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現退費糾紛:每天要1311元,卻只能上一個小時“糟糕”的網課
來源:經濟觀察報
“家長一直通過郵件與學校溝通退費事宜,或將疫情期間無法正常上課的學費順延至下學期,但校方始終回避、搪塞。”4月30日,張楠(化名)在電話中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張楠是北京樂成國際學校ECC(以下簡稱“樂成國際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受疫情影響,樂成國際幼兒園本應在2月3日開啟的新一學期課程,被迫延期。
1月27日,學校在未與家長協商達成一致的情況下,單方面以郵件告知家長,將從2月3日開始為園內3-6歲的孩子提供在線教學和指導。但這一做法,遭到了該幼兒園絕大多數家長的反對。
張楠告訴經濟觀察報,樂成在去年5月已經收取了2019-2020年度學費,其中包括了處于疫情期間第二學期的費用,眼看本學期即將結束,多數外籍老師仍滯留他國,沒有跡象表明學校可盡快恢復運行,樂成應退還已預先支付的第二學期學費;其二,學校在未與家長溝通達成一致的前提下,不顧3-6歲年齡段幼童的情況,用網課作為替代方案,也是不負責任的。
從3月到現在,包括張楠在內的100名家長多次以郵件與學校溝通,要求停止網課并退還相關學費,均未得到校方任何回復。然而,更令其意想不到的是,催繳下一年度學費的郵件卻不期而至。
張楠遇到的問題并非孤例。疫情期間,北京市朝陽凱文學校、嘉德蒙臺梭利雙語幼兒園等多所國際學校,均傳出退費爭端。而不可抗力也成了多數學校不退費的“擋箭牌”。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本次國際學校不能正常開課是由疫情造成的,屬于不可抗力,學校不承擔違約帶來的賠償責任;但家長支付了相關費用,學校沒有履行上課義務,學校應退還學費或協商將其抵扣至下學期使用。
針對疫情期間出現的學校收費糾紛,4月10日,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小組辦公室下發預警,明確提出,學費(保教費)不得跨學年或學期預收。各地應按照當地人民政府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部署開學復課,未開學或未開課不得提前收取學費(保育費)。
5月7日,經濟觀察報致電樂成教育董事會秘書詢問相關情況,對方表示正在開會,會在之后回復來電。截至發稿,記者沒有接到回電。
改為網課
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創辦的北京樂成國際學校(BCIS)是一所非盈利的國際學校。學校為2歲至18歲來自將近50個國家的近800名學生提供由國際文憑組織(IB)授權的全套IB課程,同時它也是北京最大、設施條件最好的國際學校之一,旗下設有小學部、中學部和幼兒園。
根據張楠所述,樂成幼兒園原定于2月3日開學,也是從那天起,學校開始用錄播的形式——每天發送幾個3-5分鐘小視頻——為學齡前兒童提供授課內容。
2020年4月,樂成國際幼兒園將短暫的錄播課程改為直播課程。由學校老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兩個時段,提供30分鐘的直播教學服務。
在張楠看來,樂成的網課分兩個階段,前期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后期是“一般糟糕”。“早期錄播課是放在一個公共平臺上,家長登陸密碼后會有老師錄制好的幾個視頻。內容有的是外教在家中錄制,有的是中教在花壇旁邊錄制,背景凌亂,缺乏統一錄制規則,基本上沒有任何教學意義。”
盡管在后期直播課程中,張楠承認質量有所提高,但每次半小時課程,平均分配給十幾個孩子甚至更多的孩子,孩子可以跟老師互動的時間微乎其微。“前3-8分鐘,基本上老師都是做聲音、圖片上的調整,孩子在電腦前是很‘蒙’的狀態。加上時差限制,導致早晨的網課由外教被迫換成中教老師,這些完全不能體現出與學費相稱的教學質量。”
令其糟心的不止于此。張楠表示,幼兒園孩子年齡小,長時間上網課可能會對眼睛造成危害,且這個年齡注意力難以集中,不能長時間上網課等等。現在,隨著復工進入實質階段,學校上課時間正好又處于家長在上班路上,也成為家長面臨的難題。
無奈之下,張楠停掉了女兒的網課。
張楠告訴記者,樂成幼兒園大班課程一年學費24萬元,全年上課天數為180-183天,折合每天學費為1311元,目前學校提供的網課無法與收取的高昂學費成正比。
