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正開發央行數字貨幣平臺,跨境支付新征途提速

IMF正開發央行數字貨幣平臺,跨境支付新征途提速
2023年06月20日 21:2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植 上海報道 為了拓展央行數字貨幣(CBDC)在跨境支付方面的應用,國際金融組織正積極行動。

  6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IMF正在開發央行數字貨幣(CBDC)平臺,以實現國家之間的交易。

  她表示:“為了實現更有效和更公平的交易,我們需要連接各國的系統,需要互操作性。基于這個原因,IMF正在研究全球CBDC平臺。”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此舉顯示IMF正力爭在未來CBDC跨境支付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此前,國際清算銀行(BIS)已“先行一步”。

  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參與下,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阿聯酋中央銀行正共同研發“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平臺”(下稱“貨幣橋”)項目,助力相關央行加速使用CBDC改進跨境支付效率并解決傳統國際跨境支付的諸多瓶頸。

  數據顯示,上述四個國家和地區的20余家商業銀行完成基于四地央行數字貨幣的真實交易試點測試,實現跨境支付與外匯兌換同步交收業務逾160筆,結算金額折合人民幣超過1.5億元,此舉驗證了貨幣橋平臺在提升跨境支付速度和效率的作用,以及在真實交易環境能有效降低結算風險。

  這個貨幣橋項目的成功應用,為更多國家和地區央行將數字貨幣(CBDC)用于跨境支付奠定良好基礎與示范效應,驅動這些國家和地區加快CBDC的研發步伐。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約114個國家或地區正在研發CBDC,其中10%國家和地區已推出通用CBDC網絡,16%國家和地區的CBDC項目處于試點階段,30%則處于開發階段,27%尚在研究論證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IMF所研發的CBDC平臺能否吸引更多國家和地區參與,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各國央行能否就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結算的共同監管框架達成一致,從而實現全球范疇的互操作性;二是IMF的CBDC平臺能否解決傳統跨境支付領域所面臨的回款成本高、資金到賬慢等諸多痛點,進一步提升國際支付的金融包容性;三是其結算系統能否具備極高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確保CBDC兌換與資金劃撥“暢通”。

  “事實上,只有更多國家和地區將自身央行數字貨幣接入IMF的CBDC平臺,通過廣泛測試實踐,才能知道后者是否能滿足各方需求。”一位加密數字資產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說。但IMF此舉無疑表明CBDC在跨境支付的應用正悄然提速。

  解決傳統跨境支付諸多問題

  在IMF打造CBDC平臺之際,一些國家和地區已在拓展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結算方面取得突破。

  其中,在國際清算銀行(香港)創新中心參與下、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阿聯酋中央銀行共同研發的“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平臺”倍受市場關注。

  記者獲悉,這個“貨幣橋”項目嘗試借助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DLT)的公共平臺進行跨境支付,多家央行可以在這個平臺發行與交換各自CBDC。

  貨幣橋項目最初可追溯到2019年泰國央行與香港金管局所開展的一個雙邊試點項目。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在這個項目進入第三階段時加入,擔任這個項目技術委員會主席,并著手搭建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平臺。

  就技術路線而言,在“貨幣橋”項目下,各個參與方可以在不需要中間賬戶的情況下,直接通過流通憑證(Depository Receipt),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支付交易。通過這種方式,貨幣橋平臺還可以在不同貨幣和不同司法管轄區之間提供“CBDC”代幣的點對點轉賬。

  此舉最大的好處,是貨幣橋項目充分借助現有的跨境金融支付結算基礎設施,可以實現不同國家地區央行數字貨幣系統之間、以及其與傳統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間的互聯互通,有效解決傳統跨境支付領域長期存在的中間流程過長、匯款成本較高、資金到賬偏慢等問題。

