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紅人節|金麒麟基金大V評選 百位大咖入圍→【投票】
【主力資金】全球缺芯危機持續蔓延!五條主線掘金受益股(附名單)
【硬核研報】十年暴增118倍,新增市場超萬億,碳中和背景下儲能正成為剛需
證券時報記者 劉燦邦
光伏龍頭之一的隆基股份正式殺入氫能領域。近日,隆基股份聯合朱雀投資成立了氫能子公司,新設子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管理團隊由隆基股份創始人李振國領銜。
隆基股份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未來,光伏制氫空間潛力很大,新設子公司也將主要聚焦制氫環節。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圍繞隆基股份在氫能領域動向的公開信息也開始多起來,今年初,中石化曾與隆基股份等企業進行視頻交流,計劃合作的內容就包括光伏制氫等。
布局氫能業務
工商信息顯示,3月31日,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隆基氫能)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億元。隆基氫能股東包括隆基股份全資子公司西安隆基綠能創投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朱雀嬴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不過兩方持股比例并未披露。
關于成立隆基氫能一事,隆基股份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新設子公司將主要聚焦制氫環節,“未來,光伏制氫空間潛力很大”。關于公司在制氫技術、人員等方面的儲備情況,該人士則回應稱“剛剛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股份創始人李振國擔任隆基氫能董事長、總經理,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據悉,隆基氫能的經營范圍為“一般項目:氣體、液體分離及純凈設備制造;新興能源技術研發;節能管理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記者注意到,在隆基股份過去兩年的定期報告中,并未提及氫能有關內容。公開信息中,2020年3月,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曾帶隊赴大同調研氫燃料電池企業。進入2021年,圍繞隆基股份在氫能領域動向的公開信息開始多起來。
1月初,中石化與協鑫集團、隆基股份等4家光伏企業進行視頻對話,就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展開探討。中石化還表示,將與4家企業開展合作,內容之一就是充分發揮中石化在氫能產業鏈上的優勢,合作建設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制氫、運氫、加氫設施。
今年3月,隆基股份戰略管理中心總經理蔣東宇在“第六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上指出,未來,氫能需求將十分可觀,綠氫將推動光伏產業快速增長。而在眾多的“光伏+”模式中,“光伏+氫能”被普遍看好。
蔣東宇認為,氫能未來需求可觀,綠氫將推動光伏產業快速增長。據測算,到2050年,全球氫需求將達到6億噸/年-8億噸/年的規模,按照該預期,未來30年,全球年均新增的制氫規模約為2500萬噸,帶來新增光伏裝機年均900GW左右,從而形成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此外,一周前,隆基股份還在官微上發布一篇題為“光伏+氫=綠氫,新能源跨界融合還能這么玩”的文章。其中提到,初步計算,在光照好的地方,光伏制氫的電力成本約1毛5分錢,大幅低于現在制氫的電力成本,光伏制氫的競爭力將逐漸增強,市場空間也將全面展現。
綠氫將成發展趨勢
對于隆基股份而言,光伏主業正經歷上游硅料漲價而引發的全產業鏈價格波動。一方面,近期,硅料價格高點超過13萬元/噸,這帶來硅片、電池、組件等下游環節成本增加;同時上游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但是,在組件環節,如果定價過高,客戶必然不買單,將抑制新增需求,如果定價過低,又難以覆蓋成本。因此,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價格博弈仍十分激烈。
另一方面,春節后機構抱團股逐漸走弱,光伏板塊也未能幸免,隆基股份從125.68元/股的高點回調至目前的88.89元/股,回調幅度為29.3%。面對產業鏈的價格波動,市場對光伏板塊的短期走勢也發生分歧。
面對這些情況,隆基股份最近也有不少新的舉動,例如,公司擬以16.3億元現金收購上市公司森特股份27.25%的股份,并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以此擴展BIPV業務。另一個新動向就是此番成立隆基氫能,涉足氫能業務。
隆基股份并非第一家布局氫能業務的光伏公司。去年3月,陽光電源簽約榆樹市風力發電及制氫綜合示范項目,該項目總裝機量為400MW,其中示范制氫10MW,總投資額32.4億元。
今年3月,陽光電源聯合中科院大化所等推出PEM制氫電解槽。陽光電源表示,基于對風光電力的理解和客戶緊密合作的前提,這款電解槽更適用多種制氫應用模式,適配風光儲網能量接入,為未來風光進一步破除消納障礙提供示范。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氫能產量和消費量均已突破2500萬噸,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制氫大國。氫能源按生產來源劃分,可以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三類。目前,我國氫氣主要來自灰氫。未來與大規模光伏發電或風力發電配套的電解水制綠氫將成為發展趨勢。
平安證券指出,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面臨較大的碳減排壓力,氫能冶金領域處于研究示范階段。相比之下,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已進入商業化初期,氫能用于交通領域進入推廣應用階段。預計到2050年,交通運輸領域用氫2458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河北省、成都市、廣州市、上海市、六安市、青島市等多地已陸續出臺氫能相關政策或規劃,業界認為,這將有利于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快速發展,預計從2021年起銷量有望高速增長。
責任編輯:馬秋菊 SF186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