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王炳忠】
“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黃色的臉黑色的眼不變是笑容……”剛剛過去的周末,劉德華在臺北小巨蛋唱響《中國人》。無論是不是劉德華的歌迷,海內外中華兒女都展露了笑容,唯獨“臺獨”分子臉綠了,甚至為此氣急敗壞。
最先玻璃心碎的,是那個臭名遠揚的“靠背哥”王義川。他那句經(jīng)典的“大陸高鐵沒靠背”,至今還臭氣熏天,如今又問起“有誰聽過這首歌”、“歌詞和舞臺設計都好中國”,瞬間就把他們吹噓多年的“抗中保臺”打成粉碎。
而更可笑的正是那句“有誰聽過這首歌”。王義川企圖帶的風向,無非是劉德華唱的是“中共歌曲”,想用這首歌來“統(tǒng)戰(zhàn)”臺灣。問題是,這首當年迎接香港回歸的應景歌,作詞者李安修,作曲者陳耀川,和劉德華唱的另一首流行歌曲《忘情水》是一樣的創(chuàng)作組合,兩人都是地地道道的臺灣人。甚至,就連編曲的涂惠元,張惠妹《聽海》的作曲者,也是臺灣人。
綠媒為了批斗劉德華,開始啟動慣用的那套“肉搜”,翻出1993年劉德華在臺北參演“雙十”晚會的片段,當中劉德華還說,愿意為“國家”貢獻一份心力。“臺獨”分子如獲至寶,說這證明了如今的劉德華“叛國”、“媚共”,結果反引發(fā)了島內另一批聲援劉德華的議論:劉德華本來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qū)居民,他叛了哪個國?
其實,三十年過去,變的顯然是臺灣,不是劉德華。1997年前,香港受英國殖民統(tǒng)治,但從不影響廣大愛港愛國同胞的中國認同。老一輩港人的愛國情懷,更可以從《我的中國心》、《做個勇敢中國人》、《萬里長城永不倒》這些歌曲和相關影視作品中深切感受。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香港在國共內戰(zhàn)下得以最大程度跳脫兩岸的“旗號”之爭,抒發(fā)最純粹的民族情懷。
當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臺灣確實是引領華人流行文化的橋頭堡。那時港星到臺灣宣傳,皆自稱“回到國內”,臺灣也以“正統(tǒng)中國”自居,視自己為海內外中華兒女的“祖國”。直到九十年代初,如華視《鉆石舞臺》、臺視《玫瑰之夜》等島內金牌節(jié)目,更是知名港星,甚至大陸不少大腕藝人也都爭取露臉的舞臺。
不只劉德華,包括今天大陸各大官方場合經(jīng)常見到的成龍,都是昔日臺灣“雙十”、“勞軍”活動的參演者。同樣在1993這一年,劉德華除了參加臺北“雙十”晚會,也到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賑災晚會上演出。當時大陸主持人倪萍訪問他,他竟一下說溜了嘴,把北京說成了臺北。這大概就是“臺獨”分子說他“叛國”的原因:從以臺北為尊,變成高舉北京的旗幟。
破防的靠背哥
然而,無論是當年的臺北,還是現(xiàn)在的北京,祖國都是不變的中國。真正變了的,是如今的臺灣竟將中國當外國,乃至所謂的敵國,進而視“中國人”為洪水猛獸。“臺獨”分子對劉德華的批斗,也使得賴清德在“雙十”前苦心編造的“祖國論”,一下子又變回原形。什么“祖國”,什么“中華民國”,在賴清德的口中都不過是拿來分裂兩岸的幌子,就是“臺獨”。
從最現(xiàn)實的市場和創(chuàng)作力來說,臺灣早已失去當年引領華人流行文化的地位,如今更多是臺灣求著劉德華來開演唱會,而非劉德華還要討好臺灣。這樣的時移世易,除了因大陸廣大的人口和經(jīng)濟成長使然,臺灣“去中國化”掛帥也是主因。民進黨當局刻意的政策,將本來全球華人影壇盛事的金馬獎變成島內過家家;對大陸影劇作品采取各種封殺,也留不住大量臺灣藝人出走,更使得島內演藝環(huán)境劣質、低俗化,與“井蛙”們互相取暖,與世隔絕。
上回大陸“聯(lián)合利劍-B”軍演,只見民進黨當局派出“井蛙”、“黑熊”、“青鳥”海陸空三軍應戰(zhàn),其余再無他法。這次批斗劉德華,又想祭出“反滲透”的老套路,結果顯然過不了廣大“劉太太”們那一關,踢到了鐵板,只剩“臺獨頑固分子”王定宇堅持繼續(xù)打“華仔”,最后慘被自己的“行政院長”卓榮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打臉:“劉德華沒有傷害臺灣的言論”。“臺獨”分子的玻璃心,這下不但碎滿地,而且還刺傷了自己!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jīng)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