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大跌后恐慌聲音再度襲來,該如何對待當前的市場呢?美股順周期繼續領漲,A股應關注哪些線?具體內容來新浪理財大學,看《交易日財經早報》,聽財哥本日解讀。
原標題 公私募機構積極研判A股后市
● 本報記者 王輝
牛年開局A股持續調整,2月24日由于海外消息面等因素遭遇急挫。截至24日收盤,主要股指較春節前已普遍下跌超2%。來自多家公私募基金的最新策略研判顯示,目前多數機構對于A股短中期走向的展望仍偏向正面,但也有少數機構建議投資者短期內應適當防御。與此同時,盡管近期市場“八二”行情持續顯現,但私募機構對于市場風格切換的判斷,仍顯示出較大分歧。
謹慎樂觀看待后市
萬家基金表示,春節后A股持續走軟,主要原因是12月底以來股指上漲幅度較大,部分投資者獲利了結。整體而言,市場繼續向下調整的空間有限。該機構對A股后市給出“震蕩”的研判觀點。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近期歐美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加強,美債長端收益率出現上行。在資金面趨緊的環境下,前期漲幅較大的消費及科技板塊核心資產估值承壓。就后市而言,在全球經濟復蘇的背景下,A股市場整體仍然向好。
中歐基金分析稱,24日港股上調印花稅稅率的消息對A股市場帶來擾動,在大市值白馬股板塊急跌之后,市場情緒短期內可能難以再次快速恢復。考慮到3月將是一個較為重要的時間窗口,短線A股可能仍以震蕩為主。目前整體宏觀基本面狀態表現為繁榮,中歐基金對于當前資產配置的建議仍為結構性超配股票資產。
私募機構觀點方面,金牛私募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表示,春節后A股持續調整,更多是源于對前期過快上漲的自我修正。在本輪急跌之后,不少龍頭股已經在相當程度上釋放了估值壓力,后續投資者不應過度擔憂。
世誠投資認為,當前驅動A股市場持續走強的基本因素并沒有任何變化。具體包括:宏觀經濟及上市公司質量持續提升,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樞紐地位進一步加強,基于資產配置理念的資金(不是出于“賺快錢”目的入市的杠桿資金)持續流入市場等。
與此同時,也有基金機構持謹慎預期。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高級策略分析師劉揚表示,本輪調整具有全球普遍性,A股市場中高估值的權重抱團股和海外科技股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下跌。美債長端收益率超預期回升或是導火索,但更多是A股中長期性價比指標已相對極端所致,股票估值進入對利率波動敏感的階段。在當前時點,建議投資者不斷降低倉位,防御為上。
風格切換分歧較大
在24日A股主要股指普遍急跌的背景下,兩市個股在結構上仍然漲多跌少。截至當日收盤,兩市個股漲跌比為2071:1946,上漲個股數量較下跌個股數量多125只。而在市場“八二”行情持續顯現的背景下,僅就私募機構的研判來看,目前私募業內對于市場風格是否已經出現一輪持續性切換的看法,仍然分歧較大。
國內某三方機構24日最新公布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對于機構重倉的大市值白馬股能否再次結構性走強、再現“二八”行情的問題,有57.14%的私募認為,目前大市值白馬股的結構性走弱只是“中場休息”;而認為該板塊結構性強勢將會瓦解的私募比例為42.86%。
私募機構戊戌資產總經理陳戰偉表示,大市值白馬股在過去幾年享受了過高的溢價,其對流動性邊際變化的敏感度極高,一旦市場賺錢效應減弱甚至消失,該類個股就可能進入負反饋之中。雖然近期核心資產板塊整體快速回調,但也不意味著相關結構性趨勢行情已經結束。大市值白馬股多數都有支撐。
金牛私募泊通投資董事長盧洋則分析指出,投資者對于A股市場均值回歸的力量不應低估。在經過此前多年的結構性拉漲之后,大市值白馬股的估值已經較為昂貴,當前A股市場風格切換的“勢能”非常大。在這一勢能轉換背后,投資者尤其需要關注到銀行、保險等一些委外資金可能出現的轉向。
責任編輯:王涵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