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版TLAC辦法正式發布:還有三年多過渡期,四大行缺口有多大
中國版TLAC政策框架來了!對中國境內G-SIBs意味著什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李愿 北京報道 在公開征求意見一年多后,10月29日,央行、銀保監會、財政部聯合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下稱《辦法》),其中財政部在征求意見時未參與。
《辦法》共41條,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比發現,對比征求意見稿,《辦法》多處加入銀保監會、財政部。如,第25條,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和財政部依法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本辦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征求意見稿為“人民銀行依法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實施本辦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不過,《辦法》中的主要監管指標以及達標時間未發生變化: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應于2025年初達到16%、2028年初達到18%,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杠桿比率應于2025年初達到6%、2028年初達到6.75%;部分條款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或自2030年1月1日起實施。
目前,我國有4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分別為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惠譽評級表示,《辦法》的實施,意味著未來幾年中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將需要籌集大量資本或具有損失吸收功能的債務工具。
達標壓力不大,不影響信貸供給能力
《辦法》的發布是為滿足G20于2015年11月批準了金融穩定理事會提交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條款》,該條款明確了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的國際統一標準。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要求,多數國家或地區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總損失吸收能力的監管框架。
所謂總損失吸收能力,是指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進入處置階段時,可以通過減記或轉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損失的資本和債務工具的總和。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是指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處置實體應當持有的損失吸收能力,內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是指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處置實體向其重要附屬公司承諾和分配的損失吸收能力。
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比率計算公式以及要求分別為:
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扣除項)÷風險加權資產×100%
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杠桿比率=(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扣除項)÷調整后的表內外資產余額×100%
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1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18%。
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杠桿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6.75%。
“《辦法》規定的總損失吸收能力要求符合市場預期,考慮到配套政策后,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達標壓力不大,在其經營承受范圍內,不會影響信貸供給能力。總體看,實施《辦法》對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影響正面,將引導其健全風險處置機制,提高穩健經營水平,更加注重業務發展與風險抵御能力相匹配,有利于控制其非理性擴張和系統性風險的積累,促進其向多元化、綜合化的方向轉型。同時,《辦法》對標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最新實踐,對我國銀行參與全球化競爭也具有積極意義。”三部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應當同時滿足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比率要求和緩沖資本(儲備資本、逆周期資本和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監管要求。《辦法》還明確,在確有必要的情形下,相關部門有權針對單家銀行提出更審慎的要求,確保其具備充足的損失吸收能力。
分階段達標,有序發行總損失吸收能力工具
惠譽評級預計,假設未來幾年加權風險資產的同比增速為8%,2025年1月和2028年1月中國四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額外發行需求將分別達到4.6萬億元和9.6萬億元。
不過,也有一家國有大行測算,四家銀行的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杠桿比率目前都滿足總損失吸收能力框架要求。經過初步計算,2025年1月1日之前,這四家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缺口超過2.45萬億,缺口數額較大。
根據《辦法》,我國四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應于2025年初達到相應的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要求,目前距離達標時點還有三年多的過渡期。
“三部委將指導和推動相關銀行建立完善的總損失吸收能力內部管理機制,制定并實施分階段達標規劃,穩妥有序發行總損失吸收能力工具,逐步達到監管要求,維護經濟金融穩定。”三部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表示。
與此同時,上述國有大行表示,總損失吸收能力所倡導的銀行經營模式是負債端"去存款化"、資產端“輕資本化”。在總損失吸收能力既定的情況下,適度減少分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滿足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要求。因此,商業銀行可以進一步加大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行力度,另外,積極探討由傳統銀行向綜合型、多元型金融機構發展的道路。
一家大行授信管理部人士也表示,“重要”并不一定“優秀”,對于中國銀行業來說,下一階段的發展應由“全面擴張”轉為“選擇性擴張”,適當控制表內外資產的增速;進一步豐富業務模式和產品線,在支付清算、資產管理、有價證券承銷、國際業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大拓展力度;堅持把關聯度和業務復雜程度控制在較低的水平,降低整體風險水平。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