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相關閱讀】哪些資金在買“銀行中特估”?
歷史罕見!銀行股徹底沸騰,六大利好齊發!“中特估”也被帶飛,牛市味道來了?
◎馬慜
近日,上市銀行2023年一季報盡數出齊,良好的業績表現助推了部分銀行股價走高。“五一”假期后首個交易日,銀行板塊上漲2.88%,民生銀行時隔近8年再次漲停,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等股價創新高。
年初至今,國有大行憑借其高股息、高分紅的特點,獲得了資金青睞,中小銀行當中也殺出了瑞豐銀行、長沙銀行等“黑馬”。業內人士預計,在“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過程中,銀行股面臨估值重塑機遇。
截至5月4日收盤,申萬銀行指數年初至今累計上漲3.94%。
主打高股息
國有大行最先受益于“中特估”
國有大行的股價表現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今年以來,申萬國有大型銀行指數累計上漲20.94%,其中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股價分別上漲14.06%、23.02%、24.69%、16.34%、24.89%、24.24%。
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國有大行超預期的業績。今年一季度,六家國有大行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中金公司認為,經營表現好于預期的銀行主要包括國有大行和江蘇、杭州等優質區域行。當前高股息、低估值、業績超預期的國有大行,有望繼續迎來“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的重估機會。
亦有券商機構旗幟鮮明“力挺”國有大行。浙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梁鳳潔、邱冠華在研報中表示,國有大行依靠資金成本優勢掌握資產投放的主動權,市場份額繼續擴大。此外,國際金融形勢穩定還需要時間,市場風險偏好反復變化,此時低估值、高股息的國有大行成為優選。
另一方面,國有大行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也符合“中特估”的定位。乘著這股東風,近來也有多名國有大行高管為自家股票搖旗吶喊。
工商銀行董事會秘書官學清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上表示,工行長期保持穩定的現金分紅比例,上市以來已經累計為普通股股東創造了1.2萬億元現金分紅回報。
“在構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過程中,希望投資者能夠關注到工行獨特的公司治理優勢,以及業績表現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官學清說。
4月29日,農業銀行更是“罕見”召開一季度業績說明會。董事會秘書韓國強在會上表示,在近一段時間,農行股價有所回升,但是當前估值水平依然偏低,仍處于破凈狀態,A股市凈率僅為0.54倍,H股市凈率只有0.36倍,這與農行高含金量的經營業績、高回報的分紅比例、以及高質量的發展態勢顯然不符。
在“中特估”的探索過程中,銀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的價值能否受到青睞,還需一段時間驗證。目前來看,A股上市銀行仍大面積破凈,截至5月4日收盤,銀行板塊平均市盈率為5.57倍,平均市凈率為0.64倍,估值還存在較大的修復空間。
銀行股持倉占比下行
哪些銀行獲增持?
從今年以來銀行股的漲跌幅來看,中信銀行、瑞豐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長沙銀行漲幅位列前五,而蘭州銀行、寧波銀行、成都銀行、南京銀行、招商銀行跌幅位列前五。
各路資金對銀行股的調倉動向值得關注,整體來看,一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銀行股倉位有所回落,整體呈減持狀態。銀河證券研報顯示,一季度基金對銀行板塊持倉比例為6.63%,仍處于低配狀態,主要是受一季報低預期影響。
從主動管理型基金的配置情況看,一季度銀行板塊配置比例環比下降至1.51%,達到歷史低位。平安證券認為,原因在于市場對于銀行業基本面的擔憂,年初銀行業資產端面臨重定價的壓力,負債端存款定期化的擾動因素仍在持續,市場對銀行一季度息差及業績表現預期并不樂觀,板塊表現相對低迷。
不過,據市場機構統計,一季度仍有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寧波銀行等多只個股獲得上百只基金重倉,長沙銀行、滬農商行、瑞豐銀行等在一季度獲公募基金加倉。
例如長沙銀行一季度營收帶動了凈利潤增長,平安證券隨即對其給予“推薦”評級:一是因其營收顯著提速,盈利水平穩中有進;二是信貸需求旺盛支撐規模快速擴張,以量補價緩解息差壓力;三是資產質量穩中向好,撥備水平持續夯實。
有“聰明錢”之稱的北向資金,其銀行股倉位也下行至15.4%,一季度增持最多的是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同時也增持了國有大行。北向資金一季度凈買入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分別為8.44億元、7.88億元、4.70億元、3.00億元和2.75億元。
一季度,偏好長期投資的保險資金主要增持了長沙銀行、無錫銀行、瑞豐銀行,增持資金主要來自信泰人壽、長城人壽和中國人壽。華泰證券認為,銀行股息率優勢顯著,配置價值凸顯,對于險資、外資等追求高股息、高穩定度的機構投資者具有較強吸引力。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