  格奧爾基耶娃直言,CBDC可以促進金融包容性與降低匯款成本。目前全球范圍內匯款的平均成本為6.3%,每年達到44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貨幣橋項目取得一系列進展,令BIS正推動更多國家和地區試水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跨境支付,比如Prosperus(法國央行和突尼斯央行)、MAS(法國央行和新加坡金管局)、Aber(沙特央行和阿聯酋央行)、Dunbar(澳大利亞央行、馬來西亞央行、新加坡金管局和南非央行)、Jura(法國央行和瑞士央行)等。

  目前,金融市場普遍認為基于CBDC的跨境支付方式具備四大特點,分別是低風險、低成本、透明度高與開放度強,且有助于尊重各國貨幣主權。

  上述加密數字資產業內人士認為,這也是IMF積極研發CBDC平臺的一大驅動力。但IMF若要吸引更多國家和地區將自身CBDC接入這個平臺,需解決諸多挑戰。一是各國央行能否就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結算的共同監管框架達成一致,這涉及各國在個人信息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保護等方面達成“共識”;二是各國還需先全面評估CBDC跨境支付對本國金融體系所帶來的沖擊;三是IMF所打造的CBDC平臺是否具備完善的運營框架以實現穩定的、長期的、可升級的運轉,確保CBDC跨境支付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四是各國央行CBDC項目所使用的技術架構和定位類型各有差異,在全球范圍內的跨境支付使用過程,存在較大的數據共通問題,需要IMF給出更穩妥的解決方案;五是IMF這個CBDC平臺能夠進一步降低跨境支付費用成本與提高資金到賬結算兌換效率等。

  畢馬威發布報告指出,盡管眾多國家和地區都在嘗試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項目,但它真正獲得廣泛應用,仍需要至少10年時間。但若各國均加快推出自身的CBDC并迅速加入“貨幣橋”項目,相關時間可能會有所縮短。

  擠壓比特幣生存空間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IMF積極開發CBDC平臺推進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比特幣在跨境支付的影響力將日益減弱。

  格奧爾基耶娃說,如果各國不能就CBDC跨境支付平臺達成一致,就會產生一個真空,且這個真空可能會被加密貨幣填補。

  記者多方了解到,由于央行數字貨幣(CBDC)尚未廣泛應用在跨境支付領域,目前比特幣在一些跨境投資領域支付方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甚至部分投資者使用比特幣進行跨境匯款轉賬,但這涉及較高的洗錢等違規操作風險。

  針對這種情況,一些國家和地區正積極嘗試推進自身CBDC的跨境支付,以此替代比特幣的跨境支付職能,減少資金違規流出風險。

  在格奧爾基耶娃看來,若各國開發CBDC只是為了國內部署,就沒有充分利用CBDC的能力。

  但是,CBDC若要替代“比特幣”成為跨境支付主流數字貨幣,仍然道阻且長,一方面很多國家和地區的CBDC仍在研發階段,另一方面CBDC在跨境支付領域同樣面臨較大的個人數據隱私保護與數據共通等問題,目前各國在這方面尚未形成共識。

  前述加密數字資產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在CBDC跨境支付所涉及的個人數據隱私保護方面,各國應遵循數據使用合法性、目的限制性、數據最簡性、權責區分、用戶同意等五項原則,但由于各國對個人數據使用的監管尺度不同,如何形成全球統一的CBDC跨境支付相關個人數據合規使用規則,仍需各國深入溝通。

  在他看來,盡管CBDC要成為跨境支付的主流數字貨幣“尚需時日”,但它替代比特幣將是大勢所趨。一方面歐美國家正加大對加密數字資產的從嚴監管,無形間為CBDC發行推廣“做鋪墊”;另一方面近年各國都致力于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管,也需要一種透明度更高且更易監管的“數字貨幣”,解決現有加密數字資產跨境流動所面臨的洗錢等違規行為。

  (作者:陳植 編輯:張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琳琳

跨境支付 數字貨幣 央行 IMF CBDC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27 海科新源 301292 --
  • 06-27 恒工精密 301261 --
  • 06-26 華信永道 837592 10.38
  • 06-26 朗威股份 301202 25.82
  • 06-20 豪恩汽電 301488 39.78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