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鵬城到申城:一位投行人的無奈遷徙

從鵬城到申城:一位投行人的無奈遷徙
2020年05月11日 00:50 證券時報

  原標題:從鵬城到申城:一位投行人的無奈遷徙

  現代社會,盡管人才流動非常正常,但對于在一個城市生活十多年且已安家樂業的人而言,“拋妻離家”孤身去往另一個城市,一定需要強大的勇氣。

  鄧舟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在深圳打拼了11年后,去年他決然地“拋妻離家”,開始孤身闖蕩上海灘。

  “這些年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往北上走,倒不是說大家覺得深圳不好,只是必須要抓住工作機會。”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深圳投行打拼的鄧舟,在糾結、徘徊了幾個月后,最后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深圳的家人、深圳的房子、深圳的車子,投奔到了大上海投行圈。

  在剛過而立之年的鄧舟看來,這是一種痛苦的抉擇:他愛深圳,這是一座承載了他青春和夢想的城市,現如今更是他對家人、朋友的牽掛。但當難得的升職機會和更廣闊的業務空間在招手的時候,鄧舟說他只能選擇做一只往返于滬深兩地的候鳥,因為他還想繼續奮斗。

  2009年,國內資本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小板IPO重啟,創業板在深交所開板,創投公司云集鵬城,市場化發行定價啟動……深圳投行的一度輝煌自此而始。同一年,鄧舟也在深圳開始了自己的投行生涯。

  彼時頭部券商仍然將大型央企、國企作為主要客戶,而以國信、平安、招商、廣發、華泰聯合組成的“華南五虎”則在中小企業上市潮中異軍突起,奠定了深圳投行業務飛速發展的基礎。

  作為在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投行人,鄧舟見證了深圳投行模式的興起與沒落。他說,這一方面是受監管趨嚴影響,券商要為之前野蠻擴張的風險買單;另一方面則是中信等頭部券商開始下沉業務,爭奪中小項目市場,在品牌、資本、資源等多方面優勢下對深圳券商形成了壓制。

  “時代不一樣了,資本中介的概念越來越盛行,小投行短平快的流水線已然行不通了!”鄧舟坦言,以深圳為代表的華南地區,其實在培養上市公司和創新企業方面是全國領先的,但深圳券商卻似乎并未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地緣優勢,門口的很多業務都被外地券商大量搶走。

  在鄧舟眼中,不同于北京、上海地區對于當地金融企業的重點扶持,深圳特有的“小政府大市場”的環境,催生了“華南五虎”,同樣也給了其他券商來深圳公平競爭的機會。對于諸多投行項目老板而言,肯定愿意選擇實力雄厚和品牌響亮的頭部券商。正是在頭部券商的“降維打擊”下,深圳券商有市場化機制無資本實力的瘸腿格局在競爭中就明顯處于弱勢。

  國內證券公司的競爭,本質上就是兩點:人才和資本,人才又是依附于資本而流動的。近些年,隨著北京、上海地區的券商在地方政府扶持、股東支持下,所占有的資源越積越多,展業機會越來越多,對人才的“吸虹效應”也日益明顯,包括鄧舟在內的一些深圳證券從業者不得不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職業路徑。

  鄧舟說,自己負責的業務領域較為專業,因此好的工作機會很難得。鄧舟給記者算了一道數學題:全國百余家券商中,有保薦承銷資格且有一定業務量的也就五十來家,一家券商也只有一個負責人的位置。要想找到具備一定規模、業務勢頭不錯、又符合自身期待的崗位并不容易,局限在深圳的話更是難上加難。

  “上海,畢竟匯聚了全國的金融精英和主流資源。”鄧舟說,且不論高校、教育、醫療等資源,僅將深圳福田CBD的金融區,對比陸家嘴和外灘一帶的繁華氣派,即便是再喜歡深圳的鄧舟也不得不承認,“這才是真正的金融中心的樣子。”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誰的實力強大,誰的機制穩定,誰有業務可做,誰就能招募到市場上的優秀人才,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鄧舟總結道,反過來,人才在哪里,哪里的金融機構就會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覃肄靈

投行 券商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5-18 三人行 605168 60.62
  • 05-14 盛視科技 002990 --
  • 05-14 長源東谷 603950 15.81
  • 05-12 奧特維 688516 23.28
  • 05-11 威奧股份 605001 16.14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