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銳眼
港股募資火爆
江河日下,日薄西山,慘不忍睹,一落千丈,滿目凄涼......2018年的A股,用任何一個表示“慘”的詞來形容,似乎都不為過。
A股全年萎靡不振,港股的新股發行市場卻異常火爆:
2018年共有204家企業在港交所上市,累計募資金額超過2700億港元。
這一數字也讓香港交易所成為2018年世界所有交易所IPO募資總額的第一名,紐約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都排在它的后面。
香港固然是國際金融中心,但畢竟是個彈丸之地。紐約、東京、上海可分別是美國、日本、中國這三個全球GDP前三位國家的第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
為何這三個背靠巨大市場和人口的城市干不過香港?
答案是:港交所的制度更吸引人。
(港交所)
2018年,港交所一舉改變了被視作香港金融界核心價值觀的“同股同權”制度,實施了25年來最破天荒的發行制度改革:允許未能通過主板財務資格測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允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上市。
新的改革一推出,市場反響強烈,2018年共有28家新經濟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港交所火爆到了什么程度?
光在2018年7月18日當天,便有8家公司同時在港交所上市,連敲的鑼都不夠用了。
(同時敲鑼)
2014年,港交所錯過了阿里;2018年,港交所沒有錯過小米(01810.HK)和美團(03690.HK)。
大批公司的上市,也讓港交所的成交量水漲船高,2018年港交所日均成交量近1100億港元,比2017年增長了將近四分之一。
小米股價腰斬
2018年已經過去了近1個月,回首這些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鑼鼓喧天、人聲鼎沸的背后,卻是大量的破發、腰斬。
以最著名的小米公司為例,2018年7月9日,小米正式上市,發行價17港元市值480多億美元。
要知道,之前輿論還在放風,小米的估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
1000億美元的數字引發了市場諸多質疑,隨后小米將估值下調到700億美元一線。
誰知市場依然不買賬,待到7月上市時,小米的市值最終定格為480億港元。
雷軍在上市慶功宴上曾經放出豪言:“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
短短半年之后,情況如何呢?
2019年1月10日,小米的股價跌到了最低的9.44港元,較上市第一天的16.6港元下跌43%;這一數字較最高價22.2港元相比,跌幅更是高達57%!
從雷軍口中的“賺一倍”到眼前冷冰冰的股價腰斬,短短幾個月,當初的豪言壯語,如今早已變成一縷青煙,隨風而逝。
在股價大跌的這幾個月里,小米其實公布了諸多利好消息,比如業績超預期、大股東承諾不減持等等。
但為什么諸多利好都沒有阻擋股價下跌?答案很簡單:小米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視為硬件制造商,而非互聯網企業,再加上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的下滑拐點已到,股價自然撐不住。
按照互聯網公司估值?還是按照硬件制造商估值?還是按照低端貼牌加工廠估值?不同估值邏輯的背后,是幾倍的市值差距。
美團嚴重虧損
小米之外,另一“新經濟巨頭”美團,股價表現同樣令人失望。
從上市第二天的最高價74港元,到1月初的最低價40.25港元,美團股價跌幅超過45%。
如此大的跌幅,所用時間僅僅為3個多月。
美團的問題更為簡單:虧損。
美團點評2018上半年凈虧損288億元人民幣,經調整后,變為虧損42億。
營收攀升的同時,虧損也在擴大,在這種窘迫的財務數據下,美團近期上調了商家服務費。
商家賣出一單外賣,美團2017年時候能抽成15%,后來變成了18%,現在則變成了20%。
“燒錢補貼—搶占市場—壟斷經營—收割客戶”,這是標準的互聯網玩法。
美團的提價也讓眾多飯店怨聲載道,有些店主無奈的表示,“本來就沒單,還要收費,以后要么直接關掉,要么只能投廣告費了。”
美團當然知道提價會損害商家的利益,引發其怨聲載道的抱怨,但在虧損重壓之下,美團只能這樣做。
畢竟投資方是要看業績的。前期補貼時代,虧損自然再正常不過,而到了上市之后的收割時代,再這么虧下去,恐怕誰都不會接受。
新經濟股“團滅”
在港股市場,小米的股價其實是一個從“互聯網企業”變為“加工制造企業”的過程;美團的虧損問題,則更具代表性。
最近兩年在港交所上市的美圖(01357.HK)、眾安在線(06060.HK)、閱文集團(00772.HK)等,哪個上市時不時鑼鼓全天、人聲鼎沸、喧囂塵上、光彩照人、被機構們眾星捧月?
然而現在的股價表現卻是:
美圖下跌90%,眾安在線下跌76%,閱文集團下跌70%。
如此大的跌幅,要么因為虧損,要么因為盈利放緩。總之,這些企業的股價沒有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交出的是一份令市場失望的答卷。
“萬般吹捧,皆為套現”,這是資本市場亙古不變的道理。
這些公司,雖然都沾上了高大上的“新經濟”概念,雖然都在引領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但最終是要回歸到業績這一最重要的基本面當中來。
價值回歸
前幾年,在“全民創新、萬眾創業”大潮下,資本紛紛涌入新興行業,各路VC、PE們如同猛虎下山一樣紛紛搶食沾上“互聯網+”概念的公司,有的公司連業務都沒搞起來,估值便已經過億,實在是過于瘋狂。
在當時的環境下,只要造個概念,便有人買單;只要是搞個并購,市值就能翻幾倍。
2015年的夏天,A股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已經高達100倍,泡沫到達頂峰。
隨著“股災”的到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創業板公司泡沫破滅,二級市場迅速墜入冰窖,這也直接讓一級市場的那些晚期投資者們成了“接盤俠”,他們本想著讓二級市場的“韭菜們”接盤,哪知砸在了自己手里。
隨后的幾年,便是一個漫長的、痛苦的擠泡沫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晚期投資者們的公司越是早上市,估值便會越高,他們就越能減少損失。
一只股票從10元漲到100元,再跌回10元,它的價格沒變,但絕大數參與的投資者都虧損了,這便是資本市場的真相。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海營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