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估值方法生變 銀行理財產品向“真凈值化”沖刺
中國證券報記者9月29日從多位銀行業人士處獲悉,目前業內正在變更部分理財產品的估值方法,將其由成本法向市值法切換,預計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切換。這是資管新規背景下,銀行理財向“真凈值化”轉型的一個縮影。不過,在轉型過程中,行業還面臨不少難題。
● 本報記者 王方圓
見習記者 石詩語
成本法轉為市值法
業內人士透露,此項工作與監管部門劍指“偽凈值”有關。今年8月,監管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規范,其理財產品所投資產不得用成本法估值。已使用成本法估值的產品,應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
兩種估值方法有何區別?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估值指引(征求意見稿)》,攤余成本法是在計算投資標的的市場價值時,將投資標的以買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考慮其買入時溢價或折價,在其剩余期限內攤銷,每日計提收益。也就是人為把收益波動“抹平”,按照這種方法,產品凈值無法及時反映市場波動,可能偏離公允價值。
相較攤余成本法,采用市值法的產品隨投資標的凈值上下波動,更加貼近于市場的真實反映,主要采用市場或第三方估值定價,同時再加上由于市值波動帶來的估值損益,可充分向投資者展示產品的凈值風險。
如何判斷估值方法是否已經切換?業內人士稱,理財產品凈值曲線可作為參考,如果近期凈值曲線較以往波動更為劇烈,則可能已經切換。10月之后,投資者可能看到更多款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
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多款銀行理財產品也發現,9月以來,較以往的平緩向上態勢相比,多款產品凈值波動曲線的波幅明顯加大。
投資者決策面臨難題
分析人士表示,估值方法生變,對投資者、銀行理財行業以及整體金融市場都有所影響。
對理財產品投資者來說,估值曲線波動加大,收益率波動也將加大。而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通常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未來投資決策面臨更大難題。對銀行理財行業而言,投資者教育和宣傳工作也成為挑戰,理財規模不增反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此外,銀行理財的投研能力、市場化程度、人員配置也面臨更大考驗。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于麗峰表示,此項整改工作主要沖擊的對象有三:一是攤余成本法計量的定開類理財產品,面臨全面轉向市值法;二是包括銀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私募債、ABS等此前使用攤余成本法估值的資產要轉向市值法計量;三是對于間接投資的資產也要用市值法計量,這意味著銀行理財資金在體外“資產池”中進行收益調節管理凈值波動的做法失去了操作空間。
華泰證券張繼強團隊表示,應謹防部分產品凈值劇烈波動。由于債市收益率下行,目前攤余成本法計價的產品中,永續債等都存在明顯的浮盈,如果短期收益率未大幅上行,10月底整改很可能會造成產品凈值大幅抬升,會不會引發凈值套利值得業界關注。“理財產品體量巨大,一旦遭遇贖回,沖擊程度遠大于公募債基。此外,隨著理財管理難度大幅提升,投資行為也會所有改變。”該團隊進一步稱。
凈值化轉型進入沖刺期
此次估值方法切換工作,無疑是銀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沖刺的一個縮影,也反映出監管力度的進一步加強。銀保監會官網顯示,今年7月,就有個別銀行因“凈值型理財產品估值方法使用不準確”被監管層開出罰單。
“理財產品凈值真正體現資產端價格波動,將推動市場無風險收益水平下行,提升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偏好,利好風險資產估值提升。”于麗峰表示,此前銀行理財由于其低波動性成為投資者眼中的無風險資產,其收益剛性也導致銀行理財負債端成本下行緩慢,這也是監管持續推進理財凈值化、打破剛性的初衷。
后續有多大規模的理財產品需要整改?張繼強團隊表示,從微觀調研的情況看,某些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的攤余成本法產品占比較高,比例在15%至20%之間。據估算,通過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產品(不包括現金管理理財產品)在4萬億元左右。
不過,有銀行員工坦言,整改工作將是一場“持久戰”,如果銀行貿然采用市值法估算產品凈值,在行業中會失去競爭力,可能導致客戶和資金的流失,“銀行理財客戶對波動較大的凈值型產品接受度不高,尤其是老年客戶”。
數據顯示,凈值化轉型工作成果顯著。據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度報告(2021年上半年)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20.39萬億元,占比79.03%,較今年年初增加11.75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23.90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張玫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