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原標題:中國經濟“驚艷”開門紅:專家預測一季度GDP同比上漲或達20%
機械的轟鳴聲從清晨響起,直到暮色熹微,還沒有止歇的跡象。加班加點,已經成了近期浙江海德曼智能裝備公司的日常。
“今年在手訂單持續增多,加上近期一些新產品完成了前期的樣機試制及技術評價,即將進入批量生產階段,因此,現在生產的各個崗位都在加班加點滿負荷生產。”海德曼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是海德曼,事實上,這個春季,幾乎所有生產企業都忙起來了。從先導數據PMI來看,生產景氣仍處高位,出口新訂單重回擴張區間,數據已連續13個月處于榮枯分界線以上,3月達到為51.9%,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遠超市場預期。
這也抬高了外界對中國一季度的“成績單”的期望值。
“今年,就地過年或使工業GDP同比超過25%;同時,用于刻畫分行業GDP增速的交運倉儲、批發零售等服務業的景氣指數均出現高增,按照我們的預期,第一季度GDP同比有可能達到22%左右。”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也表示,去年四季度GDP增速達到6.5%,經濟已經進入很熱的狀態,按照經濟走勢慣性,一季度供需兩端均有不俗表現,預計GDP增速可達19.4%。
不過,一季度GDP的高增長主要源于去年的低基數。受疫情影響,去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了6.8%。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1至2月國民經濟數據發布會上曾表示,在低基數下,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很可能出現同比增長,甚至出現大幅回升。
專家預測一季度GDP或增長20%
中國經濟復蘇的“密碼”,不僅藏在每一個忙碌的工廠車間中,也藏在一個又一個數據中。
早在1-2月經濟數據陸續發出的時候,一季度迅猛增長的趨勢已經可見一斑。比如,前兩個月的進出口商品總額增長32.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0%,工業增加值增長35.1%……這讓不少市場人士在預測一季度數據時,將目標值定在了20%上下。即使是國外機構,在判斷中國一季度數據的時候也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長高于之前預測的15.2%,有望達到20.1%。
“3月份工業生產延續前期強勁態勢。從高頻數據上看,3月份工業相關開工率、產量等生產高頻數據總體上好于往年同期,工業生產仍然保持較高景氣。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相關限產政策或對高耗能行業有一定負面影響,但對工業生產的節奏影響或較為有限,更重要的是提升生產質量。”李超表示。
在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看來,一個亮點是,主要行業中,化纖、紡服、專用設備、電氣機械、計算機通信電子等行業指數上升較快,這說明我國調結構效果良好。近日來,上游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中游方面,螺紋鋼、熱軋卷板價格逐步回升并突破前高,紙價持續上漲,水泥漲價區域進一步擴大,這也給行業帶來了一定的高景氣度。
當前,外需回升略高于內需、出口新訂單重回擴張區間。3月,我國八大樞紐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仍保持較高增速,盡管由于集裝箱短缺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保持較高水平,出口仍將有強勁表現。在外貿鏈改善帶動下,小型企業景氣大幅抬升。由于產需兩旺,產成品庫存下降,出現一定主動去庫跡象。
“國內需求漸旺是對工業相關行業的有力支撐。”李超表示。
一個亮點是,就業方面,3月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上升至50.1%,達到2020年4月以來新高,非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上升1.3個百分點至49.7%,創2018年10月以來新高,就業情況明顯轉好。
按照預測,就業壓力減弱背景下,金融穩定仍是目前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未來信貸、社融等實體部門負債端數據將經歷壓降的過程。緊信用環境下,大類資產的決定邏輯將轉變為信用影響利率、估值,進而影響各大類資產。
穩經濟仍是重點
不過,一季度GDP的高增長主要源于去年的低基數。
“國內經濟高點或已現,結構分化會加大。政策退潮下,前期修復較快的指標已依次見頂,接下來,應關注外貿鏈、服務消費鏈上的部分行業需求改善邏輯。”趙偉表示。
按照預計,隨后的GDP將逐季度下降,今年全年的增長或將在8%-9%的水平,6%的目標實現難度不大。
因此,盡管一季度增長可能超出預期,但仍有些風險不容小覷。比如,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仍不容樂觀,消費復蘇仍相對乏力,投資恢復有隱憂,財政可持續性風險、金融與債務風險交織等。
“從3個月移動平均數據來看,高點已在去年12月出現,預計二季度出口仍有較好表現,但下半年或有一定壓力。”李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供需缺口仍未彌合,工業品補庫速度依然不及需求回升力度。從高頻數據跟蹤來看,上游價格已逐漸向中游傳遞,在通脹拐點來臨之前,通脹交易結構將從上游向中游轉換。
與此同時,在2月沖高后,3月“三駕馬車”的同比增速將因基數而回落。李超預計,3月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或在24%左右,較前值回落10.8個百分點。
“由于去年疫情沖擊、隔離政策等因素導致基建開工、施工受到較大沖擊,低基數導致2021年基建投資Q1將出現高增長,但是剔除基數之后,復合增速可能會繼續低迷。”李超表示。
在這種背景下,央行可能會致力于采取定向措施支持較弱的行業,并著力遏制金融風險,包括管理金融體系中的下行風險。
在魯政委看來,貨幣政策比較確定是要回歸常態化,不可能維持和去年一樣的寬松。但對小微企業的結構性寬松措施還會保持。總體來看,貨幣政策強調要穩健,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盡管貨幣政策在回歸中性的路上,但考慮到疫情的復雜性,線下消費和服務業壓力較大,結構性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會維持,公開市場利率調整的可能性也不高。但為了防止形成單邊寬松的貨幣政策預期,防范杠桿套利,預計后續資金面的波動會放大。”李超表示。
這也意味著需要更精準的政策微調。要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要外溢到虛擬經濟領域中,要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的關系,在支持實體的同時,不能把資產價格弄太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財政收支形勢嚴峻,預算平衡難度加大,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須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優化支出結構,完善資金分配和使用機制,切實做到可持續。
今年3月,多地也加強了針對經營貸違規進入股市、樓市的監管。3月26日,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從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加強貸款抵押物管理、加強貸中貸后管理、加強銀行內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強化審慎合規經營,嚴防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不過,李超也表示,當前經過供給側改革后的產能整合和設備更新改造,國內的制造業企業成本不斷下移,人均產出不斷升級,如果資金能切實流入制造業,對制造業企業來說,現在的戰略機遇空前。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責任編輯:凌辰 SF179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