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 生鮮電商應重新定義全產業鏈

后疫情時代 生鮮電商應重新定義全產業鏈
2020年06月26日 01:18 新浪財經綜合

  后疫情時代 生鮮電商應重新定義全產業鏈

  陳白

  2019年初還處于資本束手、生死渺茫中的生鮮電商,在2020卻意外迎來轉機。以“無接觸配送”為特征的生鮮電商,在疫情中快速增長。

  如果說2003年的非典是中國的一次“新零售”啟蒙,那么2020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生鮮電商來說是一次機會。特別是在菜市場成為了疫情傳播的高風險區域之后,生鮮電商更是成為了城市生活的“必需品”,這給一直在苦苦尋找發展契機的生鮮電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

  有第三方統計機構的數據顯示,國內生鮮市場規模已經近5萬億,而兩年前這個市場還停留在千億的規模。

  當我們追溯過去十年來的創業風口,生鮮電商毫無疑問是其中最為命途多舛、卻也最有韌性的創業方向。這個號稱有5萬億規模的市場,從2010年始就有一波創業者投入其中,十年間經歷過數輪倒閉風潮。在風口中,不僅阿里、騰訊、京東、美團等諸多巨頭紛紛下場涉水,傳統商超大佬永輝、家樂福、沃爾瑪也早早密集布局,但直到今天,生鮮電商依然在盈虧平衡中艱難探索,試圖尋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據網經社監測數據顯示,生鮮電商從2013年的3次融資事件到2014年的26次融資事件,同比增長幅度高達766.66%。此后直至2015年,融資事件再創新高,達到70次,同比增長169.23%。在此后的3年間(2016-2018年),融資事件數量有所回落,分別為55次、24次、36次。到了2019年,融資事件僅為22次,同比下降38.89%。

  以老牌玩家每日優鮮為例,截至2019年,其已在全國20+城市布局,但僅在北京區才出現部分正向現金流,依然沒有實現規模化盈利。而叮咚買菜成立3年,在連續獲得九輪融資之后,總體利潤率依然虧損34%。

  更為尷尬的是,當疫情逐漸趨于平穩之后,生鮮電商卻并未如同當年的新零售啟蒙一樣繼續維系高增長態勢,而是再度調頭向下。據新華社報道,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諸多生鮮電商平臺的線上訂單量開始回落。如何留住流量、將短期利好化為長期優勢,成了各生鮮電商平臺面臨的問題。

  盡管疫情給生鮮電商帶來機遇,但是也將生鮮電商幾起幾落卻始終無法實現可持續增長的真正瓶頸暴露出來。當以呆蘿卜為代表的創業公司把平臺、流量、獲客、燒錢這些互聯網思維作為平臺增長的主要戰略思考路徑之時,被忽略的確實真正更為關鍵的供應鏈本身。

  生鮮電商之所以廣受詬病,一個最為關鍵的原因就在于其品質的不穩定。生鮮產品本身的特點,使其品質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響。生鮮電商要做的,是必須提高從生產加工、包裝到倉儲、配送各個環節的標準化程度,以保證生鮮產品的品質。這也就意味著作為最下游的銷售端,生鮮電商要做的是重新定義從農田種植到冷鏈運輸再到質量把控的整個產業鏈。

  這絕非一日之工,也不是簡單地依靠短期燒錢就能夠實現的。電商平臺的技術屬性主要是信息技術,而從事生鮮供應鏈管理,除了少數電商平臺之外,大部分都難以勝任。因此,當生鮮電商開始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時,電商平臺就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事實上,我們回首17年前,盡管“非典”對于電商是一次應激式的啟蒙,但電商真正實現爆發式的增長,還是源于從生產商到郵政快遞的全行業變革。對于生鮮電商來說,未來要打破增長的天花板,更為重要的或許并不是電商,而是需要回歸到生鮮、甚至是回歸到農場中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楊亞龍

新冠肺炎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7-02 新強聯 300850 --
  • 07-01 云涌科技 688060 --
  • 06-29 錦盛新材 300849 13.99
  • 06-29 四會富仕 300852 33.06
  • 06-29 葫蘆娃 605199 5.19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