你會選擇哪一家?【尋2019基金業引領者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作者|楊泳潔 編輯 | 羅麗娟

  去年以來,“問題疫苗”風波不斷,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疫苗事件后,行業公司風聲鶴唳,如何做到嚴格監督保障,提高自身研發實力,提供更安全有效的疫苗,對于多數公司來說成為重中之重。

  成立于2001年的申聯生物醫藥(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申聯生物”),是國內第一家合成肽疫苗生產企業,專業從事獸用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主要產品為口蹄疫疫苗。

  “公司的研發隊伍由行業經驗豐富、跨領域、多學科的技術專家和海歸博士組成,研發實力卓著。目前已獲得國家專利40項,涉及產品研發、生產工藝,設備改進,產品設計等多層面。”申聯生物醫藥稱。

  3月13日,國信證券在上海證監局官網發布了申聯生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輔導工作進展報告,申聯生物醫藥決定將擬申報上市的板塊由上交所主板變更為科創板。國信證券及其他中介機構未發生變動,將對申聯生物醫藥進行持續的上市輔導。

  事實上,這并非申聯生物首次沖刺上市。1月23日,發審委2018年第20次發審委會議結果顯示,由國信證券保薦的申聯生物首發申請A股IPO未通過。

  雖然申聯生物正屬于科創板重點鼓勵申報的醫藥領域,但曾經被A股拒絕的申聯生物能順利搭上科創板首班車嗎?

  產品單一,99%以上銷售依賴政府采購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和可快速遠距離傳播的動物疫病,侵染對象是豬、牛、羊等主要畜種及其他家養和野生偶蹄動物。中國目前對口蹄疫實施強制免疫,而當前的采購渠道包括政府采購和市場采購,其中又主要以政府采購為主。

  據中國報告網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口蹄疫疫苗市場規模不斷增加,2015年市場規模約34億元。國內目前生產口蹄疫疫苗的企業有6家,分別是生物股份中牧股份(包括蘭州生物藥廠和保山生物藥廠)、天康生物、中農威特、必威安泰和申聯生物,上述6家企業合計獲批生產19種口蹄疫疫苗產品。

  從市場份額來看,申聯生物似乎并不占優勢。以2015年為例,生物股份當年口蹄疫疫苗銷售額約12億元,占比約35%;中牧股份同年口蹄疫疫苗銷售額約5億元,占比約15%;而申聯生物銷售額則為2.40億元,占比約7%,市場占有率并不高。

  

  圖片來源:申聯生物官網

  另據招股書披露,申聯生物因目前僅取得口蹄疫疫苗一種產品的定點生產資格,故僅有單一產品“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銷售,銷售方式包括政府招標采購和直接銷售。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政府招標采購的營收占比分別達到99.73%、99.60%、99.90%和99.98%。直接銷售對象主要為養殖場,交易方式多為銀行轉賬。

  但由于存在個別養殖戶赴公司現場進行采購的情形,報告期內公司存在零星現金交易。2014-2016年度公司直接銷售現金收款的金額分別為1.39萬元、0.15萬元、0.05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0.0068%、0.0006%和 0.0002%。數字方面可以看出,申聯生物銷售99%以上嚴重依賴政府采購。

  據農業部公告稱,自2017年1月1日起,中國將繼續優化強制免疫補助政策,未來將進一步調整疫苗采購和補助方式,對符合條件的養殖場戶的強制免疫實行“先打后補”,逐步實現養殖場戶自主采購、財政直補。這使得動物疫苗銷售體制開始向市場化邁進,對于目前99%以上的銷售都依賴政府采購、產品單一的申聯生物來說,開始著力于對其他營銷渠道如養殖場的建設已成當務之急。

  上述公告還宣布將對豬瘟和高致病性藍耳病暫不實施國家強制免疫政策,也就是取消了對這兩大豬疫苗品種的政府招標采購。這也為僅依靠生產“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一種產品為生的申聯生物敲響了警鐘,一旦政府取消對該疫苗的招采,目前的申聯生物可能很難承受由此帶來的變化。

  技術外來,與專利持有方糾紛嚴重

  據《投資時報》,申聯生物最開始為UBI(美國聯合生物醫藥公司)于2001年出資設立的外商獨資企業,后吸收合并華新牧業變為中外合資企業,此時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UBI。

  

  但在后續的幾次增資和股權轉讓中,華新牧業原股東楊玉芳等人逐漸掌握公司實際控制權。企查查顯示,持股24.39%的楊玉芳已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UBI持股24%為第二股東。

  但申聯生物目前生產的單一產品“豬合成肽口蹄疫疫苗”的專利權仍為UBI所有,UBI以合資公司同意支付銷售收入的10%及其他專利費用為條件給予申聯生物“豬合成肽口蹄疫疫苗”技術在中國境內的獨家使用權。

  這也就意味著,申聯生物核心產品“豬合成肽口蹄疫疫苗”的專利并不在自己手上。為此,申聯生物每年都需像UBI支付高額的技術使用費。

  根據公司與UBI簽訂的《技術費確認協議》《關于“豬合成肽口蹄疫疫苗”及其延伸技術的技術費協議》,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公司每年計入管理費用的技術費分別為1846.36萬元、600.00萬元和985.00萬元。

  然而,這并不是技術使用費的全部數額。數據顯示,2013年末、2014年末,公司應付UBI及聯亞生技的技術使用費合計為7778.41萬元和8378.41萬元,營收占比達到40.28%和41.14%。由于2015年該公司已將2013年及以前年度技術使用費支付完成,所以應付技術使用費下降較大,但2015年末應付技術使用費仍舊達到了1585.00萬元。

  雖然支付了巨額費用,但申聯生物和UBI的關系并不那么友好。招股書顯示,申聯生物與UBI之間曾存在糾紛。

  而招股書中提及的專利糾紛案件其實自2012年就被法院受理,UBI因申聯生物尚未對其支付產品銷售收入的10%及其他專利費用而將申聯生物告上法庭,最終UBI因依據許可協議缺乏請求權基礎而敗訴。而從申聯生物近幾年向UBI支付的高額技術使用費來看,事件似乎已經解決,但UBI曾在向申聯公司中方股東的發函中表示,因申聯公司中方管理層妄加指責UBI不應該既占有技術股份,又收取10%的費用,故增加了UBI對雙方合作前景的擔憂。

  企查查顯示,申聯生物和UBI于2014年還有一場有關公司決議撤銷糾紛的案件被審理,2015年6月15日,UBI因技術合同糾紛再次狀告申聯生物,并在2017年進行上訴。

  雙方頻頻對簿公堂,恐怕還會面臨諸多摩擦,這對于申聯生物和UBI的后續合作來說或許是個考驗。而一旦UBI取消專利使用授權,將對申聯生物帶來難以估量的嚴重打擊。

  2018年IPO時,申聯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盡管公司已持續進行新產品的研發、注冊,但現有產品仍較為單一,如未來出現市場競爭加劇、下游需求下降等外部環境惡化的情況,將會對公司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資金6.02億元,其中1億元補充流動該資金,其余投向懸浮培養口蹄疫滅活疫苗項目。遺憾的是,此次IPO并未成功。

  如今科創板開板在即,但產品單一、銷售嚴重依賴政府采購、核心產品專利都不在自己手上的申聯生物能否首批登陸科創板,還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恒

申聯 生物醫藥 IPO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4-17 中創物流 603967 15.32
  • 04-11 智萊科技 300771 --
  • 04-10 新媒股份 300770 --
  • 04-03 天味食品 603317 13.46
  • 04-03 德方納米 300769 41.7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