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庚基金
讀書筆記
關于解讀王陽明哲學的著作非常多,今天跟大家分享《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且系統地研究王陽明哲學思想的著作,作者是清華大學哲學系的陳來教授。
我原本也讀過一些關于解讀王陽明哲學、思想的書籍,每一個作者對王陽明哲學都有自己的見解。而這本書,有一些獨特之處:比如,引用了很多西方哲學的資源,并以此對王陽明哲學進行了全新解讀;另外,作者也是一名研究朱熹哲學的專家,所以在分析王陽明哲學時,作者會用不同的哲學維度來分析,觀點相對理性、客觀。
了解王陽明的朋友都知道,王陽明是明朝才兼文武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但真正讓他名垂千古的是他在哲學上的造詣和貢獻。作為一名哲學家,他真正做到了三不朽:即立德(有德行)、立功(對君王、黎民百姓均有所貢獻)、立言(著書立說)。
王陽明晚年時期,對他的哲學進行了四句概括: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中,“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不動”是指人生下來是中性的,不顯善也不顯惡。當受到外界的影響,就會產生兩面性,即善與惡。“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則是指知道善惡是良知的基本體現,知道如何為善去惡才是真正的格物,也就是達到對善的認識和行動的高度統一,即“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哲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另外兩個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今天我們重點聊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書中對一段原文進行了分析,原文的背景是很多弟子在討論知和行的關系是什么?比如,很多人知道要孝順,但是不盡孝。王陽明的回答是:“此已被私欲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人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看你只恁地便罷。”
王陽明的這一解釋非常直接:如果一個人知道一個道德規則,與一個人按照這個道德規則去執行,這是一件事情的兩種說法。如果出現知和行沒有統一,比如孝順父母,說明這些人并沒有真正了解這些道德規則,他并沒有真正地知道。這也是前文提到的“良知”里的“知”,這是一種感受之知,能感受到對方的“痛”,建立起一種真正的情感共鳴,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些道德規則并執行。
回到本書的章節中,作者通過宋儒哲學與王陽明哲學的對比,更系統地剖析了“知行合一”。作者認為,知與行是儒家道德實踐理論的一對重要范疇,知行的討論在宋代理學中得到重大發展,其中朱熹哲學的知行觀代表了宋儒對知行的基本看法,即知先行后、行重于知、知行互發三方面。但是,王陽明哲學中的知行和宋儒是有區別的。在宋儒哲學中,知與行不僅有知識與實踐的區別,也可以指兩種不同的行為(求知與躬行);而在王陽明哲學中,“知行”是本體,它們是互相聯系、互相包含、不可分裂的。按照“知行本體”的說法,“知孝而不孝”的人并不是知而不行,而根本上是“未知”。
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在王陽明哲學中,“知行合一”中的知與行是一件事、不可割裂,它反對那種只說不做的假道學,不行就不是真知。
回到當今社會,無論是我們為人處事、還是經營企業,“知行合一”也非常重要。作為一家企業的管理者,我也深刻認識到我本人的“知行合一”對于管理一家發展期企業的重要性。在公司創辦之初,我們即確立了“深耕價值,只做價值投資”的戰略定位,并將所有的優勢資源及稟賦聚焦于主動權益投資領域。成立5年來,面對行業的變革、市場的挑戰、業務的取舍……,“知行合一”始終深深影響著我。只有對“知”的深刻認識與理解,才能在“行”上讓我們始終在尋找正確的方向,并為之全力以赴。
《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這本書對王陽明哲學的剖析非常深刻、系統,值得一讀再讀。深刻理解王陽明哲學的三個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影響深遠,很多難題可能也會迎刃而解。
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研究經濟學,但是所有的人都要好好活著。這本書既有嚴肅的經濟研究,也有自身經歷的精彩呈現,推薦給所有喜歡經濟學的朋友。
本文作者:孟輝
中庚基金總經理
責任編輯:常福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