張楠的不滿代表了樂成幼兒園一部分家長的心聲。4月2日、7日、10日,包括張楠在內的100名家長就疫情期間學校教學形式、收費退費、教學管理等問題,分3次以郵件方式發送給樂成教育的管理層,希望停止網課,對話解決上述問題。但3封郵件均未得到回復。
據張楠反映,有家長曾收到過學校告知,會在接下來一對一與家長聯系,但截至目前,他仍未接到學校的致電或郵件。
更令其無法想到的是,再次收到校方郵件,內容卻是關于催繳下一年度(2020年-2021年)學費。
擋箭牌
疫情之下,不能如期開課或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引發的退費糾紛,正在增多。
根據經濟觀察報記者梳理,4月期間,包括北京樂成國際幼兒園在內,北京朝陽凱文學校、嘉德蒙臺梭利雙語幼兒園等多所國際學校被曝退費糾紛。疫情“不可抗力”則成了多數學校不退費的“擋箭牌”。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疫情是否屬于不可抗力,要看疫情是否影響到合同的正常履行,本次國際學校不能正常開課是由疫情造成的,屬于不可抗力,學校不承擔違約造成的賠償責任;但家長支付了相關費用,學校沒有履行上課義務,學校應退還相關學費或協商將其抵扣至下學期使用,不能因不可抗力不承擔任何責任。
對于學校因疫情把課程轉為線上作為教學替代方案,趙占領認為,網課主要是對以前合同的履行方式發生變更,原則上變更需要雙方協商一致,并對網課應如何抵扣線下課作出商議。
“比如,一節網課只有30分鐘,但線下課程可能要上1個小時,效果也有一定差異,怎么折扣?學校作為提供方案的一方,應與家長協商。家長如果不同意,可以拒絕。但如果上了網課,可視為家長同意了學校的替代方案。家長在上了幾節課后對網課不滿意,也可以停止上課,并要求學校退還剩余費用。”趙占領說。
值得關注的是,根據張楠提供的郵件截圖,在學校1月27日發送的郵件中提到——為減少校園關閉對學生教學的影響,我們的老師將于2月3日開始提供在線教學及指導,敬請家長配合——并未提及線上課程如何抵扣線下課程的內容和條款。
一位教育公司法務總監告訴記者,合同的變更需要收到通知的一方同意,如果郵件中明確表示線上課程是對原合同約定課程服務的變更,才可視為家長上課的行為是認可了合同的變更;否則不能成立。
依據是《合同法》第78條:當事人對合同變更內容約定不明確,推定為未變更。上述法務認為,“郵件中,該學校只提及了在線教學及指導,并沒有明確約定是抵扣家長購買線下課程,不能算家長認可了合同的變更。”
頻繁增多的學校收費、退費糾紛,引發了政策層的關注。
4月10日,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小組辦公室下發預警,明確提出,學費(保教費)不得跨學年或學期預收;各地應按照當地人民政府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部署開學復課,未開學或未開課不得提前收取學費(保育費);并且不得提前收取住宿費,已按學年收取的住宿費,應按實際住宿情況返還。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研究會副會長馬學雷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包括國際學校在內,很多學校之前都采取預收款制度,提前收取了1年的學費。現在,教育部已經明確規定,未開課不能預收學費,再有學校催繳未發生下一年度的學費,是不合理的。
他認為,在退還學費方面,政策目前還未明確,應先將問題擱置,等待政策進一步釋出。如果等待不及,雙方最好本著協商的態度解決分歧。學校應該把每年實際支付的成本,比如:老師工資、水電、教學設備維護等進行核算,便于糾紛之后,能有所依據。
疫情帶來的無法履約,造成了國際學校屢現退費糾紛,學校運轉也面臨一定的運營壓力和成本支出。
民間教育研究機構中教投研發起的《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過60%的幼兒園表示目前已無法支撐正常運轉,過半的園(所)未提前預收保教費;面對資金短缺,19%的園(所)選擇尋求轉讓。
馬學雷介紹,盡管國際學校可能由于自己征地、建校,在房租方面面臨較少壓力,但一所全日制學校仍有許多成本要支出。比如,校園的維護成本、教師工資以及集團的運營成本等,一部分學校在之前建校中也存在貸款問題。所以,“為緩解目前困境,學校可盡量與政府、金融機構協調,爭取一些緩交利息、社保方面的優惠,來應對經營壓力”。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