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知識付費行業的困局與機遇
由于知識付費行業準入門檻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再加上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性,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而這無異于破壞了整個市場。
陳海硯 天使空間創始人兼CEO
在疫情發生后的一段時間內,一些行業抓住機遇、逆勢而動,成為與疫情較量的贏家,除了遠程辦公、虛擬會議等行業迎來爆發式發展,知識付費行業也迎來一波發展機遇。
疫情下的知識付費小高潮
據艾媒咨詢統計的數據,疫情暴發期間,有63.1%的中國用戶購買過知識付費產品。按照預測,中國知識付費的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5.9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392億元,2021年更是會躍升至675億元。
知識付費這個已經流行了超過5年的概念,在疫情期間迎來一波小高潮。
知識付費平臺的門檻并不高,所以業內普遍認為持續創造優質內容才是王道。無論得到、喜馬拉雅,還是后入局的玩家,各平臺基本的內容產品一開始大同小異,逐漸發展出各類差異化產品。幾年來,創業者與投資人在知識付費行業深耕細作,孕育出各種逐漸得到市場驗證的模式與類型——問答、專欄、平臺、報告等。
疫情之下,成熟的知識付費平臺和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追捧。一方面歸功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及民眾對學習的需求趨強,另一方面,移動支付也給知識付費行業發展帶來便利。
專家認為,在疫情期間,由于激增的對未來事業的籌劃、對知識結構的補充、對疫情訊息的需求,大量新用戶涌入平臺。這對知識付費平臺的用戶留存有幫助。據透露,艾媒咨詢聯合各主要平臺做過一個疫情收益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線教育、知識付費、游戲、線上辦公、電商等數字經濟模式都享受到用戶拉升的紅利,而在疫情結束后,雖然用戶數會相對回落,但仍會保留60%左右。需求被點燃后,對未來知識付費用戶的參與度、活躍度也都會有幫助。
知識付費的困局與機遇
說起來,知識付費行業吸引了大量客戶,但實際上,每個平臺都在拉新客戶方面煞費苦心。比如有一兩個讀書會平臺會經常給我發短信、發郵件,微信上也不斷有人向我們推介各類平臺產品,這種近乎騷擾式或直銷式拉客讓人煩不勝煩,但對平臺卻是一個有效的獲客方式,畢竟廣種薄收,收割智商稅的概率還是不低的。
總體而言,知識付費用戶的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對內容會比較挑剔。這樣,垂直細分、專業化的知識付費平臺越來越多,知識付費行業也開始分出金融、農業、女性成長、醫療健康等細分領域,表現不俗。但獲客方式除了廣告推廣、公關宣傳外,一些知識付費平臺通過大量獲取個人信息、微商、直銷拉人頭等方式,行走在灰色地帶,影響行業聲譽,不可能長久持續下去。
除了獲客手段被人詬病,如何持續打造優質內容、讓用戶買單、實現知識付費平臺的持續贏利,也是各大平臺頭疼的問題。由于知識付費行業準入門檻低,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再加上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性,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而這無異于破壞了整個市場。如一些網絡文學付費閱讀平臺也打著知識付費的旗號,通過暴力色情低俗小說謀取暴利,這些行業角落里的污垢,有待行業監管和自我清洗。
盡管疫情帶動了知識付費的二次起飛,但不是所有平臺都有好的盈利模式,不斷有知識付費平臺宣布倒閉。2021年初,字節跳動旗下一款知識付費產品“好好學習”宣布于1月20日停止運營,隨后,字節跳動豪擲20億元補貼的“悟空問答”也宣布于2月3日停止運營。
連財大氣粗、資源良好、不缺用戶的字節跳動都玩不動知識付費,更別說那些海量的小微知識付費平臺了。知識付費不賺錢,有人發現了新商機:教人做知識付費平臺。猶如教別人商業模式的直銷式培訓機構,他的模式就是教別人做企業賺錢然后實現自己的賺錢目的。這也許是更低層次的知識付費收割智商稅,不過韭菜會有那么多嗎?
2020年疫情讓知識付費行業再度起飛,但在后疫情時代,如何提升內容含金量,如何聚焦細分用戶群體,打造持續的贏利模式,是各知識付費平臺面臨的難題。但機遇大于困難,讓我們期待更多的知識付費平臺崛起吧,畢竟知識就是財富啊!
責任編輯:鄧健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